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花木兰故里”——武汉市黄陂区,

1年前,30名年轻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成为“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

1年后,这群年轻人在黄陂这片红色热土上,沐风栉雨、茁壮成长,同时还迎来了50名新的战友——

从“红色种子”蜕变为美丽的“党建之花”。

今天,就让我们读一读,他们的故事——

播撒种子:心安处即是家乡

初到黄陂,山西籍党建专员褚志彪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学着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交流、向上级汇报。可是,“不伦不类”的黄陂话,不仅让村民难以理解,更让街道组织委员张龙梅哭笑不得。

事实上,这样的遭遇不是孤例。

语言不通、思乡情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褚志彪们”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于黄陂区而言,让这一粒粒“红色种子”落地生根,也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没有可复制的模式,唯有创新破题。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分 享

在黄陂区前川街,区委组织部打造了一间500平米极具文艺气息的“青年分享汇”,室内设备一应俱全,是集读书、交流、竞技、展示、分享于一体的活动空间,每月固定开展一次集体活动。

“青年分享汇”建成以后,大学生党建专员时不时三五相约,在此聚餐聊天,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来的打算。

倾 听

“你们要大胆创新,利用所学所想,做好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的服务员、问题的收集员、人民的调解员。”

2018年春节前夕,黄陂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宪礼专门抽出一天时间,组织30名大学生党建专员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困难,鼓励他们主动担当作为。

交 流

为了真正实现感情上留人,黄陂制定了“五个一”联系培育机制,制定好一套管理制度,设计好一套科学培训计划,强化好干部“一对一帮带”成效,落实好每月一次谈心谈话活动,打通一条完整的“成长通道”,定期开展交流谈心活动。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黄陂区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走进“红色三乡”示范村


心安即是家。经常性的分享、倾听、交流,使这群年轻人不仅成了工作上的亲密战友,更成了生活上的好朋友,工作中的困难、生活上的困苦也都一一迎刃而解。

乔木初长:干事创业志弘毅

“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充满激情”,这是祁家湾街党工委书记李才文对大学生党建专员的评价。

一年前派到该街王棚村担任党建专员的王麟,如今,谈起“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及发展党员流程等党务知识,他都说的“头头是道”,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搞得风风火火。

王麟结合王棚村的实际情况,创新制作了“党员活动袋”。党员们提在手里,心里感觉格外自豪。许多党员高兴地说:“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党内活动,也要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心。”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在木兰山风景管理处脚下的木兰山村,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谢威炎,已经成为村民的自家人。“有事找小谢”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小伙子浑身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还帮村民找回丢失的耕牛、给老年人跑腿办证。

提起谢威炎,村支部书记张建勋也是赞不绝口:“他对基层很有感情,工作扎实、刻苦。”


前不久,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在木兰山村百姓舞台隆重举办。党建专员谢威炎领学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除了日常党建工作,区委组织部还鼓励大学生党建专员锻炼文笔,把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体会,以“黄陂组工”信息稿件或热点时评的形式撰写刊发,让每个党建专员都成为精于实践、长于理论的好手。

一年前播撒下的“红色种子”,经过锤炼、培养,根植基层、专于基层党建,已然成为了基层组织新一代的生力军。

花开有声:青春绽放途如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30名大学生党建专员扎根黄陂,服务群众,在着力解决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匮乏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建功立业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现全覆盖时,步伐还不能太快。最关键的是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任,既要干事创业,也要为他们今后的成长空间着想。”黄陂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黄陂区650个村和社区来说,30名党建专员远远不够。如何稳妥推进全覆盖,黄陂区在实施开展之初就有着细致的考量。

“首先,在顶层设计时,突出大学生党建专员的招聘合同是3年一签。3年是个非常合适的时间,第一年熟悉工作,第二年做点实事,第三年出点成果。既不耽误他们的发展,静下心来,也能真正做出一点事来。”黄陂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基层党建专员“红色三乡”座谈会

为了让大学生党建专员能够潜心工作,黄陂区探索建立了从党建专员到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再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成长链条。今年,面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党建专员、红色物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黄陂区还提供了各种岗位进行定向招录,真正打通了区内大学生党建专员的“成长通道”。

以王麟为例,今年3月,祁家湾街祁顺社区党支部书记空缺,街道党工委首先想到了王麟,他成为了大学生党建专员担任村(社区)书记的首例。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社区书记王麟看望孤寡老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麟的进步为其他党建专员带来了动力,消除了大家刚入基层的浮躁和困惑情绪。

褚志彪所在的杜堂村木兰花乡景区,集度假、休闲、民宿于一体,成为全省“三乡工程”中“黄陂样板”。当被问到什么时候进入村“两委”班子时,褚志彪并不着急:“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很多想法还不是很成熟,能亲自参与基层建设,就是一种青春的荣耀。”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参加植树活动

当被问到:“把他们培养优秀后,这群年轻人离开了怎么办?”祁家湾街党工委书记李才文毫不犹豫地说:“来,诚意满满胜亲人,走,真情满满助力行。”

这就是黄陂对大学生人才的情怀。


后记:

前不久,记者获悉,2018年黄陂区第二批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培训班已在区委党校举行,共50名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整装待发、集结出征。


黄陂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扎根记”


END

来源 | 《党员生活》2018年第09期·上,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