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珠三角砂石價格下降,那全國呢?

砂石骨料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近期,全國各地頻繁發生砂石短缺問題,砂石漲價令下游行業叫苦不迭。近日,珠三角地區砂石開始大幅回落,那麼全國砂石價格什麼時候降低呢?

近期砂石價格情況概述

湖南:部分區域河砂突破220元/噸。

湖北:共取締各類碼頭1103個,生產性泊位僅剩500餘個,規範的專用砂石泊位急缺,砂石價格暴漲。

江西:南昌無砂可供,農村居民建房用砂每戶不得超過150噸並要預約,15噸以內的零星裝修用砂要到村委會開證明。

河南:鄭州市鄭東新區河砂價格暴漲至170元/噸,石子120元/噸;周口市河砂價格暴漲至200元/噸;駐馬店市建築用砂價格超過200元/噸;洛陽砌築砂漿不低於300元/噸。

河北:7月1日至8月15日禁止任何河道採砂行為!唐山超60家砂石企業停產。

深圳:深圳市砂、石價格再次上漲,漲幅分別達到20元/噸和15元/噸以上。

安徽:投資幾百上千萬的砂石碼頭忍痛拆除。

雲南:昆明砂石資源急缺,山砂價格上漲15元/噸,石子價格上漲3元/噸。

甘肅:關閉、拆除採砂場220家,投資1500多萬元治理河道。

重慶:主城區河道砂石禁採,天然砂上漲一倍多。

上海:砂石緊張,上海要求建築用砂石必須備案。

江蘇:南京砂石漲價,價格已達140元/噸左右,石子價格112-115元/噸左右。

但是,最近廣東佛山的砂石價格已經從280-300元/方的價格回落到了170-180元/方,整個珠三角地區都有回落。砂石價格終於在持續暴漲後迎來了回落,這是為什麼呢?

一、國家重視並調控砂價

9月5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向內蒙古、廣東、江西等在內的八省發改委發特急文件《關於開展砂石、水泥、混凝土等建材價格形勢調研的通知》,並要求摸清最近砂石價格上漲的情況,分析原因,加強市場監管。

二、機制砂代替部分河砂

研究表明,機制砂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問題。

機制砂相對天然砂的四大優勢:

1、機制砂較天然砂有較大的比表面積,用機制砂配製的混凝土強度更高

機制砂顆粒多稜角,表面粗糙,有利於與水泥等膠結材料的粘結,有利於混凝土強度的提高,從表面看也帶來了和易性差的缺點,而機制砂中的石粉恰好能彌補這一缺陷。 因為這種石粉是一種惰性摻和料,細度小,它不但補充了混凝土中缺少的細顆粒,增大了固體的表面積對水體積的比例,從而減少了泌水和離析,而且石粉能和水泥等膠結料與水形成柔軟的漿體,即增加了混凝工的漿量,減少了砂石間的摩擦,從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2、機制砂生產可與碎石的生產工藝結合,大大降低機制砂的生產成本

機制砂的生產可通過調整控制生產機制砂的先進設備和工藝,製造出滿足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需要的機制砂,級配合理,空隙率低,保證產品的穩定性,質量容易控制,這是天然砂所不及的。

3、有利於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既解決環境問題又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

在混凝土中應用機制砂,改善和緩解了毀田挖砂的一系列環境問題,降低了商品混凝土的生產成本和建築用砂價格,提高了建築工程質量,降低了建築砂緊張的壓力。因為就近取材生產機制砂解決了運距遠,節省了國家資源,降低了成本,保護了環境。

4、機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三、手續齊全的河道開始採砂

近期,廣東省水利廳關於批准廣東省主要河道2018年度河砂開採計劃,規劃9個河砂可採區,

總控制採砂量為393.3萬立方米,並要求依法依規儘快開展河砂開採權招標出讓、進場開採等工作。

四、河砂價格起伏啟示

要有管河砂牽頭部門,建立預警機制——“河砂源頭歸水利部門,資源費歸財政部門,環保歸環保部門,價格日常歸市場,暴漲歸價格部門,使用歸住建部門,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看似每段都有責任人,實際上沒人對河砂行業負總責。”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地對天然砂石資源限採,落後汙染砂石企業關停,致使砂石供應不足,全國砂石價格普遍上漲。砂石價格暴漲帶來的非法採砂、採石嚴重,部分工程建設使用劣質砂石材料如:海砂、風化砂、含泥量超標砂石等等,建築質量及安全問題難以保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砂石價格暴漲、短缺問題,就必須加大砂石供應量,打擊屯砂石、賣高價的投機倒把行為。

近期,砂石價格上漲、短缺問題引起中央及各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各地政府紛紛根據當地情況,通過河湖疏浚採砂、推廣機制砂等多種方式合理規劃採砂、採石,提高砂石供應量,改善砂石供需矛盾。這次珠三角地區砂價格下降和廣東省政府要求加快河砂開採以及近期廣東發改委調研砂石價格不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