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年新地標」築城廣場:三次華麗轉身,越變越漂亮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地标」筑城广场:三次华丽转身,越变越漂亮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地标」筑城广场:三次华丽转身,越变越漂亮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地标」筑城广场:三次华丽转身,越变越漂亮

築城廣場全景

每天,坐落在遵義路旁的築城廣場都是一派熱鬧景象,市民在此唱歌、跳舞、散步、乘涼、聊天,盡情享受愜意的生活;露天音樂會、歌舞晚會、民俗活動以及各種主題宣傳活動時常在這裡上演。築城廣場,是貴陽的“城市客廳”,一張拿得出手的響亮“名片”。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地标」筑城广场:三次华丽转身,越变越漂亮

2010年人民廣場一角。本報記者:鄭雄增 攝

2011年12月31日晚,眾多市民不約而同來到築城廣場共迎新年,一睹廣場的全新風采。經過8個月的封閉改造,貴陽市的新地標——築城廣場從2012年1月1日起重新開放。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地标」筑城广场:三次华丽转身,越变越漂亮

2011年原貴陽一中教學樓拆除。(本報資料圖片)

“從1968年以來,築城廣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積不斷擴大,綠化越來越美,功能越來越完善。”貴陽市築城廣場管理處處長曾憲宏說。

作為貴陽的重要地標和窗口,數十年間,築城廣場經歷了三次變遷。

1

位於遵義路北段兩側的築城廣場,東鄰貴州民族文化宮,南鄰瑞金南路,西鄰河濱公園,北接南明河。1968年,當時的廣場只有遵義路南廣場一帶,面積16000平方米。“根據‘西南一聲春雷響’的口號,廣場被命名為‘春雷廣場’,基本上沒有綠化,面積也小,廣場的功能主要是舉行集會和聽廣播。”曾憲宏回憶道。

2

1979年,春雷廣場改名為“人民廣場”。此時的人民廣場弱化了20世紀60年代的集會作用,按照適合人民群眾休閒、娛樂及開展文化活動的要求進行了修整,在廣場兩邊增設了方塊草坪、樹木和座椅。在遵義路對面,又新建了北部廣場,面積為3800平方米的花園式廣場。“經過擴建後的人民廣場總面積增加到3萬多平方米,寬敞的廣場可以為群眾提供足夠的休閒娛樂空間。”曾憲宏說。

1999年,人民廣場北廣場開始大規模擴建,地面面積達到46552平方米,新建了一座直徑為20米的花壇鍾、兩座14.5米高的藍色透明金字塔,還有幾組長方形與三角形的噴水池,可以噴出各種造型的水花、水柱與水潮。在廣場西北端,設置了一面大型彩色電視屏。寬闊平坦的北廣場與莊嚴雄偉的南廣場共同構成了人民廣場的整體,南北廣場地面面積合計62552平方米,改擴建後的人民廣場比原“春雷廣場”擴大了近4倍。

3

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2011年4月1日,貴陽市委、市政府秉持為人民謀幸福的理念,正式啟動人民廣場改造建設工作。

“在建的廣場規劃範圍包含原貴陽一中地塊及人民廣場,因為貴陽與竹的淵源,改擴建後的人民廣場改名‘築城廣場’。”曾憲宏說,築城廣場以竹文化為魂,中央建有以蘆笙為題材的“築韻”主題雕塑,周圍廣植竹、梅、蘭、菊、松,其意在傳承貴陽悠久的竹文化歷史,展示貴陽良好的生態優勢,弘揚貴陽人民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精神。改造後的築城廣場以嶄新的面貌熱情迎接著市民和遊客的到來,受到大家的喜愛與點贊。

今年66歲的程學林家住未來方舟,每天吃完早飯,他都會騎著電瓶車來到築城廣場放風箏。“雖然未來方舟也有地方可以放風箏,但我更喜歡築城廣場,這裡地方更寬闊,風景也很美,還認識了很多放風箏的朋友。”程學林邊說邊遙望天空中的風箏。

“20多年前廣場上植被少,文化氛圍也較淡,現在變化好大喔,樹木多、環境美、生態好。”77歲的劉大爺是個攝影愛好者,空閒時間會帶著DV記錄下貴陽的美,築城廣場成了他常去採風的地方。

“七月流火不見日,氣爽風清暑似秋。”如今,築城廣場總面積16.07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可容納十萬餘人,兼具集會、休閒、文化、生態和歷史紀念等功能。市民可在此同迎新年、共賀國慶;可在此下棋品茗、歌舞怡情;可在此觀看演出、體味民俗;可在此賞花邀月、擁綠親水;可在此感悟歷史,憧憬未來……

記者:劉健

審校:楊豐源

簽發:況順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