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熱鬧景象,如今的稀稀拉拉的人羣,我記憶中的農村集市

關於家鄉,都歸於兒時的記憶。那時的事,一樁樁,一件件,直到現在仍然有跡可循。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孩子,趕集無疑是小時候最期盼的盛事。

農村有別於城市,礙於自身條件限制,村民們居住的十分散落,有的甚至離鎮上特別遠,採購東西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集市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集市,每個鎮子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時間,按陰曆算,我們那裡是逢一逢六,基本上是五天一集。人們有想買的,要賣的,都可以在集市上達成,特別熱鬧。

曾經的熱鬧景象,如今的稀稀拉拉的人群,我記憶中的農村集市

集市有固定的地方,商販和他們的商品很有序的分佈在街道的兩側,這樣一來,既不影響交通,同時也方便了人們購買東西。站在街道中間,商品一覽無餘。

集市這天,從早晨就陸續有人往鎮上趕,山裡的人甚至趕著毛驢車去趕集,看著路上人來人往的,自己想要趕集的心情也迫切起來,生怕會錯過什麼似的。

很清楚的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纏著爸爸媽媽去趕集,就為了能買點好吃的。可能是因為離鎮上比較遠,又沒有交通工具,只能用走的方式,父母也是怕小孩子走不動,所以大部分時間這種要求會遭到拒絕。但作為補償,大人們總是會這樣說:好好看家,回來給你買好吃的。不用懷疑,估摸著大人趕集快回來了,便早早的站在大路上張望著,希望父母能帶回來自己想要的東西。

偶爾,父母趕集會帶著我。比如,小學的時候放暑假,一群孩子相約去山上採一種可以作為中藥的植物,一斤可以賣好幾塊錢 ,集市上專門有人收這個。一次可以賣幾十塊錢 ,不僅可以買好吃的,還可以買新衣服穿。

非常有幸地,前不久回老家剛好趕上集市, 便又過了把趕集癮。對於那時候覺得彌足珍貴的東西,時過境遷,全然沒有了當時的熱忱。

如今的集市完全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景象。也許是日益便利的交通加上走向城市的人,使得人們不再對農村集市有興趣。街上的人稀稀拉拉的,跟平時沒什麼兩樣。

城市化的發展,將農村這種集市文化推向邊緣。或許有一天,農村集市,甚至會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請記得,它真實的存在過。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它曾經溫暖過一代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