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向:救市可能正在行動!

週五市場再度殺出調整以來新低後,強勢反轉。收盤後有個不起眼的消息:證監會下週擬集中組織發審委委員就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相關事宜開展調研,沒有IPO發審會安排。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停發新股一週。

一般市場不好的時候,監管層都有暫停發行新股救市的傳統。雖然沒啥用,但至少向市場表明一個態度。

奇怪的是,這次這個消息在網上並沒掀起什麼波瀾。可能很多人認為就是一個正常工作安排,或者只是一次小的妥協、試探。

也許是吧。但結合另外一個消息看,有值得回味的地方: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今天下午與股民座談,聽取大家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並表示,“春天已經不遠了”。

股市漲跌有它內在規律,即使是證監會主席,也無法左右,也沒本事預測。但公開說出這樣一句話,除了常規的鼓勵、打氣,應該也準備了一些配套(救市)措施。不然張嘴就來,把自己身份降低為股評大V了。

以上為動向之一。

動向之二是,據媒體報道: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數百億的專項資金,幫助上市公司化解流動性危機。

這消息可信度很高,因為早在國慶長假前,與深圳某上市公司高管聊天,他就說到他們公司正在爭取名額。具體玩法分為股權和債權兩種方式。

股權方式上,上市公司賣一部分股權給國資平臺,換點錢用來週轉。不過,國資平臺會與上市公司簽訂對賭協議,如公司業績不能達到要求,將申請賠償。

債權方式上,國資平臺直接借一些錢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後瀕臨爆倉的股份,讓券商彆強制平倉,該補多少錢國資平臺幫忙給,而且只收上市公司很低的利息(每年5%)。不過也有個條件,如果以後股價上漲了,增值部分國資平臺要分走三成。

這種做法,國資平臺雖然提出一些條件,但絕對是雪中送炭的活雷鋒。當前,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風險,是大家擔心的一個大雷。消除這個隱患,基本也算在救市。

不過會有後遺症的,等於闖了禍的孩子有媽疼,會慣著一些上市公司今後繼續亂加槓桿瞎折騰,反正到時候有媽來擦屁股。但非常時刻,管不了這麼多,先維持住眼前別出事。

同時,銀保監會有官員週六也發聲:鼓勵保險機構以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的方式,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參與解決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一個個動向串起來看,他們可能在救市了。如果最近再有一個實際性的政策出來,基本可以認為,當前市場處於“政策底”位置。

雖然“政策底”一般不是真正意義的“市場底”,但是,有兩大意義:第一,在時間上,往往標誌著熊市從中後期轉到後期;第二,在空間上,往往標誌著指數再往下跌幅有限。

也就是說,可能在一年時間內和往下15%空間內,指數將會見到真正大底。同時,“政策底”剛出現時,還可能帶來一波為期一兩個月,指數漲幅超過15%的中級反彈。

反彈什麼並不重要,熊市如果真進入最後四分之一階段,那可是大好事。

熬過去、活下去。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4.8分;階段最強指數:無。(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週五市場V形反轉,收盤漲得較好,上證50漲逾2%。超級品牌(白馬股)、石油、鋼鐵、銀行、高送轉、水泥、煤炭等漲幅居前,語音技術、ST板塊、環保、互聯網彩票、種植業與林業等跌幅居前。個股漲跌比1211:2153,自然漲停39家、跌停21家。

3.觀點。週五指數比較好看,卻有2/3的個股下跌,跌停家數也偏多,基本是權重股在拉指數。週末美股小指數漲幅較大(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29%),消息面也偏暖,看小盤股能不能借機企穩反彈。套用一句股評常用的話,本週走勢比較關鍵,如果看到有什麼信號再和大家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