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1952年,杜鲁门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武装力量增加了一百万以上的男女。现在有6100万人就业。工资、农田收入和商业利润处于高水平。我国货物和服务的总产出比去年增长了8%—大概是正常增长率的两倍。”不仅如此,西方还有人指出:“许多在战争期间崛起的军事工业,战后继续做大买卖…巨大的资金投于国防。这些投资对上世纪50年代的景气作出了贡献。”

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人民憎恶战争,可是在西方经济学里,战争却往往被视作一个积极因素:“历史上,由于增加军备和人力的支出、减少失业的压力、对工业生产施加压力,战争一直是对经济的有力推动。”美国学者讲得更为直白:“军事上的凯恩斯主义—用军费开支来刺激经济—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政策。”

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也许有人会问,时过境迁,现在来翻腾朝鲜战争的起因,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当然有!当前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由于政府砸巨资救市,虚拟经济略有起色,但不少人还担心危机第二次探底。更重要的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实体经济仍未有明显好转。美欧的失业率徘徊在10%左右,而日益增大和凸显的债务危机更不知会把世界引向何方。社会矛盾正节节激化。如果像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它延续10年(或短一点),西方的领导人会束手待毙吗?

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2008年,法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智囊机构兰德公司曾向五角大楼提出一个报告,对“发动一次战争以转移当前经济危机的可行性做了评估”。2009年11月,一名美国经济学博士曾预测:美国将发动一次战争“以转移人们对于糟糕经济的视线”。

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我们不知道这两则报道的可靠性,但是人们对西方的这一思路并不陌生。如果不幸地爆发新的战争,它不太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不能排除是一场像朝鲜战争那样规模的高科技战争。问题是:美国选择在哪里、用什么借口开打?

以史为鉴:当初美国为什么坚持要发动朝鲜战争

和平的愿望制止不了战争。麻痹更容易招致战争。记得被送上绞刑架的捷克共产党人伏契克曾告诫过:“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