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到底是不是房地产全面下跌之年?

华亭鹤唳001


2018年是我国房地产全面下跌的转折之年。首先,从国家的政策上定位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于是由七部委联合打击炒房,政策上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对于房价上涨的城市进行问责,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等等。从国家政策层面定位了2018年房地产全面下跌的转折年,目的是为了让经济不再被房地产拖累,工薪阶层不再被高房价压得失去幸福,降房价已经成为得民心的重大民心工程。

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政府严打炒房,没有人再敢炒房时,房价长期下跌的趋势就会必然形成。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是大量过剩的,面对大量过剩的房地产,刚需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房子,今后卖房一定会像卖菜一样,任凭购房人挑选与还价,这才是正常的房地产市场,这才是理性的房地产市场。

二十年前我们买房时都是这样的,房子都是现房随便挑选,随便还价,卖房的还得赔着笑脸。面对当前我国扭曲的房地产市场和巨大的房地产泡沫,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坚定的调控政策出台,这两年已经出台了600多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这个怪物终于要现原形了,回到房地产居住的正常功能上来。所以,2018年是我国房地产全面下跌的转折之年,真正的房地产大幅下跌预计将会在2019年房产抛售潮来临开始。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朋友,在我看来,2018年并非房地产全面下跌之年。



我为何这么说?一则,别看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的楼市调控政策,调控风声也一浪高过一流,一、二线大城市房价有所企稳回落,但只并不能代表全国房价的全面下降,一二城市的调控外溢效应传导给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大涨就是比较好的证明,我所在的城市1年前楼市每平米均价不过4千元,现在却涨到了每平米6千多元,有的地段甚至起到7千多元。这也说明了我国各地经济状况千差万别,不同城市在房价升降上也会不一致,有升有降,房价不可能全面下降,房地产也不可能全面下跌。



二则,无论如何调控,也无论住房归为哪一种属性,价格都不可能偏离价值太多,毕竟开发商开发房地产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而房价如果全面下降,开商发没有任何利润可图之时,谁还愿意去做亏本买卖?所以为了确保房地产业稳健发展,不可能让房价全面下降。而且,房价一味下降或大幅下降都不是各级政府调控的目的,政府调控的目标只是为了遏制楼市价格短期内过快、过高地上涨,也即抑制短期内暴涨,让房价保持有节奏的缓慢上涨幅度,且这种上涨幅度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相一致,与民众经济承受能力或实际购买力相一致。



三则,支撑房地产价格的不单纯是开发商为追求利润而盲目提高价格,而是房价体现着综合经济因素的平稳,也就是房价与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的稳定应始终保值在一个均衡水平上;如果没有房价的上涨或房价处于下行通道,则与房地产有关的相关产业都缺少利润,甚至还将形成较大的产能过剩,这样对整个经济都会带来不利。所以在当前面临中美贸易战加剧的情形下,确保经济企稳回升,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容许房价大幅度和全面下降, 同样亦不允许房地产全面下跌。



四则,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还牵涉到财政收入、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及民生保障工程支等诸多内容;也关系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而目前在短期内这种格局还难以改观,因而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房价的基本稳定,既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愿望,也是保金融稳定、保民生、保社会安定的需要。





所以,尽管在楼市调控过程中出现了北京通州房价的腰折,使通州房价由原来的每平米4万多元下降至2万多元,以至出现不少炒房者要求向开发商退房的闹剧,这可能让不少人对房价下降产生某种警觉或担忧,但这只是个案,并不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普遍性,全国楼市价格不可能全面下降,所以房地产发展也不可能呈全面下跌之势,这一点请你相信。祝朋友工作顺利、生活快乐!


财经深思


全面下跌也可以这么讲,不过各城市的跌幅可能不一样噢。一二线城市由于限购和限售令,还有给开发商的限价令,使得房地产市场被封冻起来,下跌可能也就是微跌,跌幅会在15%左右。


但三四线城市房价由于棚改安置收紧,去库存接近尾声,投机性炒房资金会撤退,所以,下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出现较大调整是大概率的事件。

6月底,通州市某小区业主要求开发商归还购房款,原因是通州这个小区的房价从去年四万多,一下子跌到了2.8万元/平方米,一下子跌去了四成。现在环京的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在下跌。随着下半年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房价下跌的队伍中来。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今年下半年,房企的债务集中到期,这个时期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而现在房企想通过借新还旧的渠道已经被封堵,未来房企也只能是通过加快项目开发,并且降价促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资金链的断裂。所以下半年房企业肯定会对新房降价。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房贷利率在不断上涨,截止5月份,全国平均房贷利率5.65%,后续如果再涨到6%以上,那国内的房贷利率就不算便宜了,届时,炒房者会陆续散去,而没有了投机炒作,下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下滑也在预期之中。


不执著财经


其实,房价涨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已经早就不是房价高低、房价涨跌的问题,而是居民的购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涨还是跌,尤其是大涨和大跌,都会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先来谈涨,在经历了连续十多年的快速上涨,绝大多数城市房价都涨了五倍以上,多的则在十倍以上。如此大的涨幅,显然是与居民收入增长不相协调的,是脱离了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的。别看购买能力很强,供需矛盾尖锐,多数都是在“涨价”的压力下被迫购买的,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幸福来满足购房需求的。只要有一点可以容忍的,就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购房。毕竟,“房奴”不是好当的,当“房奴”的滋味也不是好受的。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房价再继续涨下去,尤其是以较快的速度涨下去,房地产问题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中央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也正是在这个定位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才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符合市场实际、越来越有明显效果。所以,未来的房价,继续大涨的概率可以说是“零”。

那么,会不会出现全面下跌、特别是大跌的现象呢?笔者的观点是,下跌现象会出现,但决不会大跌。原因就在于,不仅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房价不能出现大幅下跌,从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角度来看,也不能出现大幅下跌。殊不知,耗尽比重精力、穷尽所有财力、背上沉重负担才购买的住房,如果出现大幅下跌,这些已经当上“房奴”或者已经被房子耗干的人,心理能够接受吗?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幅贬值吗?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近两年来,因为房价下跌,不是出现多次购房者要求开发商退钱的事件吗?

这也意味着,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房价出现小幅下跌,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出现大幅下跌了,心理上就不能接受了,很多人就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得上影响。所以,房价不会出现全面下跌特别是大幅下跌现象。

对2018年乃至以后几年来说,总体上应当是涨跌互现,小幅上涨的城市比小幅下跌的城市要多一些。


谭浩俊


凡长久关注我的网友都知道,我从不预测金融市场的具体走势,所以,我无法答复这个问题“2018年到底是不是房地产全面下跌之年”本身。不过,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谈一下。

之前在回答《棚改货币安置和廉租房货币安置对房价影响大吗?》(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7646540448334093/)里提到,“事实上,这是直接导致这一年多来,三四线城市房价普遍上涨的主因之一。”

而之前的棚改货币化去库存对三四线城市住房需求有了一定透支,从开发商库存变成了居民库存。而最近,有数据显示,去库存任务已经完成了。那可以判断,那些没有产业导入和人口流入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长达3-5年以上的供求格局调整。

事实上,最近有一篇调查文章《多地房价正在偷偷下跌?200个买房人真实故事!》,里面的案例是全国各地的,从三四城市到一线城市、甚至上海、广州都有,在这儿仅引用之前楼市极其炙热的成都吧:“坐标成都:我们挂卖了一个多月,不是降温,就差没冰冻了。”

其他,请大家自己百度搜到此文看一下吧。

篇幅有限,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2018年房地产形势较为复杂,全国形势差异很大,即便是同一个省份也有较大区别。我们以北京地区为例来做一个分析,北京实际上代表未来全国地产市场的走势先导。

2017年以来,一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7年3月以来,北京市连续密集出台 10 个方面、20 多项政策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从“控需求”、“ 增供给”、“强监管”几方面综合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比较好的抑制了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趋势。

调控的结果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缩减,商品房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减少,2017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745.9 亿元,同比减少7.4%,增速比上年下降 3.1 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9%,同比下降 5.9百分点。这样造成了商品房可供应面积的减少,呈现典型的双减少格局,如图:

北京市场特点呈现供应减少、成交量大幅减少的格局,另一方面,对于限购紧抓不懈,导致房价稳中小幅下降的格局,加上从信贷源头上提高利率,从结构上抑制了房价暴涨的可能性。

同时大力发展租赁市场使得很多买没有购买能力的家庭居者有其屋,为更多贫困家庭建设的保障房也起到了较好的稳定作用,这些措施短期抑制了购房的冲动行为,整体房地产市场表现平稳,没有较大的价格波动。

所以北京市场真正做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功能发挥,按照北京的成功经验,各地的房产抢购风一旦过去,房子的居住功能也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全国房地产市场将会迎来稳定的发展局面。


王红英金融投资教育


我说个我身边的例子,一哥们的房子,前后降了近20万了,半年了还在中介那挂着。我是一个想买房的人,如果我现在买下来是不是比他刚想卖时少花了近20万? 再说一个远点的例子,日本东京房市巅峰时合人民币83万一平,现在合人民币四五万一平(可百度查一下现在日本的置业成本,我也不相信东京的房价居然只有北京的一半,但事实就是那样),那肯定有一部分人是在83万时买了房子,也就是说现在他的财产缩水了95%,即使是在50万时买的房子,他的财产也会缩水90%;北京人口2000多万,东京人口近1个亿(不夸张,可百度查证),所以所谓学区房,地铁房之类的资源比北京要更稀缺吧。房市有没有泡沫,咱们自己心里门清,现在没人愿意去当接盘侠。


火星视角190786951


别玩虚头巴脑的大势分析、数据分析和人口分析,我就信一点,那就是眼见为实的亲身体会。我所住的小区,2017年底高峰时期,均价两万,现在均价大概在一万七八。所以,现在不是会不会降价的事情,而是已经降了的事实。

还有一个亲身体会可以佐证,我现在小区附近那七八家地产中介,楼市火的时候,一般都是坐等客户上门,很少在路口、商场做推介。现在的情况是,大热天的,一群男女中介撒出去,在各个十字路口、商场入口,打着房子信息牌、宣传单页,逢人就问,见人就拉。这说明他们坐等客户上门的好日子出现了变化,这么卖力,还不是给交易不景气逼的。


大象无形209


房价下跌这句话我听了十年,这十年我也曾坚信过房价下跌,所以我一直等,等全款变首付后,我开始犹豫,等首付都不够了,我知道我错了,我也明白了房价在经济中的比重,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房价就会越来越高。



在网上听到最多的是这里和那里的房价降了,卖不出去了,有价无市了,到底是真的还是买不起房的人在空想。2018年我在市场看到最多的是很多楼盘只接受一次性付款,按揭的客户都不接待,客户深夜冒雨排队抢房,有些城市买房还要给好处费,深圳千万豪宅600多人抢100多套,开发商推出微信抢房,几秒钟就能抢光。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说这些都是开发商的套路,也可以理解为只要我买不起的别人就一定买不起,去买的都是开发商请的托。


2018年已经过半,除非遇上大的经济危机让中国经济下滑,否则不可能出现房地产全面下跌的情况,不光是中国,任何国家都没出现过经济很好,房价突然就全面下跌的情况。


自住投资惠州东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小二楼视


这波行情买房的基本都是一点经济常识都不懂的接盘侠。现在基准利率4.9%上浮10%-30% 5.39%-6.37% 大于上浮20%也就是5.88%的明年都会特别惨。 基准利率9-10月之后上调到6.5%然后取消上浮已经板上钉钉了。到时候上调取消上浮之后你们这帮人的上浮10%-30%是终身加持的 到时候你们的利率是 7.15%-8.45% 基本上利率到这个程度房贷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按照贷款50万15年来算 你们比现在每个月多还400-900元 房价确实到明年不会明着跌多少,顶多新盘变相优惠比你们早买的便宜200-800一个平方,这个价钱区域会横盘1-2年。但是年底全款买房的价格会在暗地里比你们早买的便宜800-2500一个平方 祖国需要和感谢你们这帮接盘侠 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