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退休的年紀,農民每月只有90元,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看到這樣的問題就有點兒心酸,作為一個農民一直在外打工,勞苦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可觀的退休金,只有每月可憐的9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想想老了就後怕,但是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下面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在農村退休的年紀,農民每月只有90元,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一、趁著年輕多賺錢養老,這是農民解決養老危機的一個直接的辦法。儘量多存點錢,到老了就少發一點愁,多享一點福受一點罪。

二、在外打工儘量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在企業裡打工並繳納社會養老保險,滿足15年以後,可以享受到城裡人一樣的退休金。

三、國家提高農民年老以後的發放養老保險金額,讓農民更多的享受養老金的待遇,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就像今年的農村低保問題,提得幅度特別大,農村的低保金已經提到了382元每月每人,儘管現在還沒有實施,但也是一種納入了計劃。

在農村退休的年紀,農民每月只有90元,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四、儘量減少農民的人群數,讓一部分農民轉為城鎮戶口,城鎮戶口的農民進行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並對新農村養老保險改革,讓農民交得起養老保險,這樣能更好的解決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

五、優先發展農村經濟,或成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關鍵。養兒防老,土地養老,仍然是中國農村當下的養老現狀。一般來說,有兒有女的農村家庭,也有田地,老人的基本生活過得不會太差。但是,一旦遭遇生病或失能,老人的生活往往會過得艱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提高農村養老水平,關鍵要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總之,目前農民還是我國最大多數群體的人群,也是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的一個人群,貧困人口最多。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農民的數量上減少,國家的扶持力度增大,這是解決農民養老的根本所在。

在農村退休的年紀,農民每月只有90元,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目前,中國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同樣值得關注,這關係到農民的養老,照料及精神關懷等問題,其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養老金。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加快,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漸增多,“空心村”,“老人村”越來越常見。年老時孤苦伶仃,無人照料,正成為時下一些農村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得不說,中國在各種農村老年人問題的解決手段上,還有進步和探索空間。

總而言之,依賴養老金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不太現實。那麼,怎麼做才能幫助農民提高養老水平呢?希望大家一起獻計獻策,促進農民養老問題得到好的保障。


我是秦嶺大白,關心農民,關注農村,喜歡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