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詩名家」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孤情高響,飄逸完渾

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唐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名詩名家」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孤情高響,飄逸完渾

大凡古今天下之人,得意者本無幾。然對於不得志,惆悵鬱悶,大抵都有,然處之卻大相徑庭。或鬱郁消沉,甚至輕身以死。或者豁然通達,略不置意。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非豁達之人不能得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仕途失意者,以文章名揚於後世者多有矣,至若李杜皆是。

「名詩名家」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孤情高響,飄逸完渾

譚用之此詩可以得名流。頷聯“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工整而意境雄渾,大概愛詩的人都知道詞句。毛澤東曾仔細圈讀此詩。1961年12月26日致周世釗信中寫道:“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朝雲(千家)薜荔村……同志,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豈不妙哉?”在自己詩作《七律·送瘟神》中有“千村薜荔人遺矢”一句,在《答友人》中有“芙蓉國裡盡朝暉"一句,均從這兩句中化用而出。詩中既有不得志之憾,又能豁然處之。可謂是李白、蘇軾之流。尾聯“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超然絕俗,飄逸而又完渾。

「名詩名家」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孤情高響,飄逸完渾

「名詩名家」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孤情高響,飄逸完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