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德國統一是東德放棄自身地位加入西德?

銘蘇先生


德國統一是東德被西德“吞併”,因為當時西德(聯邦德國)所在的西方陣營遠遠比東德所在的東方陣營(華約)強大,西德也比東德強大和穩定。兩德合併是在東德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的情況下發生的。

當初德國分裂成為兩個,是二戰後冷戰初期美蘇對峙的結果,蘇聯佔領區建立民主德國加入華約,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合併成為聯邦德國加入北約,兩個德國成為冷戰的最前線。

經過數十年對峙,從70年代開始,由於蘇聯的全球擴張,引起了世界反感,也使得同盟國家民心不穩。蘇聯一味爭霸,片面發展重工業,一切強調計劃。當西歐各國根據各自國情發展時,東歐各國則在蘇聯威逼下,套用蘇聯的僵化模式。更由於官僚階層以權謀利,腐敗漸生,起了民怨。

民主德國,本是東歐經濟最發達的一國,領導人烏布利希曾進行一些“新經濟”的改革,把決策權力下放給企業,結果立竿見影,民主德國經濟刷刷上去了,人均收入遠遠超過蘇聯,物價低廉,沒有失業。但改革卻被蘇聯和內部保守派所打斷,換上臺的昂納克重拾國家一管到底的計劃經濟老路子。到70年代中期,民主德國一個工人生產出來的價值,只抵得上聯邦德國一個工人的三分之二。經濟不如人,生活不如人,東德老百姓就源源不斷往西德跑。

這麼折騰下去,等到80年代,蘇聯虛火上竄,腳步飄忽,成了強弩之末。再加上勃列日尼夫老邁昏庸,無力治國。這時候,美國再由柔轉鋼,對蘇聯迎頭痛擊。蘇聯迅速轉入下風,東歐盟國也紛紛生了異心。

1985年上臺的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目睹此情,決定改革弊政。他覺得,現在蘇聯的各種問題都是因為和美國對抗、搞意識形態鬥爭造成的,他主動向美國求和,步步退讓,同時又放棄共產黨的執政地位,還大力支持東歐各國也都搞社會改革,可以搞多黨制、全面私有化。美國趁勢揮軍反攻,俄羅斯在東歐的小弟紛紛演變。

東德因為一直有西德在邊上待著,“德國統一”的呼聲很響。等鄰國的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變體制後,東德老百姓就大批跑到這些國家,再假道跑聯邦德國去。短短一個多月,就跑了8萬多人。戈爾巴喬夫也勸東德改革。

面對內外壓力,執政黨統一社會黨頂不住了。幾十年前合併到執政黨“統一社會黨”的社民黨重新獨立。11月9日,東德開放柏林牆關卡,數以萬計的東德人潮水般衝過柏林牆。第二天,老百姓開始自發拆毀柏林牆。統一社會黨在壓力下改名“民主社會主義黨”,

西德總理科爾趁機上下其手,又拉又打,爭取了各方面支持。1990年3月,東德選舉,前執政黨只拿到400個席位中的66個,而聯盟黨和社民黨則一共拿下280個,足夠修改憲法。在聯盟黨和社民黨的聯合主導下,修改了憲法。10月3日,兩德正式統一,具體方法是民主德國的各州,分別加入到聯邦德國中,國名依然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簡言之就是西德吞併東德。

由此可見,東德加入西德,本身就是在蘇聯全面敗退,東德原有社會體制不得人心難以維繫的情況下發生。此外,西德面積時候東德的2倍左右,人口是東德的3倍左右,經濟是東德的6倍左右。這就決定了雙方合併必然是東德加入西德。


巴山夜雨涮鍋


【德國統一】

1、國家體量。面積:西德約25萬平方公里,東德約11萬平方公里。人口:西德約6300萬人,東德約1800萬人。西德面積是東德的2倍以上,人口是東德的3倍以上,兩國合併(加入只是方式)一般是小國併入大國。舉個更懸殊的例子,夏威夷加入美國聯邦,成為第50個州,反之,美國聯邦的體量能加入夏威夷嗎?東德形式上也是“停止存在”,以各個聯邦州為單位加入西德。

【德國統一總理科爾】

2、經濟實力。西德經濟得益於“馬歇爾計劃”和冷戰的有利國際環境,在戰後迅速恢復,統一前早已超越老牌歐洲列強英國和法國。東德在蘇聯扶持下,號稱“世界10大工業國”,和西德比,差距還是非常大。兩德統一時,西德政府開出的條件,東德馬克按照1:1兌換西德馬克(實際市場匯率大約2:1),可以從側面反應出經濟實力的差距。

【法國的心理陰影面積——德意志第二帝國】

3、大國博弈。東德放棄自身地位加入西德,亦或反之,只是形式,起決定作用的是美蘇的態度,英法作為當事國,雖然也有態度,但是鑑於自身實力,話語權在其次。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西方的一員,不會危害美國利益,蘇聯此時已經自顧不暇,統一進程水到渠成。

綜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力遠超蘇聯集團,東德加入西德也可以理解為被西德和平吞併,是否放棄自身地位,完全由實力決定。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分裂了40多年的德國再次實現了統一,成為上個世紀的一件重大歷史性事件。但是,有些人就比較好奇,當時德國實現統一,為何是東德併入西德,而不是西德併入東德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西德經濟發展水平高,先進帶動落後。

上個世紀90年代,西德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東德就要落後的多。以1988年為例,東德人均GDP僅為西德的1/4,勞動生產率僅為西德的30%,進出口貿易為西德的1/10,平均月工資只及西德的三分之一,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西德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工資高,生活條件好,這也是當時數十萬東德人翻過柏林牆,逃亡西德的重要原因。

由於東西部差距過大,德國統一以後為了實現共同發展目標,德國付出了高達1.5萬億歐元的經濟代價。兩德統一以後,大部分東德地區被反工業化,導致失業率高達20%。為了支持東部發展,德國實施《團結公約》,從1995年-2019年,德國西部為東部籌集2500億歐元的建設資金,每年的轉移支付更是高達GDP的5%。這也是東德併入西德,德國為此付出的代價。

第二、蘇東劇變,拋棄蘇聯模式成為浪潮。

戰後東歐各國開始採用蘇聯模式,這種模式對於戰後初期恢復發展經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這種注重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發展,忽視輕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模式,到了後期各種弊端就顯現出來。一方面經濟僵化,對於人員的限制過多,社會環境比較壓抑,工人工資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由於過分發展重工業,導致社會商品的短缺,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為了擺脫這種生活狀態,以致於到了80年代末期,每年都有數十萬的東德人員逃亡西德。

蘇東劇變的浪潮席捲東歐各國,各國開始進行改革,擺脫蘇聯模式的限制。東德作為蘇聯模式的受害者,也想盡快擺脫這種經濟局面,而加入西德或與西德合併無疑是不錯的選擇。當時兩德統一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兩國合併,成立一個新的國家,這樣的話需要重新制定一部新的憲法,合併程序比較複雜;另一種是東德加入西德,這樣只需要修改西德憲法就可以,但是這方式忽視了東德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東德好像西德附庸。不過,最後為了儘快實現兩德的統一,還是選擇的後一種方式。

第三、兩國政府的有意推動。

在德國的統一過程中,西德一直想掌控德國統一的主導權,而東德由於受蘇東劇變的影響,政府及執政黨領導人變動頻繁。東德先是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領袖埃裡希·昂納克宣佈因為健康原因辭職,選舉埃貢·克倫茨上臺執政。面對複雜而混亂的局面,東德政府宣佈集體辭職,然後統一社會黨政治局也宣佈集體辭職,選出以克倫茨為首的新政治局。在此後的政局變動中,德國統一社會黨失去執政地位,東德成為多黨執政國家。此後新政府和西德談判兩德統一的各項條約,最終東德地區改為5個州集體加入西德。

可以說,從開始到結束,西德一直在掌控兩國統一的進程,東德由於政局變動頻繁,原來的執政黨失去執政地位,新政府更傾向於加入西德。

第四、各方妥協的結果。

當時德國的統一遭到一些歐洲國家的強烈反對,為此英、法、美、蘇和東、西德舉行了多輪的二加四會談,對德國統一後的領土邊界、軍事力量、國際地位等方面做了規定。其中就包括德國統一以後要保留在歐共體和北約內,這就決定了統一後的德國不可能是社會主義制度,而是資本主義制度。這樣的話,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東德,只有加入資本主義國家的西德。

綜上,蘇東劇變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而對德國來說卻迎來了再次的統一。西德由於經濟發達,並在兩德統一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權,再加上當時國內外形勢綜合的影響,最終東德併入西德,實現了德國國家統一。


銘蘇先生


嚴格說來,1990年10月3日的德國統一,並非兩個主權德國之間完全平等的統一,而是當時的西德完全把東德吞併的過程。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完全不平等的吞併過程,有大背景和小背景兩個因素。從大背景上來說,1985年當時的蘇聯開展透明化和改革以後,東西方關係迅速緩和,然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也開始逐漸面臨瓦解的過程。



從小背景上說,1989年夏天開始,大量的東德居民逃進西德駐東德代表處,試圖前往西德。在這種情況下,1989年11月,柏林牆被打開,東德被迫對西德打開國門。這就是東德放棄自身地位,全方位加入或被吞併露西德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大小背景共同作用之下,東西的國迅速展開了統一談判。而當時的東德,完全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現在西德面前的。這種弱者的形象,不但體現在經濟實力上之弱,而且也體現在人心向背方面的之弱。再加上當時東德的保護傘蘇聯也已經搖搖欲墜,根本無暇也無能力來保護東德。


邱震海


自古以來國家之間的合併,秉持的都是以強吞弱的規律,不存在弱者吞併強者的的情況出現。東德之所以會放棄原有制度併入西德,也是遵循了這個可觀規律。

西德在合併東德期間,付出了巨大的經濟援助,那麼在兩德統一之後,在國家發展中,必然要佔據主導地位,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然了,二戰德國的歷史原因,以及蘇聯解體,也是東德最後放棄自身地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德國因歷史原因分裂,也因歷史原因合併。

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因為戰敗而被同盟國分區佔領,其中英法美佔領了西半部分德國,後來形成聯邦德國,而被蘇聯佔領的東半部分德國,就形成了民主德國。可以說德國的分裂並不是由內在因素引發,而是因為佔領國之間的矛盾,才導致了國家的分裂。

因此在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因為受到外部勢力的強迫而導致的國家分裂,反而增強了兩國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把兩德統一,視作為德國人恢復榮譽的最好辦法。

正是由於這種國家的強烈認同感,使得戰後東德和西德都把兩德統一,視作為兩個國家的主要任務,這就是為什麼在蘇聯解體之後,兩德為什麼會立刻開啟統一工作的主要原因。

東德放棄自身地位併入西德,是實力對比後的結果,這符合國家擴張的一般規律,西德在接受東德時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在二戰結束之後,雖然東德也是當時蘇聯陣營中實力靠前的國家,但是與西德相比,東德國內的總體實力還是不如西德。

在1989年兩德統一之前,東德當年的人均產值為50321東德馬克,西德為39832西德馬克。根據當時的東西德貨幣兌換比例來看,1989年東、西德國馬克的匯率是4.4:1;如果按照兩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看的話,東、西德國馬克兌換率是2:1,因此按照兌換率計算,東德的人均產值大概只有西德的63%不到。

因此不管是從直接貨幣兌換,或者從實際購買力上看,西德的經濟水平是完勝東德的,這就意味著在兩德合併時,西德在合併後德國的經濟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是不爭的事實,這個東德必須認可。

此外西德在兩德合併時,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在兩德統一時東德馬克與西德馬克的兌換率是2:1。但是這一兌換比例遭到東德地區的強烈反對,為了保證合併的順利進行,西德做出在規定的限額之後,在規定限額內的貨幣按1:1進行兌換的決定。

西德的這一決定,大大增加了西德在合併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然了西德這樣做同樣也獲得了巨大的好處,那就是在合併後的國家發展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兩德統一的成功源於蘇聯的解體,而失去蘇聯撐腰的東德在政治上很明顯不如西德有底氣。

我們今天看待兩德統一,不能簡單的把這個看成是兩個國家的合併,而是要把它放到當時的國際環境中去看待。

當時兩德統一的最大契機,其實就源於在冷戰中蘇聯的解體,正是由於蘇聯在冷戰中的失敗,導致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在歐洲出現全面崩潰,世人開始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產生懷疑,進而導致整個歐洲拋棄社會主義制度,從社會主義制度國家紛紛向資本主義制度國家轉變。

因此失去了靠山之後的東德在兩德統一過程中,政治上處於劣勢地位,這簡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的東德雖然實力強悍,但是絕不可能和整個西方陣營相抗衡的,如果東德想要保存自己,就必須要把自己融入西德之中,只有這樣東德才能逃過西方資本的洗劫。

事實上也是如此,正是由於東德放棄自身地位,徹底的融入了西德,東德才躲過了西方資本對東歐國家的洗劫,也避免了像俄羅斯、烏克蘭那樣的慘劇。

可以說東西德合併對於東西德兩個國家來說,都分別在經濟和政治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對於整個德國以及德意志民族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那個國家,像東西德那樣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

兩德統一迅速改變了德國在歐洲的被動局面,西德在消化了東德之後,國內經濟迅速上升,並很快就成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而這一切都是東德決定放棄自己,才成就了德國的今天。


落下m


德國統一為何是東德放棄自身地位加入西德?顯而易見的是西德更有錢,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來完成統一德國的任務,東德幾乎算是被西德吞併的,1990年10月德國正是式統一後,依然是西德主導整個國家,只不過把首都由波恩遷到原來的首都柏林。

說起西德和東德這兩國國家,其實是美蘇冷戰的產物,二戰後,納粹德國戰敗。其中對納粹德國作戰中,英美聯軍從東線打進德國,後來光復法國,法國軍隊也跟著美國、英國一起進入德國境內;西線蘇聯展開了大反攻,從西邊攻入德國,最後美英聯軍在易北河與蘇聯軍隊會師。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是一樣,戰後冷戰就開始了,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塑料花情意立即碎掉。

德國也在處罰過後,領土大規模的縮小,東普魯士地區和西里西亞地區徹底丟掉,分別割讓給波蘭和蘇聯。1949年5月,在德國的美英法三國佔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而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東德和西德兩國成立美蘇冷戰的歐洲前線,西德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經濟很快實現騰飛,不到三十年就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在歐洲位居第一。


時過境遷,東德在蘇聯控制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然而跟著蘇聯混的國家都不怎麼樣,哪怕是當年工業非常發達的德國,東德雖然在社會主義陣營裡算是比較發達的,但計劃經濟體制導致,物資奇缺,人民吃不飽飯,東德人開始向更富裕更發達的西德跑。1990年,蘇聯控制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逐步開始政權更替,變了顏色,蘇聯這個老大帝國也進入低谷期,無力改變現狀,這就是“東歐劇變”,在這種情況下,卻給德國統一創造了條件。

西德開始與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等國談判,最終實現了兩德合併,和平統一,當然西德為此付出巨大代價,西德把出了蘇聯、美國、法國、英國在東德駐軍的撤出費用;為了打消英國和法國對於德國統一後再次回過頭報復疑慮,承諾在合併東德後,德國承認既定事實,不會再向外所要一絲一毫的領土;西德甚至為了東德工業改造投入大筆資金,把老舊的工業設備全部更新換代;可以說西德為了德國統一據估計付出上千億美元的代價。


1990年10月3日,分裂40年的德國再次統一,柏林牆也被推到了,也標誌著冷戰的快要結束,而西德為了東德建設和民生有投入大量補貼,讓東德同胞們都能過上好日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東德放棄自己地位併入西德根本都不奇怪,因為本來就快混不下去了!還是親兄弟靠譜,找了西德作為鍵盤俠。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德國可能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和平統一的國家,至今還是一個典範,但其他國家很難學習。

德國統一是這樣的:東德宣佈東德政府解散,東德的所有州就都獨立了,然後這些州自願加入西德。

也就是說西德不是吞併了東德,也不是東德加入西德,而是西德吞併了原屬於東德政府的那些州。東德在統一之前就已經解散了,統一和東德沒啥關係,統一是西德和原東德的那些州之間進行的。

東德在蘇聯陣營裡是最富裕的,蘇聯解體前還欠著東德大筆的錢。德國分裂完全是美國和蘇聯人為造成的,德國人不想分裂,所以統一也是必然的結果。

為什麼統一需要東德先解體呢?因為西德是聯邦制國家,也是由不同的州組成的,所以東德不能以一個整體加入,必須要解體以州的身份。


解憂時間


因為東德傻,一點條件沒要就直接跪了。結果呢,大批工人失業,幾十年積累的財富讓人吞了,賣光了原來的國有財產後居然還背上了鉅額債務。西德百姓也沒落好,那些債務是收統一稅來還。資本家狠起來可真狠啊!


初冬很忙


理論上說,落後政治制度被先進政治制度取代,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只說事實吧,自己判斷

1. 西德統一東德。德國很富。

2. 北越統一南越。越南很窮。

還有兩個暫無結論的例子

3. 北韓vs南韓,誰統一誰?

4.


倍睿網


1990年10月23日,自二戰結束以後保持分裂狀態的德國宣佈重新恢復統一,東德以五個州的形式集體加入西德,拆毀柏林牆,統一的德國走上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入快速恢復階段。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被一分為四,由英法美蘇四國分別佔領,之後由於世界形勢的變化,英法美三國佔領地合併為聯邦德國,而蘇聯成立民主德國,這也就是所謂的西德,東德之分。

分裂以後的德國由於站隊不同,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其中西德得益於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經濟快速發展,到50年代末成為西歐第一。而東德則按照蘇聯的老套路發展,走上了高度集中發展道路,社會福利非常高。

進入到80年代,蘇聯經濟發展僵化,很多東歐國家因為受蘇聯體制影響經濟也漸漸不景氣,東歐國家開始準備投靠西方,其中東德就是代表。而當時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體制改革也加快了東德加入西德的這一步伐。當時東德由於長期計劃經濟,經濟發展越來越慢,而福利制度仍然一如既往,這使東德出現了經濟發展無力支撐福利制度的局面。


1990年3月,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開始談判統一問題,談判持續了差不多5個多月,終於在8月31日,雙方簽署了兩德政治統一的國家條約,東德整體加入西德。9月12日,兩德外交部部長分別和美英法蘇外長簽署協約。10月3日,東德併入西德,統一完成。

東德的失敗除了完全按照蘇聯模式進行的原因,東德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東德為了福利化的快速完成,在內部搞“劫富濟貧”,使得富人階級和知識分子大批量流亡西德,前前後後竟有300萬之巨,當時東德本身人口只有2000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