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企业发展,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湿地!

“好消息!2018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落幕,高新区的一家新材料企业作为科技型创新企业闯入了全国总决赛。”一时间,这一消息传遍天津高新区,对于创业三年、带领团队专注科技创新研发领域的曲胜来说,无疑是这个金秋最大的收获。

扶持企业发展,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湿地!

从艰难创业到找准方向,从政府扶持“输血”到具备自我“造血”功能,一路走来,曲胜的创业道路具有普遍性又兼具科技型企业的特殊性,成为了天津市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万企创新发展生动实践的缩影。

◆◆

就地成长 抱团做大

◆◆

“公司就像高新区的孩子一样,是在高新区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三年前,曲胜拿着自己的专利技术开始了创业之路,起初踌躇满志的他像很多津城创业的企业带头人一样,面临着企业融资难、成长性不强、人才招聘难、市场开拓难、政策兑现难等问题,“但天津市和高新区的科创扶持政策,点亮了我们的希望。”

曲胜创办的天津瑞肯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刚三年的新材料公司,聚焦在功能型复合材料和相关应用创新,目前已拥有19项专利,开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解决北方冬季户外作业寒冷问题的自适应特种高温取暖保护装备”。此次能够通过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拿到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曲胜直言,这得益于高新区的“雏鹰计划”给企业带来的帮助。

今年以来,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天津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天津高新区支持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即初创企业“雏鹰计划”,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培育计划,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作为众多科创型企业成长的见证者,对于不少企业经过艰难闯关后实现了加速发展,天津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王兵深有体会,科技创新有些都是九死一生,面对如此诸多优质的科创型企业,如何让其又好又快地成长起来发展壮大,成了高新区一直以来探索的重点,首先要不断创新,在打造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业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更鼓励中小企业根据行业类别及服务领域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

万木丛生 茁壮成长

◆◆

2017年4月,天津召开了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和企业家工作会议,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曾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才能加快补齐天津发展短板,推动天津民营经济万木丛生、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不论是《中小企业促进法》,还是天津市出台的各类《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都必须回答‘谁来促进’的问题,靠中小企业自己促进自己,既不符合立法原意,也不具备现实可能。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成为制约很多城市长远发展的一大短板。”对此,区域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天津近几年的变化很大,在正视民营经济规模偏小、活力不足的基础上,天津发展要抓住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和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敢于领跑全国,先行先试,出台一系列政策利好,营造出中小企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和发展氛围,恶补发展短板,切实增强全市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曾几何时,天津从财政、税收到劳动保障等政府部门都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执行却并不到位。一方是企业抱怨优惠政策难享受,政出多门,真正需要时却又不知该找谁;另一方是政府部门专项扶持资金用不完,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政策隔离带”。

近年来,天津更新理念,崇企重商,改造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土壤,使得长期困扰天津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得到根本性改变,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逐年走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推陈出新,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布局结构更加合理,企业成长脚步也正在变快。

“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并放大政策的激励效应成为天津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轴心,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则是在扩大向心圆的服务范围。”天津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扩大基数、培育主体,降低门槛、提供便利,让天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态湿地。促进成长、重点培养,选苗浇水、精心呵护,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民营企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市场化协同创新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跟上时代步伐,扩容提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扶持企业发展,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湿地!
扶持企业发展,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湿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