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成飛:飛針走線,手繡乾坤

杜典 葛文峰/文

穿虎頭鞋、掛香荷包,這些藏在無數人心中的兒時小物件,如今已不太常見,手繡這種古老技藝正面臨著失傳的尷尬。然而,在費縣費城街道員外莊村,卻有一位30歲出頭的女性,深深沉醉在飛針走線的世界裡。

她就是費縣手繡傳承人卞成飛,眼角眉梢流露出的靈秀跟指尖的手藝如出一轍。在她家裡,形狀各異、香氣四溢的手繡荷包隨處可見,這些一針一線純手工縫製的荷包,能讓人彷佛回到童年。

從愛好到事業再到傳承,卞成飛與手繡技藝相伴已有數十載,她靠一針一線和大膽創意,繡出了名堂。今年春節,她帶著費縣手繡香荷包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法爾雪平參加了“歡度春節”文化展覽,這項沂蒙山區流傳千年的民間藝術,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走出國門的華麗轉身。

結緣:幼時所愛一生難離


手繡是一門悠久的技藝,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費縣手繡作為其中的一種,獨具特色。費縣手繡一般用綢緞布料縫製而成,並繡上各種精美圖案,佩以繫帶,中間填充香料,最後縫合而成。

至於圖案,更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其中多以富貴牡丹、祥瑞麒麟、梅花、魚、荷花等吉祥圖案為主題。用料也非常講究,大多以柔軟細膩的棉布為主,以沂蒙人喜愛的傳統色彩大紅、大綠、粉紅、黑色四種顏色為基調,其他色彩點綴,並加之巧妙的的藝術構思,形成了沂蒙山區獨有的藝術風格。

這麼美的一門手藝,自是引來無數少女的青睞。作為沂蒙女性,卞成飛自不能例外。

卞成飛1985年出生於臨沂費城街道員外莊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雖是農家,可他的父母又是手藝人。父親不僅善於織土布還會編制筐簍,奶奶跟母親則是剪紙、手繡的高手。在他們的薰陶下,卞成飛的動手能力自然不會太差。

從小她就對漂亮的手繡情有獨鍾,上小學期間,她就多次參加學校舉辦的巧手比賽等,還多次獲手繡比賽一等獎。後來進入大學,她也選擇了藝術院校。

畢業後,她也試圖尋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曾做過學校的美術老師、從事過商場設計。雖說這些工作比較穩定,但一想到不能做自己喜歡的手繡,還是令她心痛不已,尤其每逢看到有小孩子穿戴著老人們手繡的虎頭鞋、虎頭帽、肚兜,她就更加糾結。

於是,經過一番掙扎,她最終放棄了其他工作,重新拾起手繡。她成立了工作室,開始專心致志地搞起了手繡和糧食畫。在此期間,她還結識了與自己有相似愛好的伴侶並結合在了一起。

但婚後為了生活,她一度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心一意地幫著丈夫做裝裱和雕刻。通過努力,他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對手繡的愛,總也遮蔽不去。2009年,實在“手癢”的卞成飛再次重拾手繡。白天沒時間,她就晚上繡,工作沒時間,她就休息時繡,總之,不能一刻離開手繡。


卞成飛:飛針走線,手繡乾坤

創新:誠心求教推陳出新


卞成飛從小在父母跟前耳濡目染,有藝術天賦又有專業的美術基礎,再加上從小心靈手巧,她的手繡作品多時尚新穎、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吸引了大批粉絲和崇拜者。

網絡購物興起後,她就把自己的10多件手繡香荷包也放上了網。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的這些手繡荷包很搶手,很快被賣光,帶來了上千元的收入。

錢雖不多,但卻讓卞成飛認識到了自己手藝的價值,也增強了她繼續手繡下去的決心和信心。從此,她開始不分晝夜的做起了荷包。但好景不長,她的這些荷包在火了一陣後就遇冷了,以至無人問津。

那一刻她是迷茫的、慌亂的,甚至一度對手繡的前景產生了懷疑。但總歸是心中所愛,卞成飛雖然遇挫,但並沒有灰心。為了搞明白自己的手繡為何遇冷,她開始做調查。她千方百計聯繫買方,最終從對方的口中弄明白自己手繡的不足。“人家告訴我,我的手繡太土,戴在身上與衣服很難搭配,只能作為一種裝飾品掛在牆上做裝飾品。我要是不創新改造,是不會有人喜歡的。”

這些建議一語驚醒夢中人,使卞成飛茅塞頓開。她意識到自己的費縣手繡要想獲得認可,除了提高技藝,更要不斷進行創新,滿足現代人的需要。

於是,她開始考慮創新。但如何創新?拋開傳統搞特立獨行嗎?顯然不行,那不是傳承,那是破壞。搞創新,只能在傳統基礎上優化和提升,不能全盤否定。可話是這麼說,真正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這時候,有人向她推薦了一位老手繡藝人。

經過誠心求教,在老藝人那裡她收穫頗豐。她認識到費縣手繡奧妙無窮的內涵和技法。“受沂蒙山區特有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地域環境影響,費縣手繡不同於蘇繡、湘繡、粵繡等名繡使用綢緞和絲線等高檔材料,而是用當地老百姓最普通的純棉土布。它是最基層老百姓創作和使用的一種集實用、觀賞、吉祥和祝福等一體的民間藝術。使用挑、鋪、打籽、攢線等20多鍾針法,成品誇張、張揚、大氣、壯觀又寓意深刻,具有其他任何刺繡都無法做到的效果。”

在老藝人的指導下,卞成飛迅速掌握了費縣手繡的所有針法,並充分利用自己科班出身的美術功底,開始改良傳統的手繡式樣和花色,並製作了一批繡品。

卞成飛帶著這些手繡作品參加了各地舉辦的展覽,在展會上她帶著針和線,現場向愛好手繡的人們傳授費縣手繡針法,不厭其煩的向詢問者一一介紹每個圖案代表的寓意,讓更多的人瞭解傳統手繡的意義精髓。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她帶著改良後的第一批手繡荷包參加訂貨會,一下就收到了500只的訂單。

可喜悅很快被憂愁代替,這麼多訂單,怎麼去完成呢?她開始向社會招募手繡工人。可走遍了大街小巷,也沒找到幾個能拿得動針的。幾個70歲以上的老人會倒是會繡幾針,可非聾即啞或者老眼昏花。五六十歲的人幾乎都不會繡,年輕人很多更是連見都沒見過。

最後,卞成飛雖帶著僅有的幾個手繡藝人加班加點,還是把訂單交付時間推後了一個多月。這件事對她的觸動很大,沒有更多的人參與,想要傳承弘揚費縣手繡很難。


卞成飛:飛針走線,手繡乾坤


扶貧:傳承技藝繡出希望


為了自己的手繡事業,也為了傳承這一門技藝,卞成飛開始有意識地對村中留守老年人、殘疾人等進行培訓,這不僅是交給他們謀生的手藝,也是為非遺傳承培育新生力量。雖說投入大、見效慢,但一心發展費縣手繡的卞成飛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

與此同時,她還積極改進手繡香荷包的款式和色彩,以傳統意義上的大紅、大綠、粉紅、黑等四種顏色為基調,同時融入靛青、金黃、銀白等靚麗的顏色。在填充物上,在傳統艾葉基礎上,又添加黑豆、硃砂、丁香、辛夷、吳茱萸、白芷、蒼朮等具有安神辟邪、清香驅蟲功效的物質。再配上水晶、菩提、瑪瑙等飾物,搭配服裝美觀、新潮、有個性,深得時尚女性的青睞。

香荷包不再是懸掛在家裡的小飾品,已成為女性們出門必戴的吉祥物。而她的訂單也像雪片一樣飛來,營業額一路飆升,從2013年的10多萬元到2014年的80多萬元,2015年超過了100萬元。

卞成飛:飛針走線,手繡乾坤


卞成飛成功了,日子好起來了,可她並沒有想歇一歇,而是想著通過手繡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她要做大做強費縣傳統手繡行業,讓更多的留守老人和殘疾人有活幹、有飯吃,過上富足的日子。

2015年費縣響應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遠近聞名的光棍村崔家溝村實行整體易地搬遷。可搬下山來的村民、特別是那些老人、殘疾人和婦女閒在家裡,就業成了難題。這時卞成飛站了出來,她在搬遷社區內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費縣手繡實訓基地和朱田鎮崔家溝社區扶貧工廠,為搬遷戶村民提供就業服務,帶領他們發家致富。

除了幫大家脫貧致富,卞成飛最希望的還是要將費縣手繡這一傳統的手藝繼續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都瞭解費縣手繡,使用費縣手繡,讓費縣手繡帶給人們更多的幸福、吉祥、美好和快樂。


人物簡介

卞成飛,1985年1月出生,山東臨沂人,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費縣手繡傳承人、山東省金昇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4年3月,被評為“新沂蒙、新紅嫂”優秀文化工作者。2015年8月,被評為臨沂市鄉土藝術人才、臨沂市優秀青年、臨沂市“新沂蒙、新紅嫂”優秀文化工作者、雙百創新創業標兵。2017年7月,她的手繡基地被選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項目。2018年2月9日,受瑞典中國文化部邀請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法爾雪平參加“歡度春節”文化交流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