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为全面展示全省公安队伍在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工作发挥的争先锋、打头阵、当排头的风采,进一步盘点总结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心得体会和工作成效,我们拟选取全省14个地市、沈铁、辽河、机场公安局长,100余个县区局长以及1000余名基层科所队长开展系列访谈活动。今天访谈的嘉宾是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

编者按:丹东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年度总体部署,坚持“严实新快深高细”七字标准,确定今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并高站位提出全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公安机关”。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创新营商工作理念,不断优化升级各项营商措施、提质增效,最大限度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效能。

那么,在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工作中,丹东市公安局党委有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制定了怎样的工作思路及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网)对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进行了专访。

主持人

“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是丹东市公安局党委提出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对于服务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对这个定位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孟炜

年初,丹东市公安局党委提出的“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这一总体工作思路,是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契合丹东边境治安实际的一个系统性战略,整体性工程,是丹东公安实现革故鼎新、再创辉煌的破题之举。

“安边”,就是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强化国家意识、国门意识、边境意识和敌情意识,把管边控边、兴边富边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在“安”字上做足文章,实现以打促安、以防创安、以管求安、以治保安,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固。

“惠民”,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为努力的方向,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恪守服务大局之责,在解决好群众需求最迫切、反响最强烈的问题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利企”,就是要把推动丹东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作为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全局性工程,主动站位大局、对焦发展,全力融入发展大局,全面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中,打头阵、当标杆、创品牌、树形象。

“强警”,就是要着眼于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以从严治党治警为保障,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着力提升全体民警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铸就一支忠诚可靠、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公安尖兵”。

“新战略”,就是要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围绕打造效能警务、智慧警务、民生警务、主动警务,高点站位、高端谋划、高位推进,进一步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彰显新形象,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和改革创新的新举措,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确保实现主业更强、机制更活、手段更优、基础更牢、队伍更精、社会更稳。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主持人

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是今年全省公安机关的中心警务、一号任务,丹东市公安局在这项工作中,有什么样的顶层设计?

孟炜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对营商环境也高度重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对此,丹东市公安局把今年定为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出了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公安机关”的定位目标和营商理念最优、政策最优、治安最优、服务最优、形象最优、执法最优、监督最优的具体目标,让人人重视营商、人人都是营商名片成为全警的行动自觉。

市公安局成立了由我任组长的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专班专司营商工作。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在完成上级要求的基本动作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出台多项便企利民政策措施,打造丹东的营商工作亮点,共收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锦旗和感谢信200余件,多项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领导批示肯定,受到企业和各界群众的赞扬。

主持人

请您结合丹东实际,谈谈丹东市公安局在打造最优发展环境中有什么经验做法及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孟炜

结合省市“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要求,围绕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公安机关”的目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营商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出台了一系列营商利企的硬举措。

在活动载体上,4月份,开展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营商月”主题活动,即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议、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活动、开展一次“最佳双星”评选活动、开展一次“进企业、访民情、送服务、促发展”活动、举办一次书画展播活动、开展一次“营商金点子”征集活动。期间,召开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座谈会、警民恳谈会、现场观摩会260余场次,聘请社会各界代表53人担任营商监督员,征求企业群众意见建议610余条。

在具体措施上,主动对接全市5500余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对全市133家亿元以上落地大项目,实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建立市县两级警企挂钩联系制度,累计走访企业7000余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00件次,化解各类矛盾隐患1100余起。先后出台了《便民利企50条新举措》、《利企20件实事》,对户政、交管、消防、出入境、刑侦、治安、边防、内保、保安等相关业务进行全面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服务全过程”。

对标全国先进创新出台了“三最”38条举措,对38项行政审批事项再次“大瘦身”,进一步缩减审批办事流程,合计由原来366个工作日缩短至66个工作日,压缩比达到82%,能即办即走的全部当日办结,能一次办成的决不跑第二次,力争实现办理时限全国最短、办事流程全国最简、服务体验全国最优。特别是结合“放管服”工作的最新要求,创新提出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预约办、登门办、认真办、热情办“八个办”服务新举措,将131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权限逐一对号入座,推动各项公安管理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建立了万达广场 “平安商圈”、安东老街商圈、锦绣华城“平安社区”等一系列警企联勤、惠民利企的新模式。

在制度保障上,结合深入推进“办事难”整治行动,先后制定出台了《丹东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十项纪律规定》、《优化营商环境“20条严禁”纪律规定》、《解决“办事难”日常用语“五十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服务项目标准规范化体系手册》等制度文件,先后对39名营商工作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

做出免职、停止执行职务等处理,有效规范了营商行为。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主持人

丹东市公安局在打造最优发展环境中,还有哪些工作亮点呢?

孟炜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认为,平安就是最大的营商,最大的惠民。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意为导向”,用精细的研判,引领实施精准打击,精准管控,对影响营商环境建设和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主动亮剑,重拳出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们一手抓精准打击,全面打响十大攻坚战,创造性建立了涉企案件和重大警情发案市局党委督办机制,破案率高达到73%,侦破涉企案件102起,累计为企业挽回损失近3000余万元。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推出“百人督导工作队”、“百辆警车进大集”宣传双百活动等创新做法,印制了宣传单40余万份,利用户外LED广告屏、宣传橱窗等媒介滚动播放,让专项斗争深入人心,破获涉恶案件200余起。

同时,按照中央“有黑除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强基”的方针,我们针对通过购买注射艾滋病血液、吞食异物等伎俩,逃避打击、疯狂作案,公然挑战公安机关和法律权威的身患艾滋病和吞食异物的“两类人员”,叫响了“宁可看守所环境不干净,也要让社会治安干净、老百姓生活环境干净”的口号,开展2018 “利剑一号”专项行动,共抓获两类人员320余人次,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三门齐开”、应收尽收,能押全押。7月5日,省公安厅专门在丹东召开现场会,推广了丹东打击和羁押“两类人员”的经验。

一手抓精准防控,不断延伸防范触角,强化群防群治力度,按照省公安厅要求,开展了“提打处、控发案、强防范、精准管控”专项行动,联合市综治办在万达广场举行了“万人红袖标在行动”活动启动仪式。创新建立了全市百万警民微信群,每名民警至少建立一个300人以上微信群,目前吸收社会公众近120余万人,涵盖了社会各层面群众。

结合夏季社会治安整治行动,对黑车、黑导游喊客拉客旅游乱象,对烧烤、装修、广场舞、广告车噪音扰民等涉及民生类的报警投诉,实行常态整治、专项打击,努力还群众一片宁静的生活环境,使治安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还精心打造了一支由精干民警组成、配备大功率警用摩托车50台,以反暴恐、强巡逻、防事故为目标的快速反应、机动处突工作队——“蓝剑骑警队”,举行了夏季社会面治安整治警用装备发放仪式,一次性购置了单台造价35万元的移动执勤方舱10辆,全部配发给基层单位,进一步夯实了社会面防控基础。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64.93%,打处送押人数同比上升84.72%,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1%,7月份,万人发案比仅1.45,全省最低,彰显了精准打防、群防群治特色警务品牌的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访谈」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访谈

此外,我们还立足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按照“严起来、紧起来、正气树起来、典型选出来”的理念,通过抓两头,正反激励,确保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一方面,从严管理、从严约束。针对个别民警不想当先进,不想当劳模,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出台了强警战略,建立了民主测评、谈话考核和领导评价“三维一体”的立体化考核机制,每季度开设一期“民警基本素质培训班”,对民警两次考核排名末位的,进行降职、降衔、降级处理;对领导干部连续两次末位的,视情调整或免职。同时,把“瞪眼睛、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常态化,先后对181名同志开展了诫勉谈话和集中约谈,通报批评339人、停止执行职务21人,问责力度空前,队伍的纪律作风明显好转。

另一方面,从优待警、正面激励。通过下沉机关警力和辅警警力、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举办职场礼仪讲座、选树新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体活动,以及大力推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等举措,全力提升警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出台35条暧警惠警新举措,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全局民警及家属累计受益达5800余人次,进一步凝聚了警心、鼓舞了斗志,激发了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热情。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带领下,坚持“严实新快深高细”七字工作标准,深入推进“安边惠民利企强警” 新战略实施,以平安稳定的新业绩和担当进取的新形象,向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