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先后搭档虎将王必成宋时轮,金门炮击战的前线指挥者

开国中将,先后搭档虎将王必成宋时轮,金门炮击战的前线指挥者

刘培善,1912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旅、纵队政治委员,兵团、福建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创建以苏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率部参加黄桥、苏中、沙土集、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福州、漳厦等战役战斗,参与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带领部队在福建进行剿匪作战,全身心地投入部队建设和边海防建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含冤去世。

三年游击战争

1927年15岁的刘培善受到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参加家乡的农民协会,担任少先队队长。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湘赣苏区红军主力红6军团突围西征后,时任湘赣军区独立第3团政治委员的刘培善和团长刘启明,指挥部队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主力突围。

10月下旬,刘培善等转战至泰山区,使之成为湘赣边区仅存的一小块根据地。中共湘赣省委、湘赣军区机关及其率领的独立第5团31日转战至此。这时,中共湘赣省委、军区所能指挥的武装力量仅包括独立第3团、第5团和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的游击队。11月上旬,刘培善指挥独立第3团等部队取得袁家村伏击战的胜利,极大地提振了边区军民的士气,但是也暴露了湘赣边游击区实力,不得不进行转移。1935年2月8日,湘赣边区政治部主任贺振芳叛变,带敌偷袭中共湘赣省委驻地,游击区唯一一部电台被打掉,中共湘赣省委、军区至此与中共中央、红6军团失去了联系。

独立第3团生活异常困苦,刘培善和战士们一起过着“野人”生活。他奉中共湘赣省委命令,将独立第3团组成省委挺进队,筹粮筹款。

期间,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湘赣军区政治委员陈洪时投敌叛变。他曾把刘培善叫到省委,要刘培善带领部队跟其到白区去,被刘培善一口回绝。陈洪时气急,恶狠狠地说:“省委已经定下来了,你不去就把枪拿下来。”说着陈洪时身边的人就要下刘培善的枪。刘培善迅即掏出枪来,大声喝道:“我刘培善头可断,血可流,活着是革命的人,死了是革命的鬼。你陈洪时叫我跟你去白区工作,等于去送死,绝对办不到!”陈洪时被刘培善的浩然正气震住,一时目瞪口呆,只好让他离开省委,本来要拿下他枪的其中4个人也跟着他一起来到挺进队。陈洪时叛变后,天天带着国民党军围山搜山。刘培善领导红军游击队,一次次化解敌军的疯狂“清剿”。刘培善多次收到国民党的劝降信,他不为所动,对此嗤之以鼻。

开国中将,先后搭档虎将王必成宋时轮,金门炮击战的前线指挥者

6月底,时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谭余保从湖南返回武功山地区,找到中共茶(陵)攸(县)莲(花)县委机关。7月谭余保在莲花县棋盘山主持召开干部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湘赣边临时省委,将湘赣边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第2、3、4大队和1个教导队。刘培善任临时省委常委、第4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他毫不犹豫地将节省下来的300余元钱全部交给省委,并向临时省委提出反“清剿”建议:不能老蹲在山里打圈子,要转到敌占区去。意见被采纳后,刘培善首先袭击湖南茶陵高陇国民党守军。他身先士卒,把两颗手榴弹扔进国民党军营房里。1936年初,湘赣游击司令部将失散在各地回来的游击队员组编为新的第4大队。此前,原第4大队已改编成第1大队,湘赣游击司令部参谋长段焕竞兼大队长,刘培善兼政治委员。5月,刘培善率第1大队进至安福罗家屋等地开展游击斗争,建立起根据地。1937年3月8日,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国民党安福县县长朱孟珍。

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刘培善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根据地不断扩大,既有效牵制和打击了国民党军,又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及其他游击区的活动。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南方各游击区的决议中指出:“他们的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作为在湘赣边游击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指挥员之一的刘培善,对这一评价当之无愧。回顾这段战斗经历,刘培善在自传中写道:“土地革命时期是决定我革命到底的关键……当时我认为主力红军是不会被完全消灭的……只有坚持斗争,才有出路。因此,我仍然在党的领导下,不顾一切牺牲,征服一切困难,坚持湘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有生力量。经过这一严重斗争考验,确立了我革命到底的人生观。”

苏南苏北抗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