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餘額寶,餘利寶,等其他貨幣基金跌破2.5%的時侯,代表什麼時候到了?

超級南哥


單隻貨幣基金跌破2.5%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大部分貨幣基金跌破2.5%,問題就非常明顯了。

貨幣基金都有一個業績參照,一般在2.5%以上,這就說明基金業績不及預期,也就說絕大部分專業投資人士都判斷錯了目前的經濟現狀,你說問題大不大呢?

問題又來了,是既然錯了,可以改呀,怎麼業績上不去,反而更多的跌破參照標準呢?

因為大家都害怕風險,寧願固守較低的收益,也不願去冒損失的風險,當風險高企的時候,不賠錢就是賺錢,恐慌已經成為主流,想避險卻無法規避。

雖然說物極必反,但這種狀態不會短時間解決,就像冬至雖然離太陽最遠,但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寒冬是在冬至後一個月。



所以這時候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資金,所謂現金為王,不要貪戀暫時的高收益去冒險,即便春天來了,也不是最好的播種時期,除非你有塑料大棚。

最好的播種時期是在穀雨前後,也就是資本回暖之後。

如何判斷什麼時候回暖呢?

如果資本回暖,那麼貨幣基金的收益會回到預期收益之上,也就是說,大部分貨幣基金的收益會再度重返2.5%之上。當然這有一個確認的過程,短時的資金收緊也會有這個效果,但這是假象。

誰也不是準確的預言家,現在也無法準確判斷,只有不斷關注市場的變化,多瞭解靠譜的信息,才是明智的選擇。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代表金融機構不缺錢了。

價格都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大於求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價格上升。

很多複雜事情背後的邏輯往往都很簡單,餘額寶、餘利寶等作為貨幣基金,將大部分資金投向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都會投資。



當銀行缺錢的時候,貨幣基金是銀行最好的資金來源。相比提高存款利息從每個儲戶手裡吸引存款,顯然從貨幣基金手裡拿錢更方便,規模也更大。要是今天就需要10個億必須到賬,靠吸收存款還真解決不了問題,貨幣基金就可以做到。所以多支付給貨幣基金一些利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花錢買時間,花錢解決問題,大家不都是這麼幹的麼,銀行也同樣會這麼做。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銀行不缺錢,這種情況下就不願意支付更多成本獲取資金,明明2%利息就能拿到錢,誰會去拿3%甚至更高的錢?還是那句話,金融領域從來不缺聰明人,這種明眼人都算得明白的賬,銀行會算不明白?

有人會奇怪吧,為啥銀行現在不缺錢了呢?

因為央媽給錢了,大水漫灌,錢管夠。

2018年1月25日實施面向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 ;

2018年4月25日實施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7000億。

三次合計釋放15500億元資金。



能從央媽手裡拿錢,誰還願意從市場上花高價拿錢?沒有了銀行的迫切需求,貨幣基金收益怎可能不下降?

另外,自從餘額寶自2013年推出以來,除了自身規模不斷增長,也帶動了整個貨幣基金,結果就是2013年以後貨幣基金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也不斷增加。

需要錢的銀行少了,可以提供錢的貨幣基金多了,互相一競爭,收益不就更低了麼?


坤鵬論


存錢進銀行利息太低,所以投資者才打了寶寶類的貨幣基金。現如今,貨幣基金也跌破2.5%,大家一下子就不習慣了。錢根本不知道往哪裡放。

其實,貨幣基金七天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3%左右,2.5%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當然了,相對於巔峰時期是直接打了五折。

市場不缺錢,所以才造成了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低。因為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以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為主。大家不缺錢的話,願意出的利息自然也就少了。

大家為什麼不缺錢,因為央行放水了。今年以來,央行MLF操作至少有2.3萬億元。

我們具體再來看一下影響,貨幣基金收益率雖然降了這麼多,但是其它產品的收益率也是下降。市場的收益率往下走,所以大家其實也沒更好的方法。

當然了,如果市場利率繼續維持低水平,那麼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拿錢出來消費,也可以說是拉動內需了。


小兵一枚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處理,問題本身似乎並不是想了解怎為什麼會跌到2.5%,那麼直接給結論,當貨幣基金年化收益(市場的準無風險收益)跌到2.5%左右,意味著三個方向:


1,股市的好日子要來了,近10年有一份統計,貨幣寬鬆和大牛市之間的最大間隔不超過14個月;

2,債券的好日子到頭了,不考慮任何信用風險和評級的前提下,債券價格和債券收益率呈現反向波動,循環往復;

3,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將承受一段低利率時期,等待經濟的明確轉暖和貨幣政策的再次轉向。如果是隻投資這類低風險產品的投資人,那就意味著這是你最‘苦’的一段日子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掘金界


如果餘額寶,餘利寶這裡貨幣基金跌破2.5%的,代表著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到了,甚至可能又是大放水(比如之前的4萬億投資)。

貨幣基金的投向

熟悉貨幣基金的人,應該知道,貨幣基金又稱為“準儲蓄”,為什麼成為準儲蓄呢?因為貨幣基金大部分的資金都是存放在銀行,如下圖,天弘餘額寶的資金60%以上是存放在銀行存款中,因此銀行給予的利率,是餘額寶收益高低的一個關鍵。

餘額寶之所以可以給出高於銀行定期的利率,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餘額寶規模夠大,龐大的資金量足夠可以和銀行談判利率;二是銀行的資金量不足,對資金有需求。

為什麼今年以來餘額寶的收益率一直降低呢?

這是因為今年央行分別在1月、4月以及7月,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像市場上釋放了約1.55萬億的資金,銀行自有的資金量充足,因此願意開給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的利率就相應降低了,所以市場上的資金量越多,銀行的利率越低。

PS:什麼是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舉個例子:央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率為20%,那麼金融機構每收到100元的存款就要繳納給央行20元作為存款準備金,比如一家金融機構之前按照20%的比率繳納了10萬億準備金在央行那裡了,這時候央行降低了1%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家銀行就可以拿回5000億元的資金,自有可以放貸的資金就增多了。

總結

當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收益率降低到2.5%以內的時候,證明新一輪的貨幣量化寬鬆中政策又來了,估計到時貨幣又將繼續進一步貶值。


鯉行者


代表你該買股票了。

為什麼餘額寶、餘利寶的基金利率非常重要呢?關鍵在於其份額十分大,而且用戶基礎十分大,屬於分散的資金。所以,餘額寶的利率水平十分能夠代表當前的市場的缺錢程度。

利率低了,說明市場上不缺錢了,利率高了,說明市場上目前非常缺錢,特別是當餘額寶的運行已經開始走入正軌以後,這種利率反映的程度則更為精準,因為市場參與者更多,市場競爭者也更多。

2.5%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準利率,因為很多機構都把這個利率作為一種判斷基準,當美元基準利率上升至2.5%以上以後,市場將會非常敏感,對於人民幣來說也是相同的。

市場上錢多了,有兩種可能:


1)央行放水了,那麼也就意味著將會通貨膨脹,買股票大多情況是沒有錯的;

2)貨幣需求不足;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貨幣需求不足可能由多方面導致的,要綜合來考慮;貨幣需求分為交易需求、投機需求以及預防需求,而且各種需求往往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所以,在關注利率的同時,還得關注央行的各種政策,並不能夠獨立的來分析。


以股易金


如果市場中所有的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長時間都處於2.5%的低位,那通常就代表著貨幣政策寬鬆時代的來臨,市場中充斥著大量低成本的資金!

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利率長期處於低位

我們都知道,貨幣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就是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同業拆借等),如果其收益長期處於低位,就意味著市場資金面很是寬鬆,銀行根本不缺少資金,自然無需給予貨幣基金較高的通知存款利率!

銀行不缺少資金,通常是因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持續的向市場放水(通過降準、MLF等方式),注入資金流動性!

當然,這麼多資金,只有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最大的收益!銀行常用的做是,加大信貸投放的力度,將其投放到市場當中,從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資金具有從低收益往高收益流動的特點

一旦銀行資金面寬裕,必然會將更多的資金投放到實體產業當中,如果再加上政策的引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現如今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目前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依然不夠暢通;而

資本具備逐利的本性,會將資金流向收益性更高的產業,比如國內依舊有很強吸引力的房地產市場。

如何將銀行大量的低成本資金,服務好實體經濟。我覺得不光要從政策上進行引導,更應該建立起合適的制度,形成多元化、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起由大銀行、中銀行、小銀行,甚至微型銀行,這樣一個多層次的銀行服務體系,尋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最佳路徑。

總之,如果市場中所有的貨幣基金產品收益都低於2.5%,市場中將會有大量的低成本資金存在,如何引導併合理使用,成為考驗銀行的又一大難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代表投資者該轉變投資理念,更換投資產品的時候到了。

餘額寶橫空出世的時候,正是貨幣基金的“春天”,整個貨幣基金市場的收益率都很高,餘額寶憑藉著資金隨時可取(墊款的情況下當日可到賬)、安全性較高(鮮有收益為負也就是虧損的情況),更主要的是收益率5%-6%可以說是秒殺一切中短期投資產品,於是市場上這個寶、那個寶的產品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媒體給貨幣基金產品也起了一個很萌的名字,叫寶寶類產品。

但近幾年,整個投資市場的平均收益率都在下降,無論是存款(基準利率)、銀行理財、債券還是貨幣產品收益率都在下降,貨幣基金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而且,銀行們也突然開始醒悟,不想再給寶寶們做嫁衣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投資貨幣基金比如餘額寶,募集的資金有一部分是作為存款存進銀行的,只不過因為金額大有了議價的資本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這有點像如果我一個人投資五萬只能購買5%的理財產品,而如果我集齊20個人100萬資金可以購買私人銀行6%收益率的產品,與其永遠受制於貨幣基金,不如我撇開這個“中間商”直接提高給老百姓的存款利率,所以你會發現,銀行存款的利率是越來越高,超過5%的也越來越多(雖然是長期產品)。



跟銀行談的協議存款利率越來越低,其他投資渠道也找不到風險小收益穩定的投資產品,寶寶們心裡苦,但也沒辦法,只有隨行就市,降低收益率了,畢竟支付寶也不是做慈善,把自己的錢給你高收益。

所以我覺得對於一些人來說,應該轉變投資思路,貨幣基金本身就是用於資金規模小、隨時可用的備用金投資工具,你非把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一年以上不用的資金放在裡面,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法。


不過如果你就好貨幣基金這口,你可以找一些其他收益率還高一點的貨幣基金投資,沒必要非盯著餘額寶,大家都是貨幣基金,性質一樣,誰比誰差哪去?


鑫財經


  並不代表什麼,就是市場利率下行,2016年幾乎全部的貨幣基金收益率都徘徊在2.5%上下。而如今餘額寶對接的十隻貨幣基金中,有四隻跌破3%,一隻跌破2.5%。

  雖然貨幣基金如今的收益率不理想,但與2016年相比,收益還處於較高水平。

  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為7日年化收益率,即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得出的數據。它是隨基金經理的操作和貨幣市場利率波動而不斷變化,是不可能存在一年或者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的情況。

  而餘額寶因為規模較大,受監管或自身的原因,必須縮減規模,從而進行升級分流。為了保證現金流,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偏向於保守,也就致使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

  另一方面原因是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主要是因為央行三次降準,分別是:

  第一次:1月25日開始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

  第二次: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第三次:7月5日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定向降準0.5%,釋放的資金約7000億。

  即今年以來,央行總共放水4500+4000+7000=1.55萬億。也就直接導致了資金利率下行,畢竟企業的流動性緊張局面得以緩解,對資金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無需支付那麼高的利率。

  如果仔細去看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走勢圖,我們不難發現,其跟降準的時間段是基本吻合的。

  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是市場利率的最直觀的數據,可參照3月或6月市場利率走勢(貨幣基金平均期限120天),基本體現了貨幣基金市場利率。

  餘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操作策略偏向保守和市場利率下行,並不能代表什麼,不要多想,貨幣基金依舊是除了國債和銀行存款之外最安全的理財產品。

  而基金屬於浮收理財產品,出現波動是難免的,包括下跌。至於歷史有沒有跌破2.5%的7日年化收益率,可以參照2016年的貨幣基金基本處於2.5%上下水平。


三人聚眾


虛假寬鬆時代來臨!為什麼說虛假寬鬆呢?

問你,給你100萬,讓你投資一家小企業,預期年虧損50%!你投嗎?

拿去出借,年收益3%!也不高,但和虧損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