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四关之内皆关中,东潼关古称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八百里秦川是也。关中南依秦岭山脉,渭水从中穿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来鲜有大的自然灾害。最早的天府之国便指的是这片土地,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这一美誉早了半个多世纪。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秦人们,勤劳且安逸,细腻且豪迈,容易获得幸福感。蹴在门前,手端脸盆大的瓷碗,碗中乘着油泼辣子手擀面就是关中人的小幸福。这一碗油泼面,泼出了关中人的豪爽,泼出了关中人的耿直,泼出了关中人的实在,泼出了关中人的愣劲,泼出了关中人的不拘一格,泼出了关中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但是我们关中人除了豪爽,耿直,愣,我们的性格还有细腻,勤劳的一面,从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就可以看出。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所谓浇汤面乃是小编家乡的一种叫法是一种泛指,关中八百里秦川各地叫法有异。最为出名的就是岐山臊子面,武功的旗花面,兴平的浇汤面,礼泉的烙面,还有的地方更直接,叫哈水面(涎水面)。做法大同小异,却各地均有特色,关中西部宝鸡一带,臊子面醋味更浓,汤更大,讲究一口香,讲究面薄、筋、光,汤煎、稀、汪,一次吃个几十碗。到长安县臊子面,汤汁变少。一碗简单的浇汤面,想要做好可不简单。首先要煵嘚一手好臊子,在加上配料,鸡蛋饼切成丁,豆腐丁,胡萝卜丁,西红柿丁等等的配料,汤烧开加入关中人的醋,香气就飘起来了,捞一筷头关中人的手工挂面,浇上汤,撒些臊子菜韭菜蒜苗。一碗关中的人的浇汤面就好了,吃浇汤面,可讲究的是小碗,饭量好的一次能吃几十碗,只吃面不喝汤。现代人站在卫生的角度,已经不再回汤了,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吃过的汤还要在回到锅中重新利用,所以就有了哈水面(涎水面)这个粗暴的名字。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浇汤面,在关中人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碗面,一道美食这么简单了。它已经成为关中人的一种情怀,因为这碗浇汤面伴随着关中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出生满月,邻里乡亲要吃你的浇汤面,结婚成家,夫妻共吃一碗浇汤面,直到每个人的死亡,在葬礼上吃过你的浇汤面,也就意味着你真正的离开人世了。高兴的时候,浇汤面将你的高兴渲染四方。人生失意,浇汤面,唤醒你最心底的温暖。在外上学工作,念念不忘的就是这碗浇汤面,尤其是结婚喜宴上的浇汤面,念念不忘如同自己的情人一般。

陕西关中人的这碗浇汤面

浇汤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关中人的一种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