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推 Waze 拼車服務,和 Uber 的競爭越來越多了

Google 推 Waze 拼車服務,和 Uber 的競爭越來越多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Google 將在舊金山推廣並擴大其旗下 Waze 的拼車服務,要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叫車市場,與 Uber、Lyft 進行競爭。

2013 年,Google 戰勝了競爭對手 Facebook,收購了以色列的 Waze。作為一款免費的 GPS 導航應用,Waze 與傳統導航服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的交通信息由用戶上傳,Waze 根據用戶上傳的數據繪製自己的地圖,並根據實時道路狀況、行駛速度、交通事故、道路建設等信息,為其他用戶提供到達某地的最快路徑。

當初 Waze 被看作是眾包模式的典範,而它在被收購後一直是獨立運行。

2015 年 7 月,Google 利用 Waze 的優勢,試驗性地進入了以色列專車行業並迅速發展。今年 5 月,Google 在舊金山開展了 Waze 拼車項目的試點運行。

和 Uber、Lyft 的專車服務不同,Waze 僅僅是為上下班開車的人尋找分擔油費的夥伴,是一種拼車服務。司機僅需使用 Waze app,而乘客要使用專門對乘客推出的 Waze Rider app。

Waze 拼車服務廣告片(優酷視頻)

在 Waze 的舊金山試點中,乘客支付的費用僅為每英里 54 美分(約每公里 2.3 元人民幣),但只有像 Google、沃爾瑪和 Adobe 這些舊金山大公司的約 25000 名員工才可以呼叫車輛,而且乘客每天只能在上下班通勤時打車兩次。目前,Google 還不會從中抽取任何費用。

而令人擔憂的是,在之前的試點中,任何本地 Waze 用戶都可以註冊為司機,卻沒有身份審查。Google 表示司機不是公司員工,所以沒有計劃進行任何審查,信息需要乘客自行判斷。

Google 推 Waze 拼車服務,和 Uber 的競爭越來越多了

澳洲諮詢機構 Macquarie Group 的一名分析師 Ben Schachter 認為,Waze 拼車服務是 Google 計劃中水到渠成的一步,也再一次證明了 Google 的意圖:他們要為無人駕駛汽車找到” 盈利出口”,掀起交通運輸新革命。

不過已經深入互聯網叫車市場的 Uber 可不是那麼好惹的,再加上兩家公司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的白熱化競爭,Google 的專車之路佈滿荊棘。但是憑藉 Waze 在大眾間的良好信譽,也許 Google 可以利用這一點搶奪 Uber 的市場份額。

2013 年,Google Ventures 向 Uber 投資了 2.5 億美元,時任 Google 高級副總裁的 David Drummond 順勢進入了 Uber 董事會。就在本週一,Uber 正式確認前公司董事會成員 David Drummond 卸任。

David Drummond 在他本人寫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他離開 Uber 董事會的原因是“Alphabet 和 Uber 的業務重合越來越多”,但並沒有說明具體重合的業務。那麼現在看來,雙方的重合業務不僅僅是無人駕駛汽車,還蔓延到了互聯網叫車領域。

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和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