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 宏琳厝

春遊 宏琳厝

這些年,福州市閩清縣的全國最大古民居宏琳厝旅遊業異軍突起,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去參觀、遊覽,那一片舊式民居,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奧秘,令世人痴迷至此?

帶著這重重的疑慮,日前,我也隨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前去一探究竟。

宏琳厝老房子有前後三進外加一個後花園,這是210年前,也就是1795年,閩清阪東鎮新壺村黃作賓,從一個地主手中購得地皮建造的,歷時28年,用去優質木材7萬多根,到他的長子黃宏琳手上才終於落成,遂取名"宏琳厝",弦外之意則是寄厚望於下一代,能弘揚家族精神,眾志成城如林。三進房屋均有大小天井、廂房和套房,客廳地面鋪有大塊方形磚,客廳的八扇門上部均為透明玻璃,下部是木質雕花結構;客廳左右為臥房,以寬闊的走廊與天井相接,第三進大廳上方,懸掛著清咸豐皇帝為宏琳厝寫的匾:"紫薇鑾駕",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時代民居。

後花園是這幢百年古宅居民小時候玩耍的好地方,小孩子們經常在後花園捉迷藏、捉蟋蟀、打彈子,甚至在泥巴地裡挖個防空洞,用來收藏玩具。到了秋季,熟透了的金黃色果子經常是自動地落下來,大人小孩就在樹底下揀,有時就拿竹竿打下來品嚐,真是其樂無窮!只可惜目前這個後花園已難尋蹤跡,已堙沒在長長的屋宇之間,成為逝去的歷史。

宏琳厝居民900多人,住在直進三落的666個房屋裡,宅第佔地30畝,30個天井、25個花圃、35個廳堂、36個風火牆、13個大門、近百扇小門,縱橫交錯,佈局複雜,知其結構者方能進出自如。據說被郭沫若視為知己的臺灣科學家黃開繩就是宏琳厝人,他在編譯的《最新化學工業大全》序言中回憶道,在福建老家祖厝有住房四間,其中有一間書房與小花園相連,小花園內長有一顆茂盛的天竺樹,幼年時常在書房背書,累了就到小花園散心,郭沫若知道後,題贈"莊敬國強",被視為至寶。郭老親筆題贈的這四個大字,目前保全完好,許多郭老書法愛好者爭相前去臨摹,為此,人們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宏琳厝居民大都能寫出一手好字,是否與郭老題贈引發"書法熱"有關?

宏琳厝的的建築結構,集採光、通風、保暖、防火、防盜和禦敵於一體,完全是按照官宦人家的格局設計,宅第的四周全部由70釐米厚的風火牆圍築,既可防火,又能禦敵防盜,還能防風(風火牆伸出屋頂防風)。外層風火牆的頂部,設計成窗戶式的城欄,平時作為通風設備,一旦有敵人來犯,便成為敵情觀察眼,厝內曲徑通幽,廊迴路轉,隨處都有供擲飛鏢、射擊、放槍的精巧暗室和陷阱設計,用以截擊來犯者,鑑於此,200年來,樑上君子輕易不敢"光臨"宏琳厝一展非凡偷技,致使宏琳厝收藏目前極為豐富,為此,居民建起多個博物館、古物館、奇石館,每天前去參觀的人都絡繹不絕,其中有三盞玻璃掛燈,據稱是200年前從德國進口,原為朝廷貢品,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落入宏琳厝收藏家手上。此前,曾有德國客人慕名前去參觀,見了感慨不已:沒想到自己國家在幾百年前製作的精美的玻璃燈具,在異國他邦的中國宏琳厝被視作古董完好地珍藏至今。

我想這些應該就是宏琳厝令世人痴迷的地方了,試想:200多年前,民間竟能建此集採光、通風、保暖、防火、防盜和禦敵於一體的精緻古宅,而且規模如此恢弘,能不吸引人都去看一眼?

此外,宏琳厝還有個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宅第面臨梅溪,背峙柯洋群山,虎頭門正中"宏琳厝"三個大字,竟為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親筆手書,這就又引發出一段塵封已久的項南與宏琳厝的不解之緣。

據導遊介紹: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福建省委派遣黨代表項南,化名項新,秘密潛往閩清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項南在閩清得到宏琳厝黃開修、黃開雲兄弟倆相助,落腳宏琳厝創辦《抗日救亡旬刊》、《閩清快訊》,組織戰時民眾教育流動宣傳隊,深入農村、工廠、學校,教唱以抗日為主題的歌曲,創作反對投降、堅持抗戰的圖畫、漫畫,排演愛國題材的歷史劇、現代劇,頓使小小山鄉一時"人才雲集、文化繁榮",致使後來人們一提起閩清六都(今天的閩清縣阪東鎮),就會想起"小小閩清縣、大大六都洋"的俗語。

有感於宏琳厝對革命的貢獻,項南在福建主政期間,先後十多次到宏琳厝參觀,看望老戰友。當他看到有報道文章稱宏琳厝可能是全國現存的最大的古民居以後,立即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考證,得到權威機構定評證實後,又指示閩清縣抓住機遇,走"旅遊帶動"戰略,並親書"宏琳厝"三個大字碑刻厝前,大大推動了宏琳厝旅遊業的異軍突起,在閩清傳為佳話。

事實證明項南同志有戰略眼光,自上世紀80年代宏琳厝被開闢為旅遊景點後,迄今已接待海內外遊客40多萬人,目前閩清縣已形成以宏琳厝為主打品牌的"名山、碧水、古民居"遊,景點包括閩江沿岸的黃櫧林、須彌山,以及梅溪沿岸的白巖山、白雲山、宏琳厝、四樂軒,形成閩清梅邑首鎮一日遊、黃櫧林森林公園一日遊、白雲山風景區一日遊,帶動壘大壘強閩清本地陶瓷業(年產值30億)、廣東飛地箱包業(年產值15億),新掀閩清本地工藝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取得驕人成績,促進閩清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