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事件爲何層出不窮?「未成年」真的是刺不破的擋箭牌嗎?

校園欺凌事件為何層出不窮?“未成年”真的是刺不破的擋箭牌嗎?

校園欺凌事件為何層出不窮?“未成年”真的是刺不破的擋箭牌嗎?

前不久,網上瘋傳“一少女遭多名男女圍毆”視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海南省文昌市官方對該事件首次通報稱,參與圍毆的8名男女系未成年人,對參與打人的陳某等已滿14歲的3人作出行政拘留15日,並處罰款1000元。因這3人均未年滿16週歲,且系初犯,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對林某等未滿14週歲的5人不予處罰,責令其監護人進行嚴加管教。

如此處理結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校園欺凌”的熱議,未成年人,是不是應該成為個別不良少年犯罪免受嚴懲的羈絆?!

記得教育部等九部門發佈了《關於防治中小學欺凌與暴力的指導意見》,但校園欺凌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說明我國在校園欺凌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仍有法律制度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如此惡劣事件都被“未成年”三個字作為嚴懲的擋箭牌令人不解,未成年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如果一次次地不嚴懲的話,小孩在心底就認為他們沒錯或者他們當成一件平常的事來看待!所以未成年人保護法規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輕處罰,無異於縱惡抑善。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