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爲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修史小熊貓


大明算什麼?豐臣秀吉當時的理想是征服中國,佔領印度,稱霸亞洲,建立亞洲大帝國。

我們現在可能覺得豐臣秀吉的這種想法有些荒唐。但是在豐臣秀吉看來,這樣的目標未必不能達到。甚至可以說,一定能夠達到。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豐臣秀吉從一個最底層的浪人開始,一路打拼,到最後實現統一全日本,身任最高統帥(關白),這讓他有足夠的自信。

(豐臣秀吉劇照)

從個人經歷來看,豐臣秀吉小時候受後父虐待,被攆出大門,後來去給人家擔任提鞋的僕人,此後到織田信長家混飯吃,後來成為織田信長東征西討的一員大將。最後當織田信長被部下謀害後,他利用自己出眾的作戰能力,和出色的外交手段,取代了織田家族,臣服了德川家族、柴田家族等一眾大軍閥,最後又征服了四國,統一了日本,成為關白,這簡直就是人生奇蹟。有這種人生奇蹟的人,在他的心中,肯定是覺得天下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因此,征服中國稱霸亞洲,那也是能夠實現的。

從日本歷史來看。日本戰國時代經歷了近兩百年的歷史,其中各大家族之間殺伐吞併,有多少大名(各大家族之首,相當於中國的諸侯王)雄心勃勃想要統一,最後又敗下陣來,不得不切腹自殺。誰也沒有實現統一的目標,而豐臣秀吉實現了。他改變了日本的歷史,他就如同中國的秦始皇。既然豐臣秀吉覺得他可以改變日本的歷史,他當然覺得可以改變朝鮮的、明朝的,乃至亞洲的歷史。

第二,從中日交戰史來看,豐臣秀吉也有足夠的自信。

雖說中日第一次在唐朝初年的交戰,日本失敗了。但是此後有兩次交戰,讓豐臣秀吉認為,打敗明朝並非不可能。

(萬曆援朝戰爭圖片)

一是元朝忽必烈曾兩次進攻日本,但是都以失敗告終。要知道,能夠打敗世界的成吉思汗家族,竟然都打不贏日本,日本在世界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二是明朝曾在沿海和日本進行過多年的小規模戰爭。雖然在以戚繼光為首的明朝將領的帶領下,戰勝了日本。但參與作戰的日本人,不過是一些日本浪人,日本商人,差不多相當於海盜,而且規模並不是很大。但就算這樣,也讓明朝很傷頭皮。豐臣秀吉認為,如果日本舉全國之力來和明朝決戰,明朝還會是對手嗎?

第三,明朝和朝鮮多年不打仗,朝政腐敗,不是久經沙場的日本軍隊的對手。

當時朝鮮的國王李昖政權,重文輕武,戰備鬆弛,將士多年不知兵,完全缺乏打仗的歷練。這一點,豐臣秀吉是看得很清楚的。

明朝的情況,和日本差不多,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朝中文官集團忙於勾心鬥角,邊境上建州女真蠢蠢欲動,但是還未發生戰爭。可以說,一切都處在風雷震動之際。豐臣秀吉認為,只要他振臂一呼,明朝江山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第四,日本最低的目標,至少是可以拿下朝鮮,並以朝鮮為跳板,謀奪明朝。

就算一時半會兒打不敗明朝,一戰而獲得朝鮮,是一定的。只要日本獲得了朝鮮,再把朝鮮這塊根據地鞏固下來,然後以此為跳板,攻打明朝,也是容易的。所以我們看見,當豐臣秀吉帶著20萬兵力,一個月之類佔領朝鮮大部分城市以後,他都迫不及待地想遷都到朝鮮了。他想以朝鮮為根據地的意圖,是十分明顯的。

(明朝與日本大戰圖片)

但是,豐臣秀吉實在是小看了明朝版圖究竟有多大,其經濟實力究竟有多雄厚,其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大。豐臣秀吉對這些,基本上沒什麼概念。以至於明朝只是出動了7萬兵力,自帶糧食,都打贏了這場戰,並且豐臣秀吉的江山,也像秦始皇的江山一樣,二世而亡,日本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德川幕府時代。


張生全精彩歷史


豐臣秀吉一向認為:日本可滅亡大明,滅亡印度,稱霸亞洲,豐臣秀吉可說蜜汁自信,以為這些完全能實現。他還打算讓天皇遷都到北京,自己到蘇杭養老,笑死我了。這事也不完全是豐臣秀吉過份狂妄自大,有事實根據的。

史書記載,明朝嘉靖帝時,也是豐臣秀吉生活的年代,幾十個日本浪人從福建登陸,一路燒殺搶掠,明軍大驚,全面圍堵追殺,浪人殺到南京城下,明軍才消滅大部分,剩下幾人逃脫了,明軍傷亡幾千人,這事是真的。所謂的戚繼光滅倭寇,其實大部分倭寇是明朝江南的奸商和海盜,比如王直等。真正的倭寇不過奸商們請的日本🇯🇵浪人,不是武士,豐臣秀吉聽說此事後,詢問了參加戰役的浪人,從此徹底瞧不起明軍的戰鬥力。

嘉靖時,政治腐敗,嚴嵩奸相誤國,蒙古打到北京城下燒殺搶掠,明軍躲在北京城牆裡大氣不敢出。豐臣秀吉認識的大明是嘉靖帝時候。

誰知嘉靖死後,張居正強腕治國,北方用李成梁,戚繼光打蒙古,馴練了一支百戰百勝的關寧鐵騎。到了萬曆皇帝親政後,豐臣秀吉打朝鮮時,朝鮮不到一個月滅亡了,國王逃到大明境內了,日軍更加狂妄了,認為打明朝分分鐘的事。可是此時的明朝已經不是嘉靖在位時了,張居正經過十年的休養生息,強軍富民,大明已經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萬曆皇帝此時也不昏庸,還很英明神武,他指揮正確,讓李如松帶領關寧鐵騎迅速出兵,幫助朝鮮打日軍。碰到李如松的關寧鐵騎後,豐臣秀吉才真正碰到強大對手,徹底被李如松打蒙圈了,為以後豐臣政權的覆滅埋下伏筆。



俺老孫去吔


答案:豐臣秀吉當年確實認為可以滅掉大明,自己要渡海駐紮浙江寧波,還要準備遷都北京。

毋庸置疑,我看很多朋友回答了這個問題,分析都比較到位。不過,答案中還缺日本視角的回答,那麼就讓小編“子屠龍”用日本的史料來補充一下。

豐臣秀吉在初步壓制列島的大名後,他幹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全國各地進行“檢地”,把島內的土地算算清楚、人口數統計清楚。接著,他還處了幾項措施,比如推行“樂市樂座”發展商業、頒佈“刀狩令”收繳私人武器維持治安、推行“兵農分離”建立戰力更強的職業軍隊。這些措施大大增強了豐城秀吉的專制能力。

“檢地”完成後,豐臣秀吉突發命令,要出兵朝鮮。其實,早在1578年就已經有端倪,豐臣秀吉曾感嘆“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夙願。”

1592年4月,日軍在釜山登陸。瞭解歷史的朋友都清楚,朝鮮軍隊不堪一擊,幾乎弄得亡國。朝鮮國王頻頻派出使節請大明出兵幫助。

接下來就是重點。豐臣秀吉不斷地收到朝鮮戰爭的捷報,不禁心花怒放,為自己的判斷力叫好。

根據日本史料記載,當時豐臣秀吉已經開始準備下一步工作,看部署安排真沒把大明放在眼裡:

1、豐臣秀吉要親自渡海駐寧波府,指揮軍隊北上攻取北京,然後遷都北京。

2、豐臣秀吉讓養子豐臣秀次做北京的長官,把北京附近的10個縣作為天皇的領地。

3、豐臣秀吉還有這樣的打算,如果能很快的穩定中國局勢,他下一步的目標是準備進軍天竺(印度)

以上就是萬曆皇帝還沒有派兵與日軍作戰之前的情況,豐臣秀吉發動朝鮮戰爭是真的有準備跟明朝幹一架,而且自以為乾的過明朝。


子屠龍


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萬曆朝鮮戰爭——他叫囂著以朝鮮為跳板,滅掉明國。甚至還計劃了搬家搬到寧波去,讓天皇住到北京。算是也想過上一把當中國人的癮。

秀吉以一介布衣平民躍升眾多的諸侯貴族之上,幾乎就是日本版的朱元璋,所以他對大明的興趣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他確實對大明和當時的中國也懷著深深的自卑感,正是因為這種自卑讓他有心攻擊明朝,讓自己成為中國人,從而建立起前無古人的豐功偉業

這是他對國內看不起自己的人的一個有力的回擊。

只是這群歷經國內戰爭淬鍊,戰鬥力百鍊成精的日雖然擊敗了長期靠著老大大明保護的朝鮮人,卻沒想到,明朝僅僅派出四萬人,就讓自己的中國夢徹底破滅了。

在朝鮮人撕心裂肺的喊出與其死於賊手,毋寧死在父母之國。這句話之後,大明開始出兵。

此時的大明國內也是十分不安穩的,河洮之變爆發,播州叛亂,寧夏叛亂,自己過的也不好,但是為了保護藩國,還是出兵了,因為萬曆認為日本,這看似蕞爾小邦,倘若放任不管,必定心腹大患。其中道理,正如萬曆皇帝原話:無遺他日疆患!

如果清朝末年的那位聖母皇太后有萬曆皇帝三分之一的眼光,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恥辱了。

朝鮮一戰,四萬明軍戰勝十五萬日軍,豐臣秀吉的大陸夢徹底破滅,從此以後,日本這個島國上的人們,又過了數百年,才敢踏上中華大地的領土。


關河南望


在1590年代初期,事實上日本人對明朝軍事實力的瞭解極其膚淺,是被相當多錯誤的情報誤導的。例如豐臣秀吉,他和一些侵略過明朝的海盜交流後,錯誤地認為“唐畏倭如虎”,他攻打明朝可以所向披靡,這是被錯誤的情報所誤導。在後來下發給諸大名的朱印狀中,就認為明朝如同處女,日本攻打明朝猶如一座大山壓在處女的身上,極其囂張。

1592年,侵略朝鮮的日軍渡海以後,安藝國的大名毛利輝元,在寄送回日本的書信中,對明朝的軍事實力還是絲毫沒有認知,甚至認為明朝的軍事能力連朝鮮都比不過。正是由於當時日本的最高決策者,下至地方大名,都對明朝的實力沒有清醒的認識,所以才錯誤地產生了可以滅亡明朝的幻想。

但在1592年7月,明朝第一次出兵朝鮮以後,和日軍開始有了軍事接觸,在平壤的日軍先鋒小西行長剛一交手,就被明軍打怕了(這一戰實際上是明軍對敵情掌握不充分而戰敗,但日軍對明軍驚人的戰鬥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月以後,小西行長和其他在朝鮮的日本大名集中在朝鮮首都開會,小西行長直接說我們不是大明人的對手,大明人太強大了。其他日本大名聽了小西行長的話,就很震驚、害怕,仗也不想打了,只想放棄已經打下的城,撤退到最靠近日本的朝鮮釜山浦,為撤退回日本做準備。

在日軍沒有和明軍接觸過的情況之下,日本人充滿了幻想,認為打明朝就像欺負一個處女,明朝連朝鮮都不如。但是和明軍接觸以後,即便是在明軍打了敗仗的前提下,日本人也被嚇出了明軍恐懼症,想著要跑路了。這不過這個想法違背豐臣秀吉的本人意願,所以日本大名也只能自己想想。

仗打到1598年,豐臣秀吉自己也明白自己打不下去了,這時候豐臣秀吉已經清醒了,而日本在朝鮮剩下的城也不多了。在這個時候,豐臣秀吉親自下令撤守日軍佔據的朝鮮梁山城、加德島城,他已經感覺力不從心了。在他死亡之前的幾個月,豐臣秀吉又下令侵略朝鮮的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撤回日本,只留下一部分軍隊繼續在朝鮮,他已經明白自己的野心不可能實現了。據《徵韓錄》記載,豐臣秀吉臨死前,惦記著朝鮮撤軍的事情,明白是徹底沒有希望打下朝鮮,更別說明朝了……

豐臣秀吉的認知就是這樣,在沒有和明軍實際接觸之前,他認為對方很羸弱,很好欺負。但和對方接觸以後,種種現實打擊,讓他明白了自己是很渺小的,征服明朝是不可能的,思想認識完全發生了變化。


老好人一生行善


1592年4月,豐臣派16萬陸戰大軍加上9000水師,浩浩蕩蕩渡海駛往朝鮮半島。朝鮮史上有名的“文祿之戰”揭開序幕。日軍志在必得,加上人數、武器、戰力相較朝軍均佔優,因此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邊倒的絕對優勢,不到一月便攻陷其國都王京城(漢城,後改首爾),並驅逐了朝鮮國王李昖(音:焰)。

被逐出王京的李昖自感單靠朝鮮的羸弱之兵無力拒日,於是請求宗主國大明派兵援朝。此時正值明萬曆帝在位時期,國力、軍力早已大不如前,但處於衰落期的明朝還是派名將李如松率4萬餘水陸大軍開赴朝鮮半島支援自己的藩屬國。

1593年1月,明提督李如松指揮兩國聯軍擊敗日軍悍將小西行長,一舉收復平壤。但在之後的碧蹄館戰役中,明軍因地理陌生、準備不足加上對敵情估計不夠,惜敗於日軍名將小早川隆景與立花茂宗之手。萬幸的是,隨後日將宇喜多秀家率軍圍攻幸州城時,被朝鮮名將權慄反擊得手,日軍被打得大敗虧輸。明朝援軍在李如松的指揮下,不斷偷襲日軍運糧隊伍,缺衣少食的日軍無奈退守釜山。緊接著,朝鮮水軍在名將李舜臣的指揮下幾次擊退了日本水師, 日本在水陸大軍皆受挫且後繼無援的窘困下被迫與明朝議和。

1595年,歷時數年的“文祿之役” 結束。中、朝聯軍取得完勝。

兩年後的1597年,豐臣秀吉第二次派遣14萬水陸大軍,再次放肆侵入朝鮮半島,“慶長戰役”爆發。日軍忌憚朝鮮水軍統領李舜臣的剽悍善戰,於是使出反間計,鮮王李昖果然中計,將李舜臣解職外放。這年2月,面對兇悍的日軍,朝鮮軍隊力戰不支,再次向宗主國大明發出了求救信號。這次,明朝又先後派出了8萬餘精銳部隊為小弟撐腰,可謂不惜血本、盡遣精銳。

明軍開赴朝鮮不久,虎將李如松即戰歿。明軍在另一員名將麻貴的率領下在蔚山一帶與日軍悍將加藤清正展開激戰。朝鮮水師在慶長戰役爆發之初就被日軍重創,艦船被焚燬、擊沉甚多,迫使朝鮮主李昖再次啟用智勇雙全的李舜臣。李舜臣果然有些能耐,他篳路藍縷地恢復了朝鮮水軍的破損戰艦,並迅速恢復戰力,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軍統帥來島通宗,一舉扭轉了之前的海上頹勢。

明朝軍隊則抓住有利時機大舉反攻,日軍節節敗退。1598年盛夏,就在兩軍對峙之時 ,日本列島一代霸主豐臣秀吉(日本人尊稱其為太和秀吉)病逝於京都伏見城。侵朝日軍在宗藩五大閣老的命令下開始緩緩登艦撤退。明、鮮水軍聯手在鳴梁海戰中截擊撤退的日本艦船,並大敗日軍。但朝鮮名將李舜臣的座艦卻遭日軍驍將立花茂宗、島津義弘的鉅艦夾擊而罹難。日軍大部分僥倖成功退回國內,“慶長戰役” 結束。由豐臣秀吉親手策動的“文祿、慶長”兩次欲通過征服朝鮮後“假道伐明”的侵略戰爭失敗後,日本方面因耗費錢糧超過其承受力、加上艦船、人員損失甚巨,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了。

“文祿、慶長戰役”是在明朝國力開始走下坡路時發生的,明軍戰力早已不復往日之勇,但還是兩次均從容擊敗了洶洶來犯之日軍。這是自大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發生的白江口海戰後,時隔900多年,中日軍隊第二次為攻、守朝鮮而大打出手 ,且中國軍隊兩戰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完勝日本。但日本軍隊的兇悍戰力與靈活戰法亦不容小覷。發生於明萬曆年間的“文祿、慶長戰爭”結束後,日本人蟄伏本島,偃旗息鼓、消停了300多年 ,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再次爆發。

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豐臣秀吉是真的以為可以滅掉大明,而且沒瘋。

倭寇從元末就開始有了,明朝比較腐敗,打擊倭寇打的很艱難,當時沿海居民和軍隊都害怕倭寇,有了恐懼心理。

1561年戚繼光基本消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直到1624年豐臣秀吉發佈“八幡船禁止令”(海盜行為禁止),倭寇才基本消失。

後來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打算海外擴張。因為當時倭寇就足夠讓明朝疲於應付,而且豐臣秀吉還問過一個到日本的中國人,這個中國人在中國不得意,把明朝那是一頓損,說明朝軍民見到倭寇就望風而逃,不堪一擊,而且政治腐敗。豐臣秀吉一聽,非常高興,打心裡蔑視明朝。

於是豐臣秀吉要求朝鮮讓出道路來,並一起去攻打明朝,然後就有了萬曆朝鮮戰爭。戰爭期間,因為某個小人物在明朝和日本之間的忽悠,明朝還和日本進行了談判,但這個小人物對明朝說一套,對日本說一套。豐臣秀吉提出的和談條件是:

1. 迎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后;

2. 發展勘合貿易;

3. 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4. 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5. 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6. 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7. 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從這個和條件就可以看出,豐臣秀吉是以一個戰勝者的姿態來和談的,贏取明朝公主,割佔朝鮮一半領土。所以豐臣秀吉開戰時是真的以為可以滅掉明朝的。


解憂時間


豐臣秀吉的一生,一言以蔽之曰“屌絲逆襲”。

在日本這樣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日本社會的底層人士有著秀吉情結,日本企業界也對豐臣秀吉的成功歷程多有研究,運用到企業經營裡。如果不處在日本那種等級社會中,很難理解豐臣秀吉在日本社會里的象徵意義。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三傑,出身寒微,原本只是尾張國的一個足輕(日本戰國軍隊裡最低級的兵種)。他是尾張國的一個地地道道的貧農,連一副鎧甲都湊不齊,因此連個低級的武士都混不上,按照中國俗語說的,只能算是一個“幫閒”的。

由於戰國時代的日本戰爭頻繁,而大名們的土地有限,人口更是不多,因此各地大名就紛紛執行了“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有這些散落在鄉間的武士們帶領,在領主們要作戰時,就帶著一幫農民,抬著武器出戰。這樣的一幫烏合之眾,往往看著陣勢頗為嚇人,卻往往幾十個騎兵就能將上萬農民兵給衝散——這在日本被當成一些“賽張飛”等猛將的傳奇戰績,不過從這些士兵們的組成來看,取得這樣的戰績實在難以稱得上是奇蹟。豐臣秀吉很不幸,他的身份就是這些烏合之眾中的一員,他甚至在年輕的時候都沒有資格冠姓,在結婚後才有了第一個姓“木下”,叫做木下滕吉郎。

(豐臣秀吉的正妻寧寧)

即使如此,作為底層士兵的豐臣秀吉經常被人叫做猴子。

那這個尾張國有多大呢?不幸的很,尾張國也很小,是在瀨戶內海邊緣上的地方藩主,面積大約佔本州島1/50。當時的日本,勢力比尾張國強大的,沒過一百,也有五十。

可是幸運的是,這個尾張國的領主,是日本鼎鼎大名的織田信長。

日本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從鎌倉幕府以來,逐級封建制度成為日本的立國之本。將軍在京都附近有京畿之地作為直轄,而那些偏遠地區就都交給將軍的子侄外臣,分封出去把守。有一個專有的官職來稱呼這種封建關係,叫做“守護”。一個守護管轄的土地有多大呢?以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士政權——德川幕府來比對。當時的德川政府佔據了京畿附近本州島的1/4的土地作為直轄,大約是關東平原和瀨戶內海地區,其他的日本領土就分封給了270多個大名。如此算下來,平均每個大名治下的土地,不足1000平方公里,也就相當於中國東部地區的一箇中等縣的大小,人口大多在5-50萬不等。這些大名們到了地方,也要分封他們的武士去管理鄉村。


(尾張國就是淺藍色的織田信長)

日本的這種封建制度,像極了中國西周的封建制,唯一不同的是日本的將軍在名義是隻是天皇的官吏,是不能夠世襲的,至尊的權力掌握在天皇手裡。但在實際上,至強的實力卻掌握在將軍手中。將軍和武士階層的結合,壟斷了日本政權。他們世襲罔替,成為了日本的貴族。這種封建制度執行的太久,以至於影響到現在,日本依然是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一個普通的貧民百姓,要想能在日本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約在明王朝的“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同時,日本也發生了“應仁之亂”,出現了南北朝,起因是皇室內部的爭權奪利,使得日本大名紛紛站隊。打了幾十年後,誰也沒有滅掉誰,卻把日本延續了500年的封建制度給攪擾混亂起來了。

戰爭是打破舊制度的最有效的手段,因為憑藉著戰爭勝負和軍功,原有的世祿體系不得不稍作讓步,留給底層百姓一個依靠軍功上升的通道。日本的一些“守護大名”子孫不肖,在紛亂的世道中,不能守住祖宗的家業,一些地方豪強趁勢崛起。在短時間內,這些地方豪強要麼殺死了原來了“守護”,要麼驅逐了他們,然後自領一國之政。

禮崩樂壞,即使大名們的“家法”也難以遏制這樣的趨勢,室町幕府也就坡下驢,承認這些個既成事實。由於這些新崛起的豪強沒有貴族的血統,因此他們被稱為“守護代”,意思是“代理守護”。

如果以中國東周時期的政治經驗來看,這種情形如同“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樣的權臣凌主的現象,昭示著原有的社會秩序即將全面崩毀,一個更大的亂世呼之欲出。然而,不管怎麼亂,世道最終還是會安靜下來,形成一個新的平衡。這個新形成的平衡的基礎,必然是武力作為後盾,文治作為內核。

(織田信長上洛時版圖)

然而,在1530年代,這樣的局勢並不明朗,戰國天下紛紛攘攘,越來越多的貴族世家在戰亂中一戰滅國。由於這些世家們世代聯姻,彼此打斷骨頭連著筋,因此也有很多世家在失國之後,託庇於其他大名。這樣的情形,在織田信長崛起成為最強的大名後,發生了改變。因為織田信長攻滅了其他大名後通常會為了杜絕這些世家的政治影響力東山再起而發佈斬草除根的命令,讓他手下家臣去執行。

織田家族是尾張國的守護代,原本是當地的豪強。這個尾張國,實在太小,是一個臨近海邊的小國,在他的北邊是一個比尾張國大2倍的美濃國。當時的日本也流行一句讖言“得美濃者得天下”。因此,織田信長在20多歲繼承家主後就將他的侵略目標瞄準了美濃國,先是政治聯姻,然後趁著美濃領主去世,起兵攻打,一番苦戰之後,才得償所願。織田信長得到了美濃國,喜不自勝,立刻把大本營從尾張國遷移到了美濃國,修了一個新城“岐阜”,刻了一塊印章“天下布武”。

(織田信長信奉日本傳統的物哀文化)

岐阜,是借指周文王遷都岐山最終攻滅殷商而有天下;天下布武,則是要以武力爭奪天下,建立武人政權。織田信長的野心勃勃,顯露無疑。

在一場與朝倉軍的戰鬥中,織田信長几乎要被朝倉軍反殺。在緊要關頭,織田信長遍詢諸將,有誰可為殿後?沒有一個人敢留下來殿後。因為只有500人的殿後士兵,卻要面對盛怒而來的3萬朝倉士兵。這幾乎是有死無生的戰鬥,因此沒有人願意去。

織田信長的盟友松平家康站出來說,既然沒有人願意留下來,就讓他來捨生取義吧。這個松平家康就是後來的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很是慍怒,因為松平家康與織田信長是平等的盟友關係,這等於是在盟友面前出糗了。這時,木下藤吉郎站出來,表示願意為主公分憂,承擔這樣的任務。這場戰鬥結束後,木下藤吉郎沒有死,由此被織田信長看重,逐漸成為領軍作戰的重要將領。後來,織田信長給他取了“羽柴”的姓,他又開始叫做“羽柴秀吉”。

(姓木下時的豐臣秀吉)

此後,織田信長南征北戰,縱橫捭闔,勢力越來越大,連在京都坐鎮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昭都要藉助他的勢力來維持統治。此時的織田信長的政治理想有點像曹操在鄴城建立的“霸府”政治,織田信長平時的作為也頗為霸道,這也為織田信長的悲劇落幕——本能寺兵變埋下了伏筆。

羽柴秀吉在織田信長被害於本能寺後,帶兵回援,用了三年時間逐漸壓服了各地不服從的織田家臣,並建立起了自己的大本營——伏見城。當時的基督教傳教士看到了羽柴秀吉的城市後,大為感嘆,說在歐洲也沒有出現過這樣宏大規模的城市。這個伏見城又被稱為“伏見桃山城”,織田信長的大本營被稱為“安土城”,因此,日本歷史上的織豐時代又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

羽柴秀吉在1585年當上主公,其後一年,他要求天皇賜給“豐臣”的姓,此後才被稱作“豐臣秀吉”。他基本延續了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政策,經過6年奮戰,終於在1591年基本統一了日本。豐臣秀吉從22歲追隨織田信長轉戰日本,經過30多年奮戰,到54歲這年,終於功成名就,成了日本最有權勢的人。"豐臣氏"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

豐臣秀吉志得意滿,他以自己的施政理想治理日本。

首先,他下達了“刀狩令”,禁止百姓擁有長短刀、長槍、火槍等武器。雖然在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將實施刀狩令,但不像豐臣秀吉的刀狩令那麼徹底,而且是屬於全國性的。日本當時執行的“兵民合一”的制度,很多農民都有武器。由於農民掌握有武力,所以在當時的日本的戰國時代,還有一個宗教同樣建立了國家——一向宗建立的一向一揆。“一揆”在日語裡是“起義”的意思。由於農民們不堪大名的盤剝,因此在佛教一向宗的組織下,舉行了暴動,驅逐了原來的大名,由國人代表和寺院主持領政。一向宗在關東平原一度勢力強大,織田信長在有生之年,與一向宗長期敵對。一向宗的強大武力,讓豐臣秀吉感到如芒在背,因此收繳民間武器,讓日本農民從此失去反抗暴政的力量,用以維護日本封建領主的統治。可見,雖然豐臣秀吉出身貧民,但是他已經稱為了日本封建領土階級的利益代言人了,這與朱元璋稱帝后懲治貪官汙吏的狠勁兒不一樣。

(日本武士當年也是農民)

其次,他還進行了太閣檢地,對全國土地及物產進行了量化管理,使得政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更強。太閣是豐臣秀吉給自己選定的官名。經過豐臣秀吉的嚴格檢地之後,每塊田地的收穫都統計得很清楚,農民具有耕作權,同時必須擔負繳納年貢的義務,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剝削階級(豪農)從此消失。這在中國漢代就已經完成的“編民齊戶”的工作,在日本直到1583年才算開始。

再次,豐臣秀吉改革了兵制,將兵民不分的兵役制度改革為常備軍制,同時把武士階層全都聚集起來,都居住在桃山城,使他們脫離土地。這種改革,在日本史上被稱為兵農分離。這也只有在豐臣秀吉手中才能實現,因為此時豐臣秀吉的一元化統治達到極致,對其屬下將領擁有轉移封地的絕對權力,從而使相當多武士與他們世代居住的土地剝離開來。豐臣秀吉進而在入住桃山城以後,要求大量武士離開封地,統一居住在桃山城下町中。從此以後,武士不再從事農業生產,終於變成了職業軍人或者封建官僚。

(豐臣秀吉讓武士都住進伏見城)

最後,豐臣秀吉還頗有商業頭腦,當多數的大名領主還不懂得重視商業與禮遇商人的時候,豐臣秀吉便懂得"算盤優於武器"的道理,豐臣秀吉已經看出以一把槍便能闖天關的時代將不復存在。他在領地內,不斷錄用一些善於理財的家臣,相對於靠槍闖天下的武功派,這些人則被視為是吏僚派、或是奉行派,在豐臣秀吉的領導團隊中自然也會進而帶動充滿近江商人性格的決策。

豐臣秀吉的這一系列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不管是削弱民間武力、增強中央財力,都使日本的封建專制制度更為穩固。但是作為一個以盛大的軍功為背書的改革家,豐臣秀吉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後之事預做謀劃。如同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對太子進行“荊棘之教”,豐臣秀吉也在盡力削弱臣下的反抗實力——把武士聚集到城中居住,按月領取俸祿即豐臣秀吉最大尺度的改革,也最容易造成內亂。

在使武士成為職業軍人以後,雖然解除了廣大農民的兵役負擔,把他們牢固束縛在土地上,只要為領主生產耕種、服勞役,但是大批在鄉武士不甘於只以耕種為生,他們以其世代跟隨領主出征的功勳為名,強要擠進武士階層中去,武士數目既多,卻又無仗可打,沒有更多的俸祿可給,沒有新的知行地可分,很多統一政權下的大名藩主為此捉襟見肘,瀕臨破產邊緣。



(數量眾多的武士讓政府頗為頭疼)

豐臣秀吉的改革,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放任武士回鄉,等於又陷入了此前戰國時代頻繁出現的“下克上”的局面,作為最大領主的豐臣家,必然無法接受這樣的局面。因此,豐臣秀吉必須要給這些武士提供一條出路。此時的朝鮮,儘管經濟與日本不相上下,軍事實力卻孱弱許多,是最佳的搶劫對象。因此,如果說豐臣秀吉利令智昏,在晚年發動的朝鮮戰爭是錯誤的決策,也有失偏頗。這樣一個從底層窮苦百姓爬上來的日本第一人,向來以善於吸收眾人的智慧著稱,不但是盟友的,連敵人的智慧他也吸收,而且他還有很多商人盟友,他怎麼可能會做虧本的生意呢?豐臣秀吉的盤算有以下幾點:

一,散落各地的武士對新政的不滿會形成地方上的亂源,有必要進行一次戰爭,逐漸消耗掉這些武士。對於逐漸結束戰國時代的日本而言,這些擁有武力的武士階層已經成了治理日本的障礙了。因此,讓這些武士在發揮人生最後一點光和熱,為日本再去獲取國外的利益,因此豐臣秀吉發動了文祿慶長之役,在中國史書中稱作萬曆朝鮮戰爭。



(明軍出兵朝鮮)

二,征服朝鮮是豐臣秀吉建立更為穩固的統治急需建立的盛大軍功。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統一日本的事業,但是並沒有遵循他的路線,而是改變策略,先與敵手德川家康和解,並與朝廷接近,以朝廷的名義征討“逆賊”。豐臣秀吉更傾向於結盟,利用新結盟的大名來沖淡織田家舊臣的影響力。因此,雖然豐臣秀吉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卻仍有很多大名掌握有很強的實力,豐臣秀吉的中央集權程度很低,實際上是一個鬆散的軍閥聯盟共治體,他需要用更強有力的軍功來證明自己有能力掌控日本朝局。

最讓豐臣秀吉放心不下的是德川家康,這個跟豐臣秀吉的舊主織田信長稱兄道弟的大名(德川家康在19歲時與28歲的織田信長建立的清州之盟是德川家康一輩子的政治資源),在織豐政權內部的政治地位、軍事實力、號召力和影響力都非同尋常。因此,豐臣秀吉即使成為了日本最有權勢的人,也不敢對德川家康下手,反而把妹妹嫁給了他,並派了母親過去做人質,換取了德川家康的臣服。

(德川家康在日本很不討喜)

豐臣秀吉需要一場更大的勝利,來掩蓋住德川家康在織田信長時代的元從之功。但是,豐臣秀吉卻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將自己更多的嫡系部隊投入到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實力。豐臣秀吉藉助戰爭整頓內部統治秩序的表現之一是在大戰發生之前,把立下功勞的德川家康移封到荒涼的關八州,並在周邊立了眾多的嫡系大名來監視。雖然德川家康以新遷領地,內政事繁為由,拒絕出兵朝鮮,但這對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是一個能夠接受的結局。豐臣秀吉實現了削弱德川家的目的,而德川家康不去朝鮮,那麼征服朝鮮的功勞就會是豐臣秀吉的了。對德川家康而言,免於遠征朝鮮,則是保存了實力,以待將來翻盤。

其三,藉助侵朝戰爭,可以讓這些表面臣服於他,但實則保存了實力的大名投入到對外戰爭中去,維持聯盟統治的政體的同時,還可以一方面削弱非嫡系大名的實力,減少對自身的威脅。豐臣秀吉從大名中最有勢力者中聯盟組成"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幫助管理國家事務,就是與這些大名們所作出的妥協。



(文祿慶長之役)

豐臣秀吉發動戰爭,自己都把不少嫡系都派去了,其他大名沒有理由不派兵助戰。雖然計算失誤,豐臣秀吉在朝鮮戰場損失慘重,但實力還是保留不少,但其他的大名已經完全構不成對他的威脅。可如前所述,豐臣秀吉算千算萬,卻唯獨漏掉了德川家康——可能是德川家康執行的“韜光養晦”的政策騙過了豐臣家的吧。畢竟是三代聯姻的關係,而且豐臣秀吉也確實沒有想到德川家康竟然能活那麼久,在豐臣秀吉去世後,還活了18年。

其四,豐臣秀吉出身寒微,一生都在拼命地證明自己,在完成日本的統一,並在短時間內恢復了經濟之後,他對自己建立不世功業的自信心膨脹。當時的日本百戰之餘,不管是軍事技術和戰列戰陣,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尤其是在火槍方面,日本已經走在明帝國的前面。明軍能夠在野戰中多次獲取勝利,多賴火炮之威。這給了豐臣秀吉極大的侵略信心,尤其是朝鮮人的孱弱,讓日本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平壤城,也再一次驗證了豐臣秀吉對日本士兵戰鬥力的判斷。

在戰爭爆發前的1590年11月,朝鮮使節黃允吉曾出使日本,向豐臣秀吉遞交了國書。豐臣秀吉在覆函中告知朝鮮方面:

1、統一天下和異域是上天賦予豐臣秀吉的使命;

2、要求朝鮮與日本共同征伐明朝並擔任“徵明嚮導”;

3、要求朝鮮服屬、入貢。

由此可見,豐臣秀吉並非狂妄,任何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向上攀爬到了如此高的地位,都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以至於自負的心態。1591年6月,接受明皇帝冊封、奉大明為宗主國的朝鮮正式拒絕了日本“假道入明”,即向朝鮮借道入侵中國的要求。於是,日本開始加速備戰進程,於1592年至1598年兩次發動侵朝戰爭。



(碧蹄館戰鬥是雙方戰鬥意志的體現)

從以上的各種內外因,即使侵明不成,豐臣秀吉也不會一無所得。他能夠將短暫的軍閥聯合通過戰爭維持下去,並且將這種彙報關係形成事實上的上下級臣屬關係;同時,大量的閒散武士的喪生,也讓日本斷絕了再次武裝叛亂的根源。從豐臣秀吉家的統治來說,眾多大名們實力大損,已經不能夠威脅到豐臣家的統治了。

除此之外,日本也不是貿然發動侵朝戰爭的,他們做過情報調查,認為朝鮮武備不修,明帝國內患嚴重,在東南、東北、西北、西南都面臨著平叛的壓力。因此,他可能會認為明帝國即使有心援助朝鮮,也無力在朝鮮有所作為。

有此內外部的情報、信息,豐臣秀吉在發動侵朝戰爭前,是真的相信自己擁有天命統一寰宇的,這也是日本的“大陸政策”的起源。萬曆皇帝接到朝鮮人急請天兵入朝抗倭,萬曆皇帝以“勿遺子孫(邊)疆患”,力排眾議,派遣大軍入朝,與日軍鏖戰經年,終於將日本的“戰國精英”打回了原型。

(豐臣秀吉死後的日本封建領主)

文祿慶長之役成為對豐臣秀吉一生功業的致命打擊,使得他一生功業化為烏有,身死而族衰。豐臣本可以成為日本五大姓氏之一,卻二代而終,至今在全國不過40人姓“豐臣”,與其他大姓不能同日而語。而這40人也沒有與他有多少血緣關係,他的這一支人,最終徹底沒落——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個悲劇英雄。他的嫡系在大阪城被德川家康一次收割了14000個首級,連年僅8歲的孫子國松丸都沒放過。

豐臣秀吉死後曾被賜予豐國大明神,但家康滅了豐臣家後收回了大明神封號還不算,還派人爬上京都的東山阿彌陀峰,摧毀了豐臣墓碑。


而知而行


其實並不是豐臣秀吉就想滅掉大明,我們說戰爭是政治遊戲的延伸,所以看待歷史問題不能一腔熱血的憑藉主觀情緒怎樣怎樣。那麼回到問題,豐臣秀吉真的認為自己能征服大明嗎?


其實並不是,對於跟大明開戰,日本並沒有確切的把握,就包括一開始對朝鮮也是。那既然沒有把握,為什麼要打仗?原因也是很簡單--解決社會矛盾。

有的時候打仗並不是一定要打贏,而是具有某種特別的政治目的。豐臣秀吉時期的日本就是這樣,因為連年的征戰,使得很多封建土地劃分的規則被打破,戰敗的武士成了浪人失去了土地,新的有功之人被封為新的武士。當豐臣秀吉幾乎統一日本之後,全國新老武士的規模和數量已經變得相當龐大,而日本土地有限,如何安置這些職業打手,就成了最大的社會問題。



因為日本是封建社會,武士沒有土地就不配叫武士(就跟歐洲的騎士一樣)。那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動新的戰爭,放眼世界,捱得最近就是琉球、朝鮮和中國,琉球太小,沒有意義,那就只能把矛頭指向中國和朝鮮。


按照豐臣秀吉的想法,這是一場雙贏的戰爭。打贏了,武士有了土地;輸了,武士死了,問題解決。在開戰之前,豐臣秀吉通過華商和曾經發達的倭寇做了瞭解對大明(東南邊防)有了一定的瞭解,認為實力差不多,甚至局部佔優勢,於是一場耗時5年的戰爭就開始了。

1592年,

日本進攻朝鮮,一個月基本上佔領了朝鮮全境。明政府派軍四萬來支援,憑藉騎兵和火炮優勢練搓日軍。然後雙方和談,其實這個時候,豐臣秀吉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保留半個朝鮮半島,足以安置武士的封地問題,所以在和大明和談書裡標明要漢城以南的地方。然而大明表示拒絕,還說你猴子要是乖乖的,我們就封你做日本王。這就很傷豐臣秀吉的自尊,因為他是從底層人一點一點爬到了日本最高的位置,那些武士貴族巴不得看他的笑話,所以第二次入侵,是為了自己的尊嚴。目的不同,士兵的戰力也就不同。日本基本上在朝鮮沒能繼續推進,而是和大明在沿海一帶相持下去,直到豐臣秀吉病逝,日軍再無心作戰,這就撤軍了。



所以自始至終,豐臣秀吉都沒能以為自己打的下大明,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很清楚喊口號發動群眾的重要性,只是被很多人當真了罷了。


火器工坊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這也不奇怪,當年日本不就是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嗎?結果就是戰爭持續八年還未戰勝中國,最終自己無條件投降了!明朝時期的日本雖然無法與二戰時候的日本相比,但是實力也是不弱的。豐臣秀吉是個聰明的人,侵略明朝是在考慮許久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豐臣秀吉剛剛統一日本沒多久,正是處於餘勝的興奮之中。他通過拼殺統一了日本,心中難免有點傲氣。日本國內統一了,就想著對外擴張。豐臣秀吉當時的目標是統治全世界,拿下明朝小菜一碟。豐臣秀吉這個人也很逗,明明應該先打朝鮮,卻“借道伐明”。這個時候豐臣秀吉並未把明朝放在眼中了,認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但是他卻不知道日本國內戰爭打的其實是“村戰”,不能叫做打仗。

在當時,東亞秩序是中國一手建立起來的,自然沒日本啥事情。朝鮮當時還是中國的藩屬國,當然不願意日本去打明朝啊。於是明朝與日本的戰爭就在朝鮮的土地上打了起來。結果可想而知,日本當然不是明朝的對手了。最終日本以傷亡幾十萬的代價退出了朝鮮。這裡多說幾句,給各位軍迷朋友們推薦一本書《龍戰三千里》,講的就是明朝抗日援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