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又到一年“砍山”时。

“砍山”为“进山砍草”之简称,是昔时合肥东乡与巢县交界沿山一带乡村一年中的大事之一,其重要性可比之于庄稼收割。过去,在野外获取一点草不容易,莫说茂密山草,就连田头、塘畔、墙边的杂草,一长出来,不是被人割去烧锅,就是镢去当饲料,不会有成片野草在那里疯长,更没有人焚烧秸秆。现在,连不少粮田都长满了野草,村边随便薅薅就是一大堆。草似乎一钱不值,也没有人进山砍草了。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农村砍草用的镰刀

但我还是要记下“砍山”这沿山农民史诗般的一页。因为其艰苦程度少为人知,不在“双抢”之下,极有可能是天底下最苦的农活。

对于生息在山脚下的农民来说,旧时荒草是烧煮所须臾离不开的,也是唯一的大宗燃料来源。此处的荒草,指的即是山草,特指长叶、高茎的茅草,它经烧、好点火。而少量的棉柴、油菜秸,以及葵花杆、芝麻秸之类只是辅助烧锅料。稻草(称穰草)、麦秸等烧起来火不烈、灰多,多为下路无山地户家使用,山地百姓一般不烧。山中荒草,因其少刺少杂质,燃烧值又高,亦受下路村民和集镇居民喜欢。所以,山沿村子少数人家,偶尔于冬春时节挑草上集卖,很是畅销,贩卖所得成了家庭一项重要收入。三十多年前,一担草可以买到三块多钱,抵小孩半学期学费。

每年寒露前后,山草初黄,中稻已收、晚稻未成熟,正是一小段稍显“农闲”的时光。有山地的生产队划给各户一块山地,上面的草便为各家所有。此后头十天里,“砍山”成了村庄的头等大事。学生放了假,外地的赶回家,无山地的亲戚来帮忙,山顶山坳全是砍草的男女老幼,只有少数高龄老人和小孩留在村中做饭、送饭。数十里山脊山谷,上演了一年中最壮观的农民剧。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挑草的稻架子

天麻麻亮,身披几分深秋寒意,壮劳力们便带着扁担绳、草帽和镰刀,沿四面八方的曲径到达砍草点。这些小径是他们平时上山采百盼子(野草莓)、黄花菜、蕨子薹等踩出来的。初始,稀稀拉拉的人声点缀了大山的沉默;不一会,老人妇女小孩也陆续赶来。高低远近,次第响起镰刀割草的声音。整个上午,大家都在埋头割草,只有交织一片的匆忙“嚓嚓”声,回响在带着晨露的深山空谷。到中晌,一天里大部分的草已割好、铺好,热辣辣的太阳也快要将草晒干。众人吃饭的间歇,是山坡人声较为热闹的时分。午饭一般为自带的干粮,大多是是几节烀山芋、一壶凉开水。鸡蛋是稀罕物,基本上都被农民拿到集上换钱了,极少自己吃。偶尔有人家煮了饭、炒点腌菜蔌菜,盖紧捂好,派小孩送来,至多保个温热,也算是较好的午餐了。

日头偏西,像有无声号令,各家拢秿子、捆草、刹担子。抬眼望,一会功夫,便可见条条狭窄的山间小道上,缓缓移动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挑草担子。草担子对刹担技巧有讲究,首先用茅草绕成“草要子”(简陋草绳),下穿草秿,再用用手臂、膝盖抵压,将山草捆成一个个的“草”,然后紧密叠码,用麻绳捆扎在扁担两端下方,最后对绳子用力抽拉,将套在扁担一端的最末一段绳环紧紧地反扣在原先绕捆在扁担上的绳圈与扁担聑子间,这样,担子即使在挑动过程中不断晃动也不会散架。没有力气的人是刹不好草担子的,即使被麻绳刻得手指生疼也很难扣上最后一环。刹好担子,半蹲双腿上肩、昂头挺腰撑起草担。往山顶出发时,人人皆知一场煎熬即将开始。事实上,担子一上肩,人就处于巨大的重压与克服重力的苦痛之中。而这趟担草回家的旅程,一般首先要爬坡过砍草点的山脊,接着下坡;有时要过两个山脊,这样还要再爬坡、下坡,然后才能走平地,一路下来,上上下下有十几华里。折磨人的是那一大半负重爬坡下坡的山路,最为累人,却只能换肩、不能歇肩。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浮槎山大山庙

山边人从来任劳不认怂,担子上肩头不回,目光中似有一种既知宿命不知退缩的壮烈。孩童挑三、五个草(每个草一捆,约十斤),老人妇女八、九个草。男人们肩头的草刹得象一堵墙,高过头、拖到地,人整个地埋在草垛里,一般都在一百五十斤上下。我曾见过有人一担挑过二十个草。他们挑重担时有节奏的“哼哼”声,似乎从青筋胀得发紫的脖子里发出,一步一声低吼,有如呻吟又如号子。这种声音,加上从压弯了的扁担里挤出的“吱吱”声,象大山发出的交响曲,魔力般驱动着各路挑草队伍颠踬前行,在山口汇成浩荡大军,一路向村庄进发。

有人可能存疑,一个人能有那么大的力气与毅力,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上山下坡不歇担?在此,可举一例,笔者曾祖父,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德高望重的乡绅,也是力大无穷的巨人,曾跟人打赌,不歇担、也不换肩,从清涧挑两百八十斤柴一口气翻山越岭到阚集,赢了二百个欢头,至今在家乡还传为奇谈。有人说称那担柴用的是老秤,果如此,更是不得了。为了生存,先辈们往往会呈现惊人的体格、耐力和力量。就在不久前,挑百十斤担子走上十里路的汉子在乡村比比皆是。现今生活安逸的人们,缺少的岂止是前辈的体力。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搂草耙子

“砍山”中,挑草之旅是一段真正的搏命里程,分分秒秒挑战人的生命韧性与忍耐极限。负重担上山异常苦累,有时已经感觉快撑不住了,肌肉酸得不得了,肩骨腰椎与软骨的变形到了最大限度,可是仰望山顶仍有一截路,似乎遥不可及,毕竟最矮的山也有三四百米的海拔。此时你不能停,有的坡段很陡峭,根本没办法歇肩;况且你的上方、脚下同样都是憋红了脸、担着重担的人,容不得一人歇脚片刻,肩膀磨烂了也要坚持。只要心还在跳、嘴还在呼吸,生命如同卷入一组齿轮,随外力转动,由不得自己了,全靠无意识的意志力撑住人从山坳爬上山脊高处,有时甚至是山顶。到那里的的平缓处。才能卸下担子,作稍许歇息。偶然能寻到泉眼,捧一口山泉喝喝,顺便揩把脸,可暂时平复一下狂跳多时的心脏。负重下山亦不易,对腿部有更大的考验,须横着脚步、屏气用力,慢慢挪动,不然会连人带担子冲下山坡。在山上若撑不住、放瘫撂挑子,不仅危险,还害人,以后会被人认定为“脓现”、不顶龙(无用之人),很难抬起头。

砍山最怕遇到阴雨天。草晒不干,担子会陡然变重许多。如在路上下起雨,哪怕是小阴雨,担子也会越来越重,最后重如石头。即便如此,挑草人也不会放弃,只是要遭更大的罪。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浮槎山

挑草队伍行至山脚时,一般又会有一块较大的平坡,供大家整理担子、再歇息。少数人家有板车,多会到此接应。旧时板车在农村是贵重家私,一辆要好几百元,只有少数人家置购得起。一板车可装五、六担草,拉起来要比硬挑轻松得多。无车的人只有羡慕的份,只好再肩挑数华里才能到家。各人动作快慢、力气大小有别,“砍山”效能大有差异。一般人一天只能上下山、砍草挑草一趟,而壮劳力可以挑两个来回。跑一趟不易,因而他们的担子重量总是加到了上限。经常天很晚时,夜幕中仍有挑草赶路的人。一天下来,“砍山”人无不是像散了架,又累又渴,要连喝三碗粥才能解渴、稍稍恢复。因而,在堆草堆时,大家都像在点数珍贵的财物,将浸透汗水、体力、意志和筋骨损耗的荒草仔细码放、压实。那是一家子一年的燃料和温暖之依靠啊。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与挑草大军反向前进的是下路村庄的人,他们没有山地,只好擦黑带着绳筐草耙,等砍草的人走了,再风卷残云般地把剩漏的草末耙捋干净,象刮胡子般把座座山坡搜刮得铁青,根本用不着山林防火。百姓自有无穷的智慧,有一点阳光便灿烂;给一点宽松,便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一带的人,则更多了一份特质,既有北方人的强悍,又有南方人的勤快,惟此,才“砍”得了山,吃得下“砍山”的苦。

“砍山”的人,是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与自然互动,靠最本真的生命能量撑起生活,以不可思议的经历阐释从容。“砍山”的过程,不啻人与生存环境、与重心引力、与自身惰性顽强搏斗的极端体验。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砍山”,又何尝不是生命与天地的对话。砍草时,人是以一种近于匍匐的姿态仰望着山,感受着山间声、光、形传播的细微时差,衬托了人之渺与山之巨。人之俯仰与苦乐,一如山间荒草,春绿秋黄,不改山之永恒,也丝毫引不起它的注意。人所打扰的只是失去草叶庇护的山蛙、蚱蜢。它们四散蹦跳,逃入尚未被收割的草丛。这些卑微物种,终其一生,或许只会遇到一次如此的惊扰。这种扰动,来自比它们大许多的另一物种的生存奋斗。天地不言,有谁关注过这些小生命的挣扎,感受到大山的不仁与恩赐?


环巢湖往事:“砍山”记忆


大山庙的泉水


时代变迁。如今,家乡坚守村庄的只有寥寥的几十位老人,人都跑到城里了,中学十几年前倒闭,曾经的千人小学只有五名学生。虽然连菜都买不着,还有人开车来送液化气。八、九十年代,煤进入寻常百姓家,取代了山草。往巢湖、柘皋走得动山路的人越来越少,两旁挑草小径已踪迹难觅,青石板也被撬盗殆尽。太子山、黑石、大山凹、大陈岗、九龙口……,这些传统的山场只是名字尚存,古时曾林木参天,五十年代后变成荒草坡,而今荆棘丛生,早已人迹罕至。可能连“砍山”这个名词都快被人遗忘。但我回故乡时,偶尔要特地拨开刺棘,步入山中,在这已被遗忘的荒凉古道边踯躅、遐思、聆听,象在抚摩历史那干涸的毛细血管,找寻曾活跃在山中的那些以巨大艰辛换取生存的勤劳男女,他们曾是那么充满生命的张力,那么的贫穷、淳朴而坚韧。

二O一八年十月三日记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