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傳說究竟起源河北還是河南?

吃吧睡吧開心就好


梁祝愛情故事發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城縣南十五公里處的梁祝鎮,那裡有梁祝墓、怡紅院等遺址,本人曾實地考察過,實景與戲劇梁祝故事高度吻合,央視臺也專門報道過,是可信的。

那裡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分列於馬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馬鄉既為劇中人馬文才故鄉,馬家人與梁家人繫世仇,至今尚保留互不通婚之風俗。梁山伯與祝英臺沒有訂婚,二人沒有合葬,也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


鹿鳴看世界


說了你別不信!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並非發生在江南而是河北元氏。《梁山伯與祝英臺》 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和《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並稱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自東晉開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祝忠貞而悽慘的愛情所感動。雖然家喻戶曉,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很多人誤傳這個故事發生在美麗的江南水鄉,其實它真正的發生地卻是在石家莊附近,也就是市區西南二十公里的元氏縣,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傳說。

明崇禎版《元氏縣誌》是元氏縣最早的縣誌,也是記載梁祝傳說最早的史料。縣誌在“陵墓”、“古蹟”、“橋·渡”三部分中分別提到梁山伯墓、吳橋古冢和吳橋。這三個地方都和梁祝傳說有緊密關係。吳橋橫跨於南佐鎮西北側山溪之上,是南佐鎮北通封龍山的必由之路,“梁祝”劇中提到梁山伯葬於吳橋之側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所作。 《辭海》(1999年版)中“白樸”辭條注:白樸,元戲曲作家。隩州(今陝西河曲)人,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樸的青少年時代生活在真定,並曾到封龍書院拜李冶為師求學。據元氏民間傳說,梁山伯為南佐人,祝英臺是長村人,馬文才是馬嶺人,都在元氏山區,並距封龍書院不遠。當年白樸在書院讀書求學期間,根據封龍書院和當地的傳說創作出《祝英臺死嫁梁山伯》,是很合乎情理的。白樸的這部創作先在真定公演,中年時又將劇本帶到南方,在金陵公演。因各地均有書院,引起大江南北的廣泛共鳴,後劇目改名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各地演出的數百年中,故事幾經加工改編,形成了現在如此完美的劇情,被傳播至全國乃至全世界,而梁祝故事的誕生地封龍書院卻被人們淡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