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电影《芳华》观后感

难得上影院看一场电影,退休后一直坚守在55寸电视机旁,最关注的电视剧抗日战争片。听说最近出来一部影片叫《芳华》,讲述我们同龄人的芳华,冲着同龄人的故事兴趣走进恒大影院。

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我生长在一个年代的人,那些写在文工团大门和影壁上的硕大、粗旷而有力的宋体字标语口号,以及无处不在的领袖像、党徽、军徽、颜色明亮鲜艳的旗帜、横幅和墙画。它们像凝固在时间隧道中的里程碑,回溯的是一个曾强烈存在但现已消失殆尽的时代氛围。当年正是在这些话语和形象的强烈示意下,许多人别无选择地怀着相同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又在随后到来的分崩离析中不断回味那些外表逐渐模糊但内在却深入骨髓而不能磨灭的印记。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在观看中,也不时的引起我对青春岁月的回忆。我是1975年高中毕业,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音乐爱好者,吹拉弹唱舞已经超过当时在校的老师。这一年我们学校没有当兵的指标,部队也没有招收文艺兵的计划。其实我特别想参军,总想到了部队才有我施展才华的余地,真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1976年我和广大的知识青年一样,听从毛主席的指示“扎根农村干革命”。在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中,我的特长同样得到了展示,乡亲们特别爱听我唱歌,晚上只要我一拉琴围着满屋子人,不到半宿都难散去。77年底我招工进了铜陵有色当上了一名大国企员工,若干年也就是凭借我的艺术特长一步步走进了管理工作岗位。

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哎!如今我们已经退休啦。难得冯导,一把年纪还有如此赤诚之心。我们看到和感受到《芳华》绝对是冯小刚从影这几十年来最好也最有诚意的一部作品,没有之一。换一种角度说,《芳华》是近十年甚至二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也完全不为过。这是一部真正有良知的作品,也是我们所有国人都该看的作品。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影片前半部分,有多美好,后半部分,就有多残酷。从表面上看,你一定会以为冯小刚这是拍了一部讲述文工团岁月的寄托“私情”的青春回忆片,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种叙述上的策略。这部作品呈现出来的样子无比温和,无比青春,但也无比残酷,令人唏嘘。整部影片,就是一部极致的反讽片。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影片的女主角——何小萍,她的一生就注定了无法承载太多的爱和善意。她习惯了忍耐现实的残酷,她内心善良却无法被人善良以待,因此也更加敏锐地体察到潜伏在集体伪装下的不善,也更愿意用真心和全身的勇气去维护真正的善良。当她受到排挤时,那颗骄傲的心一次次被打击,特别是在最后看到刘峰被大家抛弃时,她觉得恶心,以至于有了跳A角的机会,何小萍也不愿意去融入,她选择逃避。所以在最后她成了英雄受到大家爱戴时,何小萍疯了,这样一个让大家心疼的女孩子,就这样被大社会逼疯了。

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而男主角刘峰,大概是全片中最让我心疼的一个角色。曾几何时,浩浩荡荡的学雷锋运动如火如荼,可真正的“活雷锋”境遇上却远不比那些奸猾之人、那些权贵之人、那些不需要善良来软化内心之人,这大抵是全片最明显的讽刺。当刘峰拖着一只假手拉下脸面苦苦请求要回自己那辆拉书的破车时,作为干部子弟的陈灿却可以凭着关系在海南大肆圈地挣钱。作为观众,你气愤,你像郝淑雯一样忍不住流下眼泪,可你又能苛责什么呢?你什么也不能。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影片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岁月漫漫,芳华刹那,特殊的年代,刘峰的善良只剩下卑微个体的苟延残喘。多年以后,刘峰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迎接了太多的恶意,善良之余他眼中也多了无奈,多了苦难,多了现实残酷下想骂一句“我操你大爷”的悲愤,以及对过去事情的释怀。但当他看到嫁到澳洲十余年已然成为新兴贵族并胖成球的梦中女孩林丁丁时,他眼中却也还可以依旧温柔,这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岁月如酒醇 芳华不落幕 作者“芳华”照片

有些时候,有些故事,在影院看过以后给你带来感动,出了影院还能回味,就是一场不虚此行的好电影。

(编辑/亦山 作者:吴铜俭,生于1957年,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副教授,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诗词、书画、音乐、摄影家协会)会员,各类文章、音乐、摄影作品等千余篇/件在省、国家级报刊杂志及有关刊物上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