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巧用“六尺巷”化解邻里纠纷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朝张家与吴家宅基纠纷的故事,两家院落之间本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因建房占巷,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由于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衙门不敢轻易了断。张家一气之下写信送给当朝宰相张英,不想张英看后便修书回道: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双方由此深明大悟,均让出三尺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以案释法:巧用“六尺巷”化解邻里纠纷

当然故事是说的昨天,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发生在临西县老官寨镇某村的一个真实事件,该村郑某与张某两家都住在村内东北角,房屋左右相建,门口东西相对,中间是一个南北胡同,是多年的近邻。但在张家院子之外西侧有着一块闲散地,属于历史遗留,但一直没有确权。在2017年春,张某私自往西四米扩建了一道院墙,引起了郑某的不满,认为这样的做法影响了了他家的通行,在交涉未果后,两家开始“冷战”连延。2017年7月份,郑某也趁翻盖房屋之机,往东扩建了近二米宽的地,张某认为郑某翻盖房屋不仅占了自己的权益,而却影响了正常通行,于是张某索性拉来沙土堵在了两家的胡同口,致使胡同谁也不能过,两家纠纷进一步升级。

以案释法:巧用“六尺巷”化解邻里纠纷

老官寨镇司法所在得知这样的情况后,立即组织该村调解委员会介入工作,进行现场调解,防止矛盾激化。

首先,镇司法所立即着手对张某的宅基进行实际丈量,并对村内知情人员进行走访,掌握了处理好问题的第一手材料,经了解得知,张某的院外确系有一块闲地是历史遗留,但因时间较长,无法确定具体面积。

而后在村委会进行了现场调解,由村人民调解员从法律的角度,对《民法通则》《物权法》等有关相邻权规定进行讲解,并解读了《民法通则》第83条中“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的规定。同时又从仁义道德的角度给两家人讲了一个发生在清代的“六尺巷”的故事,深刻分析了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以古喻今,古人以豁达宽容谦和的方式正确处理邻里纠纷,留下千古美谈,让两家人明白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并规劝双方从邻里友好相处的原则出发做些让步。

在镇、村两级调解人员的耐心讲解及开导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1.郑某拉走堵在胡同的沙土,不再影响互相的正常通行。2.张某的院墙向东退换1米,郑某退换多占的2米,作为双方公共通行;3.公共用地为集体所有,今后任何一方不得再私自占用;4.是双方不计前嫌,重归于好。至此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努力下,成功调处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当事人双方解开了缠绕在心中的“心结”,握手言和。

以案释法:巧用“六尺巷”化解邻里纠纷

【案例点评】处理历史宅基遗留问题的原则就是: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本案的处理中,调解员首先调查清案情的始末,掌握住第一手材料,然后稳定住双方的情绪,依法、依理明确是非、划清责任,不仅解决了彼此之间的宅基地纠纷,也修复了破碎的邻里感情,真正做到了邻里和睦,同时也维护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传播和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韩阳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