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宋初湧現了大量的武宦。而且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集團。佼佼者有王繼恩,張崇貴,秦翰,李神佑。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這裡的強悍不是指他們把持朝政的強悍,不像東漢、明朝的太監那樣手握大權,禍亂江山。他們金戈鐵馬,外御強敵,內肅盜賊。特別是秦翰,一生征戰,身披四十九處創傷。死後,真宗大泣,謂國之棟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大多忠君愛國,簡約愛民。

宋朝這樣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大臣們一個個醉生夢死,太監們卻是那麼的慷慨豪情,尚武輕生,真乃國之大丈夫也!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宋朝皇帝與群臣並不是對立面,宋朝皇帝不需要利用宦官來制衡文官們的勢力,這一情況在明清兩朝是不可能出現的。還有就是宋朝皇帝的傳承問題,宋朝皇帝雖然水貨比較多,但是關於宦官不得干政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底線。即便是唯一拿得出手的童貫也僅僅是六賊之一,遠遠達不到權傾朝野的地步。且與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的宦官更多了幾分文人的傲骨,而不是小人的反骨。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宋朝,對宦官的官階授予,如果只是在宦官的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這兩個系統內升遷的話,最高只能到內東頭供奉官。如果要繼續升遷的話,那就要“轉出”,即轉出宦官系統,歸政府的組織人事機構“吏部”管轄。其授予的官階,則依武官系統來升遷。也就是說,宦官要從事比較重要的工作的話,他們是要接受掌管樞密院的樞密長官的管轄的,而樞密長官,多為文官(也有少數武官)。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是宦官的主要兩個組織機構,其中的內侍省號稱“前省”,主要在外朝從事勤務工作,例如會務、灑掃、雜物等等。入內內侍省則是“後省”,則是為宋代君主的後宮服務的。

​內東頭供奉官是宦官十二階中最高一階,不過從八品而已。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因為有這些各種各樣的體制上的限制,尤其是把宦官的外朝權力,納入到文武官員的組織系統中進行管理,這等於是給宦官勢力加了一重保險。比較高級的宦官的管理和其他官員一樣,都要經過政府的考核審查,然後授職,這樣就相對比較嚴密。

宋朝宦官:強悍又愛國,尚武輕生,網友:不失傲骨

正因為此,宋代宦官在軍事活動上,就顯得特別活躍。因為他們往往被授予武階,其差遣往往也被看成是武官來除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