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GDP达11.5万!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五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人均GDP达到11.5万元;过去五年,北京进入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首都在疏解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步入了大调整、大提升、大协同的新阶段。

北京人均GDP达11.5万!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人均GDP达到11.5万元

五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人均GDP达到11.5万元。每年增加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7.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北京人均GDP达11.5万!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2016年城六区常住人口首次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范围内禁限行业达到55%,城六区达到79%,北京正以越来越少的产业领域支撑经济增长。

■关停退出1341家企业

在控增量方面,严格执行禁限目录,累计关停退出了1341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013至2017年关停1200家的任务,累计调整疏解353家市场和物流中心。

北京人均GDP达11.5万!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这五年,北京坚持“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城市内部功能重组和城市空间重塑,使城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功能,实现资源配置、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

而通州,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城市副中心正缓缓向我们走来。2015年以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城市副中心的比重超过15%,重点支持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络、水环境治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引入等领域。城市副中心快速路规划为“三横一纵”,目前广渠路二期已建成通车,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平谷线等轨道交通工程已开工建设。

今年4月,雄安新区腾空出世,北京也积极主动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把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主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交通互联、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形成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这五年,北京在治理大气污染上付出大力气,打响蓝天保卫战。制定并严格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治污、联防联控等领域不断加码任务,全市煤炭消费总量逐步削减,燃煤电厂全部关停,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

■新改扩中小学200所学位增16万

累计建设近60万套各类政策型住房,大力实施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北京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万套建设筹集任务已圆满完成。2016年全年新开工、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6万套,竣工6.4万套,公开配租配售9.7万套。今年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

北京人均GDP达11.5万!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轮中小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万个,增加幼儿园850个,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00所,新增学位16万个。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0个区域医疗中心、53个区域综合医联体,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587个,为840万市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