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謠言從原來的人際之間點對點傳播演變成了點對面地傳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影響也更加惡劣。

肆無忌憚地傳播謠言,不但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知,消解難得的社會信任,甚至還會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危害國家的安定團結。當虛假信息和謠言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誰能為它們的飛速傳播,踩下剎車呢?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點擊音頻 瞭解詳情

這些信息要小心來自中國之聲

00:00

08:21

你被這些網絡謠言忽悠了嗎?

“動物園的大象丟了!”這個怎麼聽都像魔幻電影片情節的網絡謠言就發生在五天前。據北京警方發佈的通報:本月10號,有網民在網上發佈“海淀區動物園丟失一頭大象的警情通報”,引發關注。經核實,這個消息是謠言,對此,動物園和警方及時進行了闢謠。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當晚10點,北京警方將造謠人員毛某某抓獲。毛某某交代稱,他為了和微信群成員開玩笑,偽造了警情通報並在群內發佈,群成員通過微博進行轉發,導致在網上傳播。毛某某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

類似的案件不勝枚舉。

今年5月上旬一名網民在《新浪微博》發帖稱,“武漢市某醫院昨天凌晨2點23分,13名男女生感染SB6病毒死亡,最大的32歲,最小的5歲,目前武漢已有23476個人已感染,暫時別吃草莓”。此謠言迅速引起了網民的高度關注。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武漢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說,武漢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通過網上巡查,發現針對本市醫療單位散佈虛假“SB6病毒”疫情的網上制謠傳謠行為,依法處置5名謠言信息肇事人,並通過媒體公開闢謠,及時消除了隱患,安定了民心。同時湖北省衛計委根據市公安局通報的情況也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了闢謠信息。

今年8月19日上午剛上班,廣西梧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察大隊大隊長劉剛的微信裡就收到一條消息:梧州白雲山今早4人被殺!

劉剛說,身邊好些朋友都看到這個信息,“發給我問,這怎麼回事,我說你們在哪兒收到的這個信息?說大家都在轉啊。我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了。因為鋪天蓋地地都在轉,大家難免會有一種‘哦,好嚴重啊白雲山這個事情’。白雲山在我們本地是一個比較公眾的地方,傳出這麼個信息,在我們梧州市民當中確實是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議論。”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這條消息只有幾句話,內容是:梧州白雲山公園發生殺人事件,一個屠戶持刀殺害自己妻子,還殺害了一名舞蹈老師及兩名去勸和的群眾,後來殺人者被警察用鋼叉制服。此外,這條消息還配發了視頻。畫面中,一名女子倒在血泊中。隨著鏡頭轉移,隱約看到,幾名警察控制住兇手,將其按倒在地,不少市民紛紛掏出手機,聚攏圍觀。

這段只有10秒左右的視頻提供的信息不多。即便如此,劉剛仍然發現了端倪:視頻裡的老百姓說的似乎是川渝方言,而梧州說的是粵語白話

劉剛說:“我們把這個警情通報給各級部門,包括轄區分局,各分局馬上去現場,聯繫白雲山景區的管理部門也馬上去現場瞭解核實這個情況,也去走訪了當時在山上活動的群眾:根本沒有這回事兒。”

當天上午10點47分,梧州市公安局網警巡查執法賬號通過微博發出闢謠信息,媒體也跟進報道予以澄清。用了兩三個小時,這條謠言的傳播勢頭才開始被遏制,

但它已經在400個微信群裡傳播,瀏覽量超過3萬

時隔兩天後,造謠者張某斌被公安部門依法傳喚調查。他說,視頻是朋友發來的,沒有經過核實就轉發到三個微信群,並配上了文字,標註事發地在梧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之規定,張某斌的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依法被行政拘留10天。

在拘留所裡,他寫下了悔過書:“關於白雲山四個人被殺的視頻,是我發到網上的,我沒有經過核實就發到網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後果。再此,向市民道歉,希望大家不要學我。”

今年前九個月,梧州市網警巡查執法賬號警告網民1600多人次,主要以傳播謠言為主。也就是說,全市每天大約有5到6人次參與謠言的傳播。而且,還在呈現增長趨勢。

網絡謠言大致可分為4種:仇視社會、惡意誹謗、獲取關注、精神空虛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這一本能正是謠言賴以生存的土壤。武漢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說,通過對近年謠言類案件進行分析之後,警方發現,造謠者和傳謠者的動機,大致有以下四種,有仇視社會的,有惡意誹謗的,也有搶眼球獲取關注的,更有精神空虛,尋求刺激的:

“有的人缺乏是非辯別力,出於好奇,或精神空虛,喜歡惡作劇,而造謠傳謠。其動機是為了顯擺信息靈通,或尋求刺激,無聊而造謠傳謠。”

互聯網時代,謠言能被根除嗎?

基於不同的動機制造謠言,每種謠言之間的基本特徵有所不同,而這也使得用同一種辦法解決所有謠言的努力變得難以實現。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對中國之聲說:“比如說有政治類的謠言,危害的是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人和人之間有一些矛盾,通過謠言的方式進行誹謗,這個是侵害他人人格權;有一類謠言是針對企業的這種商譽的,可能發生在企業同行之間,這個是市場競爭法的規制範圍。還有一類謠言是互聯網關注度經濟背景之下產生的一種特殊的類型,利用別人的關注度,用謠言獲取別人的眼球,增加自己的粉絲,通過廣告等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獲利。所以謠言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根源也是多種多樣的。”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朱巍認為,雖說謠言的歷史很長,解決起來難度大,但這並不等於對謠言的遏制,就束手無策。朱巍表示,打擊虛假信息和謠言,尤其是網絡時代下的虛假信息與謠言,這需要多個體系一齊發力才行。一個是完善的法律體系。目前,無論是刑事法律還是民事法律,都有相應的規定,只是需要進一步細化。

朱巍說:“第二個抓手就是要加快誠信建設,這個誠信不單純是我們說的自律,網民自律、企業自律,更多的是把誠信通過量化的方式能夠表現出來。比如說

一個賬號在自媒體上經常發謠言或發佈謠言被人處理過,那麼他的信用評級應該降低。這個降低應該是讓別人都能看得到的,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是嚴重違法的時候,賬號應當予以刪除的。這種刪除之後並不是說他再重新註冊一個賬號可以用,而應當是一個黑名單,在一些相關的領域可能就限制它表達的權利。”


只有“動物園的大象丟了”是假的?這四大特點信息要小心


朱巍還提醒,對於社會大眾來講,通過互聯網等渠道獲取信息時,更需要擦亮眼睛:“一方面很多謠言通過常識就可以做出判定。比如前段時間說海淀動物園有一隻兩噸重的大象跑出來了,那海淀在北京是沒有動物園的,所以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遇到這種可能是謠言的,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去舉報,現在的微博也好,微信也好,這些發佈信息的平臺都有舉報渠道,所以作為老百姓一方面不要偏聽偏信,第二不要傳播,第三也可以拿起法律賦予我們的這種權利去舉報,讓這個更多的人知道真相,這也是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應當盡的義務。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