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最怕這5個字,千萬不能忽視!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狀有:關節疼痛(早期常發生於晨間)、關節腫脹、活動受限,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或摩擦音,嚴重時會導致關節畸形和關節功能障礙。

對於關節來說,最怕這5個字!中老年朋友們一定要儘量避免!

關節最怕這5個字,千萬不能忽視!


怕“老”

如果在年齡和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之間畫一條曲線,我們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隨年齡增長,軟骨營養供應不足,骨骼中無機物增多,骨骼的彈力與韌性減低,容易導致關節軟骨和骨退行性病變。

怕“胖”

與一個體重正常的人相比,如果你肥胖或體重超標,那麼將面臨著更高的骨關節炎風險。一方面,體重會增加負重下肢關節的承重壓力,引起體位、步態等的變化,從而改變了關節的生物力學;另一方面,有不少研究發現,代謝異常也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

怕“傷”

外傷是年輕人被骨關節炎纏上的重要原因。在運動、出行等過程中,如果出現急性外傷,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此外,關節的慢性勞損、不正確運動方式帶來的非急性傷,也會加大骨關節炎的風險。

怕“勤”

關節用得太狠,容易導致機械磨損,破壞軟骨,從而出現骨關節炎。過於頻繁地爬山、爬樓等運動是非常傷害關節的。建議大家別把每個週末爬山作為定期運動,每月一次就差不多了。

怕“冷”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寒冷會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不過,如果你已經是名骨關節炎患者,那就需要注意保暖了。因為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寒冷會加重病情,這主要與血液循環不暢有關。

關節最怕這5個字,千萬不能忽視!


愛護膝蓋注意這些事

每月爬山別超過1次

生活中,老是跪著、蹲著,尤其是深蹲,也會加重關節負擔,應儘量避免長時間保持這些姿勢。

多游泳散步

對關節比較好的是有氧運動,尤其推薦游泳、散步、騎自行車、慢跑等,這些運動既能達到鍛鍊目的,又不會給關節造成太大壓力,造成損傷。

不太推薦那些需要經常跑、跳、蹲的運動,如快跑、長跑、羽毛球等。

控制好腰圍

體重不超標,就能將不少骨關節炎“擋在門外”。

建議大家在家裡自備一個體重秤、一把卷尺,經常關注自己的體重。科學合理地運動,控制好腰圍。

多做護膝動作

端坐在一張椅子前,一條腿自然著地,另一條緩慢抬起,儘量與身體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續1分鐘,然後換條腿進行同樣的動作。該動作能很好地鍛鍊股四頭肌,保護膝關節彈性。

關節最怕這5個字,千萬不能忽視!


常見誤區要更正

補鈣可以防治骨關節炎

實際上,補鈣預防效果較好的是骨質疏鬆,而非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受損的是軟骨,光靠補鈣很難有效果。

運動不當

有人認為,防治骨關節炎要增加運動量,有人則主張應少動以便讓關節“休養生息”。

適當、科學的運動很有必要,但問題是很多人存在運動不當或運動過量的問題,比如經常爬山、每天爬樓鍛鍊、跳繩等。

濫用消炎鎮痛藥

消炎鎮痛藥只能對疾病進行短期控制,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

患有消化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疾病的患者,不能與同類藥物配伍使用。用藥前,最好先諮詢醫生。

不把“晨僵”當回事

門診中,不少患者都是關節疼了很長時間,實在忍不了才來就診。

很多人早晨起床後,都出現過關節不靈活的問題,卻沒有放在心上,以為活動活動就能好。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