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七点半从床上爬起来,拉开窗帘,早晨的阳光已经透过树木的间隙撒成斑驳。按照计划和实际的行车数据,今天上午我们可以到

武汉境内,最晚下午即可到达武昌火车站。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简单洗漱完毕后,我们骑着车沿孝汉大道向前骑行,顺带在沿路可寻得一家早餐店充饥。在眼睛的追寻中,我们被一家卖热干面的小摊所吸引,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热干面。而襄阳之行时,我当时并没有吃,想着把自己的胃要留给武汉之行。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摊点

人很多,我们把车停在旁边。一碗热干面4元,我俩各要一碗,然后继续要了两个油窝窝,陕西人也把这个叫做油饼。

由于嘴唇干裂,看到其他人吃着干的、发红的热干面,内心是有点发怵的。于是再三叮嘱老板:“清淡点、多整点汤。”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热干面

没多久,一碗热腾腾的面被装进纸盒饭里上了餐桌。正在此时,一位中年哥们急匆匆要了一碗干的热干面转身便上了旁边的公交车。热干面,果然是行走的美食。

碗里有海带、芝麻以及宛如细棍棍的面条。我先喝了一口汤,没有着急下筷。汤虽咸,但不像是盐放多的那种怪味;芝麻的香味冲淡了看似没有调料的汤水。一口油窝窝,一口热汤,面是要留在最后吃的。

海带很有嚼劲,合着面条一起下肚,劲道十足。面条在秘制汤水的滋润下,顺滑地流进了你的胃里。伴随着几口吸溜的声音,你便能享受到湖北人对这种美食热爱的不可思议。

北方人可能饭量比较大,这桶面当做早餐吃还可以,但是对于长身体的我来说,还是不够的。但不管怎么样,热干面的味道真不赖,就像臊子面一样,图个味儿。

接下来武汉的几天,我还会吃热干面的,所谓“一顿热干面,不南也湖北。

孝汉大道这一段路上的车比较少,但路比较宽,按照资源利用率来讲,这一段规划是有问题的。沿途的广告牌以“毗邻武汉”的口号为噱头,但在事实上也陈述了武汉和孝感的关系:武汉经济带的副中心,就像开封之于郑州,咸阳之于西安。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在这种趋势下,孝感也许要思考在这种城市区位规划中如何保持自己城市的独立风格。毕竟每一个孝感人都不希望自己借着武汉的名气来介绍自己。

过了孝汉大道,便向东南方向拐去,上了S110路。沿路的稻田顿时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水塘更是铺满公路的两侧。遇到的几条小河里还有垂钓的大叔,没有撑着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而是那种类似交警执勤的遮阳顶伞。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稻田

南方的浇灌系统很发达,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你很难想象的。方格状的水田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管子很多,是用来浇灌农作物的。这在干旱的北方是不常见的。如果在那种小水塘里养点鱼也不错,这就更nice了。

在S110段快要结束的地方,我俩在路边发现了一大块稻田。远处是低矮的平房,近处是刚盖起的大楼。稻穗在阳光的沐浴下泛着金光,色泽饱满,中间刚好一条小路把稻田分成两大片。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我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水稻,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好奇。家乡这个时节恰好在陆续种植小麦,而对于南方的稻穗已经等待着收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对于没有见过水稻的人还希望大家理解。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稻田没有篱笆,估计没有人会偷,也没有牲口来捣乱。我俩把车子推到路边,静静地欣赏着秋日下的稻穗。给它拍照,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芒刺。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关于水稻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越成熟的水稻越低调”,同样适用于做人。而水稻亦养活了几亿中国人,但时至今日,一些人还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颇有微词。不知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人性的悲哀呢?我无从得知。

S110这一段路不长,近20公里吧。在经过一座桥时,我们已经进入武汉境内。天河国际机场老远就能看到,十分钟不到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频率都能赶上地铁了。按着地图显示,我们沿着S19继续走高架桥。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出了机场高速收费站后走了很长一段路,天气很炎热,晒得头皮发麻。车道上没有自行车,就我俩单车靠右行驶。直到被交警撵下来,我也不知道自己走的是应急车道。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广大骑友,尽量避免走高架桥,容易误上高速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当时,我们已经在高架上骑了很久,在一个交叉口正停下来休息。这时候上高架的车道上一辆警车停了下来,一个中年交警叔叔摇下车窗指着下高架的路说:“不能骑,从这儿下去绕。”

被交警叔叔撵下来之后,按照他的指点,我们下高架后往北拐到盘龙大道,顺着地铁2号线一路南下到达2环,当时是已近一点。

对武汉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大,年轻人很多。水也是很富足,比起北方,这里的人也不那么粗犷,说话也比较温婉。所谓南北差异,不过是各有各的美。

在一家店吃了混沌,味儿也还可以。老套路,菠萝啤配脉动,急需压制这一路的干裂。边吃边喝中,在网上定了青旅床位房,两晚上两个人共168元。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与老板漫谈,他对我们的骑行表示了赞赏。临走之时还再三叮嘱我们从长江二桥骑车经过。关于长江二桥能否经过自行车,老板也是不确定的 ,但已经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辗转来到长江二桥,它是不容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的。在一位路人的指引下,我们北上选择了渡轮。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船,亦是第一次到长江。还没到江边,我已经兴奋不已。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渡轮每40分钟一趟,行人1.5元每次,其他详细的数据我已经忘了,但也算便宜吧。中午的闷热把车和人赶到不太大的棚子底下,不一会儿便聚集了很多。人们等待着对岸的人上岸……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时间正好,对岸的人们也过来了。闸口放开,各种小电驴也上了船,唯一的一辆小轿车也在最后登上甲板。动处是远远的货船满载沙石横渡大江,静处是岸边高楼林立、垂柳成行。

汽笛声响起,开船ing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长江水并不清,但好过黄河。江水被帆船划过的波痕很快被浪花吞噬,漂浮的垃圾时隐时现。乘船工作的人们已经习惯这种周而复始,也只有像我这种不常到江边的人才会感叹。正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人只有置身于大自然的雄伟壮阔中才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才会感受到个体的人是多么渺小。但作为整个人类来讲,就像哲学家帕斯卡尔说的“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但他却能思考。”我们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我们能感受自然,并能表达出来。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渡轮

其实当我随船在江中游行时,我会想到许多。当年国是衰微,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长江中游弋,贩卖鸦片,清代最有名的汉阳铁厂却也是1890年才兴办而成。

当时的国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西方的坚船利炮像待在自家一样放肆地在长江中横冲直撞。时过境迁,我们终于看不到那些没有经过允许的国旗在江面上飘扬,我们有了自己的人民海军捉“五洋之鳖”。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渡轮很快就到了码头,又一波人和车上了船。我们兴冲冲地朝武昌火车站迈去,沿着临江大道一路向南。这一段路车很少,而且路也正在改建。

后拐到友谊大道,再转中山路,过武珞路和张之洞路后到武昌火车站广场对面。在苦苦找了地下通道后,我们终于在下午三点多到了武昌火车站。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武昌火车站比较新,比起郑州火车站来说人不是很多。站前广场的年轻人很多,有许多合影留念的。我们自然不能例外,经过三天半的时间,横跨533公里,终于完成了这个目标。

我们幸运地遇到一对从洛阳来的情侣,双方合作,互当对方的摄影师。拍照可是我们的专业,那对情侣也比较满意我们拍的照。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火车站

照完之后,一切就只剩下欣赏武汉了。我们去了火车站南边的行包房办理了托运手续,两辆车共计90元,可送到学校门口。寄完车之后,走在路上的我觉得下肢不稳,还发抖。但想到自己和朋友已经平安完成任务,内心还是很喜悦的。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火车站

按照青旅的导航,我们步行来到红鑫家园。青旅在居民小区的一个单元楼里,老板是个看上去30多岁的男人。里面的住客都是男的,且都是年轻人。

我的感受就是一般,没有襄阳那家青旅好。主要是环境不好,地面常脏,卫生间的门有时候坏了,有一次我正在洗漱,还被砸了一下,还有就是进楼不方便,有时候得等居民刷卡跟着进;优点就是老板人还可以,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价格低。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摊点

洗完澡之后,我俩便在床上躺着歇了会。L的一个同学恰好在武汉实习,而且离得很近,于是晚饭便有了着落。下午六点,我们出门去L同学的住处。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张之洞路

这是一个旧楼的居民小区,比周边新建的高楼要矮很多。小区门口还在修地铁,施工使得路变窄了不少。小区里面的树上缠着杂乱的电线、网线,高空还晾着衣服,随时都有跌下来的感觉。L叮嘱我待会儿少吃点,出来后继续吃。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小区

我们找了好久,最后在一位老阿姨主动地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所属的单元楼。在楼下等了会,L的同学便到了。

她领着我俩上楼,开门之后,发现灯坏了。灯光顶端发黑,闪着发光,L的同学已经打电话找人修。我们开了手机闪光灯作为光源的补充。

饭已经做好的,从中午就开始准备我俩的远道而来。米饭,外加三个硬菜便是当天我最吃的丰盛的一顿。就当我们边吃边聊一路的经历时,灯黑了。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高楼

于是大家都拿着闪光灯照明。没多久,与L同学合租的一个室友回来了。这样我们四个人就一起吃了起来,不巧地是修灯管的叔叔这时候也来了。

他气喘吁吁进了门,简单问了情况就开始拿出工具准备上手:“得80。”“这么贵!”“换灯管、换线、换开关、人工费,就得80。”“少点呗,还是学生,而且我们经常请你家修东西?”“70,不能少了,能就修,不行,我就回去了”

我心里当时想怎么这么贵,L暗示他同学拒绝。最终,我们放弃了让大叔修理。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江面

L卸下灯管后拿着,四个人一起直奔附近五金店。7元钱的灯管就到手了,我觉得都有点不可思议。回到房间后,两个男生当起了临时修理工。

可是,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下还是搞砸了。灯光的端头挤不进孔里,最后反而弄坏了灯座孔。无奈,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专业的人来维修。

在手机灯光下,四个人大概聊了聊。内容也就是校园、房租、实习、专业等生活琐事。由于我俩比较累,所以大概八点就离开了小区。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傍晚

按照L的建议,我俩都没多吃,于是便在回去的张之洞路上搜寻美食。这次还吃热干面,这次是干的,而且像许多湖北人一样是边走边吃的。干热干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干,味道香辣,这种辣不算很辣,一般人都能吃。

夜晚的武汉,灯光缤纷。走在大街上,你都能发现俊男靓女,或步履匆匆,或步态自若,或“比翼双双”。这是一座年轻而有活力的城市。我们端着热干面,喝着冰的绿豆汁,慢慢往住的地方走。

途径首义中学,从名字上来讲,这所学校跟武昌起义是有关系的。而清末名人张之路也是与武汉三镇结下不解之缘。以后的文章将会和大家详谈。

武汉骑行第四天:孝感-武昌站:误上高速遇交警,两顿热干面下肚

学校

晚上到住处后对第二天的出行做了简单规划:辛亥革命博物馆、都督府、黄鹤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敬请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