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死六七年55130
先简单了解一下富士康,富士康在2004年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并在 2005年进入福布斯世界500强,此后排名逐渐递增。而出货量最大的苹果手机在2008年才发布第一代产品苹果3G。此时的富士康已经跃居福布斯132名,可以说正值意气风发,此时苹果选择富士康代工也是情理之中。
在苹果早几代的产品中,富士康的严格标准和交货能力成就了苹果。如果换一家掉链子的代工厂,品控产能就够苹果喝一壶,当然苹果严格的出厂标准也让富士康在业界名声大燥。
富士康的目前手机订单一半来自苹果,但是,请注富士康绝非仅仅代工手机产品。你所能听到的数码类产品背后都有富士康的身影。戴尔、惠普、索尼、摩托罗拉、思科、IBM、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等电子产品,大多数都出自富士康工厂。
那么,假如因为某些原因富士康不给苹果代工,对富士康来说就是损失一个大客户,而对苹果来说可能是致命性的损失。至于说苹果能不能扶起一个“富士康”,这要看苹果未来的路线怎么走。
第一种继续和富士康捆绑。苹果这种超级体量的公司最忌讳依赖某一家公司,所以常规情况下,苹果的零部件都会同时选择多家采购以增加议价能力和规避风险,但是对于代工厂来说,苹果确实无可奈何。苹果不是没想过扶持,比如选择忍宝电脑,但队友不给力,不是品控问题就是产能不行,导致苹果不得不依赖富士康。
第二种,凭借强大现金流疯狂扶植嫡系。但是,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代工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积累大量后备力量。如果苹果要扶植嫡系,美国有技术但成本高昂,东南亚有人没人才,技术也不过关,选来选去还是中国。可是再重新扶植一个中国代工厂跟富士康区别在哪里?
所以说,在一定时间内,苹果当然有能力扶植新的代工厂,前提是损失其在终端市场的产能、品控,换来一个新的中国牌代工厂,好像有点得不偿失。换你是库克,你会做吗?
镁客网
富士康恐怕比大家想象的更为强大。正巧上周世界智能大会,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做了演讲,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几个观点,就知道富士康现在的能力了。
首先,郭台铭认为他现在做的是工业互联网公司。这个价值是消费互联网的100倍。郭台铭的观点依据是麦特卡夫定律。根据梅卡夫定律,互联网价值和终端结点的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工业领域,有大量的物联网终端,这个数量远远大于PC或者手机,所以郭台铭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将远远超过消费互联网平台,甚至是富可敌国。
其次,郭台铭认为,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工业互联网将形成爆发式的增长,迎来了特别好的机遇。富士康会把自身的工业技术对中小企业赋能,实现“实体经济+互联网”。
从经济的视角,富士康认为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是全球经济总量的1/2。
自动化工厂
郭台铭首先强调富士康已经不是一个代工工厂,而是一个工业互联网公司。富士康每天遍布于全世界的几百万台机器都是由物联网连接控制,每天产生几百个TB的数据,经过富士康自己做的硬件,做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意查看任何工厂。
AI+制造
富士康现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检测和设备技术诊断等。同时,富士康有自己的云,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云平台赋能
郭台铭说,2017年5月9号,总理参观富士康黑灯工厂(即不需要人,只需要机器人的制造工厂),富士康特地开了一盏小灯。总理说“富士康不能把技术留在公司内部,要替广大中小企业服务”。郭台铭当时承诺,富士康上市后必须为全国几百万家、几千万家小企业提供我们的赋能服务。
看了这些,大家还会简单的认为富士康是一个随随便便可以取代的代工工厂么?
科技行者
苹果和富士康都不可能离开彼此去扶植一个新的品牌,因为两家公司已经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如果没有富士康,苹果的良品率会急剧下跌,如果没有苹果,富士康的利润会下降50%以上。
一、强大的富士康,没法替代
富士康早在苹果iPhone诞生前就已经非常厉害,200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并在2005年成为福布斯500强。在iPhone 发布前的2008年已经成为福布斯132名。
目前看富士康的主要客户包括Amazon、Apple、Dell、华为、联想。富士康大约有一半的营收,来自苹果。而且富士康也是代工厂中技术实力最高的。
二、苹果有实力扶植另一个富士康,但踢掉并不是最优解
苹果的出货量和利润率有保证,对于代工厂来说,都愿意做苹果的订单,所以苹果肯定是可以扶植第三方代工厂的。但是有能力和是否可以做是两回事。
苹果在产业链上一直选择多家一起合作,降低风险,但是富士康的技术实力最强,所以苹果为了保证自己的良品率不得不继续选择富士康,否则新供应商磨合需要非常多的时间,以及巨大的技术,设备投入,没有数年的磨合根本不可能,苹果曾经选择了忍宝电脑,但是品控问题就是不能解决。
在一定时间内,苹果当然有能力扶植新的代工厂,但是需要在相当一定时间里面临产能问题,这对苹果来说,是非常不可能接受的,否则股价会大跌了。
你认为富士康可以自己做手机吗?
毛琳Michael
答案很明显:不可能。
美国自奥巴马时代就要求美国企业回归本土,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更是如此,不断地给美国高科技企业喊话和施压,但成效甚微,原因在于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环境缺乏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制造业大国,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的两部巨型发动机,国内每年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投入职场,中国拥有全世界素质最高的产业工人。
东南亚国家也想开展制造业,但客观条件跟中国差距很远,实际上美国苹果和韩国三星早已意识到完全依赖中国本土生产的危险性,这些年一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建厂和生产分流,例如和硕、纬创、伟创力等等,但都不成功。事实证明,中国大陆本土外的密集性高科技制造业都不堪重任。
富士康在大陆有员工几十万,已经建好了复杂严密的生产线、精密磨具和整套的测试系统,及其熟练掌握这些高端制造设备的员工,要重建这些,没有三五年根本不成。
即使乐观估计,三五年后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之外建立了与现在富士康同等能力的苹果生产线。而根据现在手机一年换一代的速度苹果已经会落后华为3到5代,甭说在此期间股票大减,市值崩塌,即使美国政府力保它不死,停顿三五年后其全球领先地位一定会丧失。
美国商务部16日“封杀”中兴3天后,美国福布斯网站刊登了全球技术咨询与调查公司阿瑟顿研究(Athert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师让·巴普蒂斯特·苏的文章,标题是:“研究:如果中国封杀苹果报复美国制裁中兴、华为,结果会怎样?大规模裁员、股市崩盘”。
巴普蒂斯特·苏说,出现这种局面,苹果将失去19%的收益,也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销售市场,而这个市场将是未来强大的增长引擎。不仅如此,市值蒸发将迫使总部位于库比提诺的苹果公司裁员10%到20%,最多会达27000人。
他设想的还只是“禁止苹果产品在中国销售”,还没提禁止苹果产品在中国生产呢,禁止生产是釜底抽薪,苹果失去的就不仅仅是19%的收益了,而是会立即破产。
但中国政府绝不会轻易停止苹果生产线的,苹果虽然是一家美国公司,但由于在大陆设厂组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家中国公司。苹果代工厂给国家交纳了大量税金,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同时苹果还采购了大陆最多的器件,对中国经济做出了贡献。如果贸然停掉生产线把苹果搞死,中国也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贸易战就是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轻易不能扩大事态,双方都难以承受。但如果冲突上升到国运之争,那恐怕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现在事态远没有发展到这一步,让我们静观其变。
奥卡姆剃刀
富士康不给苹果代工,这个假设真的很开脑洞!
从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从现实中更是毫无意义的。
富士康的主要客户包括Amazon、Apple、Dell、华为、联想、Nokia等。2017年,富士康向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约2587亿元,占当期营收比达72.98%,客户集中度较高。而在富士康的营收比例中,在2016年之前,大约有一半的营收,来自苹果。换一句话说,苹果就是富士康的“衣食父母”,没了苹果巨额订单,富士康用什么来养活100万员工?
所以富士康不可能不给苹果代工。虽然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但在富士康之后,还有和硕、伟创力、捷普电子等等颇有实力的代工企业。只要富士康敢撂担子,苹果分分钟给富士康颜色。要知道,苹果利润率在35%,甚至更高。而富士康的利润率只有1.5%。就是这样,富士康还愿意给苹果代工,由此可见苹果的统治力。
苹果要扶持另一个“富士康”,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是太容易。
富士康大概提供了苹果70%以上的产品供应,说明富士康对苹果的供应链有巨大的影响。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总是存在的。苹果也担心富士康一家独大,会受到很大的钳制,所以也一直在培育新的代工企业。比如在iPhone6的生产中,富士康拿到了七成的订单;但苹果把2017年iPhone 7的订单数量减少了10%,主要交给了和硕。
不过,代工企业虽然在设计、研发上无法与苹果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抗衡。但代工企业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包括生产技术、设备厂房、供应链管理、品质把控等等,这些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如果苹果突然放弃富士康,那么其他代工企业产能跟不上的话,苹果生产进度与品控质量与订单、销量的稳定性会受到极大影响,苹果的市场很快会被华为、三星、联想等竞争对手企业抢占,等新的代工企业完成投资,不一定苹果还有那么大的市场份额。
短期之内,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不可能很快达到它的生产量级,品质把控,以及制造速度。
所以这是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大家都不会轻易乱来。
波士财经
转眼间,消费者使用iPhone已经十年有余。而如今的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倒显得颇为特殊,他们既不像三星一样展开对攻,也不像有的小型供应商消极怠工,而是靠着“持续进步”维持合作关系。
毫无疑问,富士康是需要苹果订单的,包括外壳加工、最终组装等业务,占据了其整体营收的50%以上,郭台铭虽然也在担心“客户单一”的问题,但显然,他现在还找不到可媲美于苹果的订单。在过去十年,富士康旗下处理苹果业务的部门,一直在壮大,最石破天惊的决策就是把iPhone的外壳生产和成品组装,从沿海地区搬迁到河南郑州。现在回头看看,这真的是一个具有“卓越远见”的决策,一来郭台铭已经感觉到基础代工不再受广东政府的青睐,这里的用工成本、用工数量都无法满足苹果业务的要求;二来,河南省郑州市简直就是为苹果和富士康量身定做了一个iPhone town,这里人数最高达到40万,加之,优胜劣汰、离职流动,每年都会至少有60万人,参与过iPhone的生产,显然,能有如此人力资源的省份非河南莫属了,加之,其地处平原、幅员辽阔、交通便利以及河南人民的勤勤恳恳,这些因素有机地组合到一起,才最终承载起苹果巨大和严苛的产能需求,富士康的优秀之处,正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构建起这个永恒的有机体。
当然,苹果的订单也带给富士康和整个河南经济以巨大的好处,富士康的代工利润虽然不高,全靠量大支撑,但总得来说,苹果业务部门已然大幅度领先其他部门,一些高层主管达到人生巅峰,一些中层干部也开始向着“中产阶级”迈进,基层人员则永远不缺乏工作机会,他们素质再差、身体有残疾、脑子进水都能在富士康谋得一份工作,因为苹果的生产流程、周边服务以及物流体系都需要大量人力,总之,苹果订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给富士康带来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郭台铭一致致力于保持和库克管理团队的关系。
虽然连续遭遇杀价,但富士康的管理团队,一直强调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抢到苹果订单,他们都深深知道,这个订单的重要性远远不止于营收和利润,更掺杂着社会责任和员工安置问题。如前文所述,苹果的订单喂大了整个富士康管理团队,他们长期浸润在苹果节奏中,孤注一掷地争取苹果订单,就好像是同苹果签订了生死状,有一种使命必达的壮烈感,一旦没有苹果订单,整个苹果业务部门都要面临失业,遣散四十万人难度要远远大于招募这四十万人,而且郭台铭还要面对政府的要求,他们也曾为苹果订单孤注一掷,提供大量的土地、人力和政策优惠,河南省因苹果出货,整体的出口额在中部六省中从最末一跃成为榜首,苹果金光闪闪的招牌,更是让其“引入高新科技”的报告非常地扬眉吐气。
所以,富士康面对强势苹果,一直是保持微笑,保持虔诚,在速度、品质、弹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不断有新的突破式创新来满足苹果苛刻的要求。相信,整个过程都非常辛苦,但也正因如此,积累起高端制造业的体系和经验,不断地尝试用最低成本来制造出iPhone,这些都将成为富士康乃至整个中国制造史的宝贵财富,或者,正因利润之外的大量收益,才使得巨无霸富士康能十年兢兢业业地向苹果提供虔诚服务。
苹果和富士康合作十年,有过甜蜜的热恋期,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苹果最早做手机的时候,富士康还专门派人去美国,在工程角度协助其完成设计,而在遭遇iPhone5巨大失败的时候,苹果没有完全把损失丢给自己的合作伙伴,郭台铭和库克更是以“亲密伙伴”相称,因旗下员工众多,数量之巨常常超过苹果管理层的想象,郭台铭则常常把这些员工饥饿、渴望工作的状态,表现在苹果高层面前,使得他们找到一种“救世主”的感觉,在同等价格下,库克自然会优先把订单交给鸿海来做,这恰是郭台铭作为商人的最高明之处。但朋友间的友谊,最可靠的支撑还是利益关系,事实上,苹果需要借助富士康平台处理代工事宜,搞定中国政府以及管理新一代员工,涉及到技术、文化和人性。
富士康的精密模具、刀具,全球首屈一指,这一直是郭台铭最核心的业务,所以,iPhone外壳的生产订单有70%来自于富士康,如果消费者有幸拆机,会清楚地发现,iPhone外框是一个艺术品般的存在,自iPhone7之后,他们甚至推出了“超级光滑”的外壳,这种外壳非常容易划伤,只需要一颗砂砾就能轻松搞出一道难看的疤痕,地球上或许也只有富士康能够建成“超级洁净”的无尘室,每平方英尺的颗粒数不能超过1000个,操作人员则需要身体素质极好,不能太胖容易出汗,更不允许留有长发,薪资自然也远远高于普通工人;iPhone外框对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因为整个金属外框都是作为天线在使用,任何尺寸的偏差都会造成信号的不稳定,相信很多人都记得iPhone4的天线门,总之,现今世界没有哪一家的企业能在精密度、出货品质方面能超越鸿海。
或许,这是苹果始终无法离开鸿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郭台铭在终端组装方面也诚意十足,全世界都不愿意碰的行业,被他和管理团队搞得井井有条,战斗力十足,既能在高峰期满足苹果的出货量,也能在销售淡季做好准备工作,管理好运营成本,相比之下,和硕、纬创等企业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前不久,前不久更是被曝露出“私自更换厂商物料”,遭遇苹果重罚,代工资格岌岌可危。所以苹果和富士康二者的关系就像一对恋人,时而你侬我侬、关系甜蜜;时而会拌嘴吵架,关系紧张,但最终会走到一起来,共同完成自己的大事业。
科技新发现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不可能。
首先呢,虽然富士康是代工的,但是不要少看富士康的技术。富士康有不少专利和很先进的设备的,其他中小厂商也不一定有。谷歌也曾经向富士康买过专利的。
所以,别以为富士康真的是之血汗工厂,一点技术都没有。有一些东西,其他厂商要做出来的话要么就是做不出来,要么就是花好几倍的价格。
所以,如果苹果想要做不让富士康代工,苹果的产业在产品上要多付出很多成本。因为很多技术需要与其他厂商一起构建,同时也需要重新设计设备。还有,很多厂商还没有富士康的管理的力度,苹果对于产品的品控要求这么高,苹果还是要多花钱。
第二,苹果的代工体量不能撑起一个富士康。苹果手机虽然每一年都出售上亿台,苹果电脑和苹果的平板的量都很大。但是大多数都是富士康代工的。
但是,问题来了,富士康除了代工苹果的,还代理很多其他的品牌和产品。华为、英特尔、戴尔等全球知名的企业都是富士康的客户。
所以,国产是不能弥补了苹果的分量的,因为很多国产都是富士康代工。同时,富士康即使代工了不是它代工的部分,但是跟苹果的体量也是差很远。
所以,苹果的代工的体量撑不起一个富士康的。
总结:苹果不给富士康代工,是不能再造一个富士康的,苹果需要多付很多成本;富士康失去苹果的代工也不会倒闭,但是业绩大减。
太平洋电脑网
先说答案,没必要、更没有能力!
首先,苹果并不是万能的,即便是个万能帝国,在当前的工业社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没有任何公司有时间和成本去有意培养一个只为竞争而竞争的生态企业,如果这样,拖也拖得死你。
其次,工业社会之间的竞争,重要的是专利和布局,而富士康一大竞争法宝是在专利方面的优势,这个最基本的专利一般厂家是无法避开的。郭台铭曾多次说,他的帝国要维持下去,只有三个武器,一是供应链,一是专利,还有一个是他的梦想——工业银行。你扶持一家新公司简单,但要累积专利却不简单,本身所有的实力公司都在拼命奔跑,没人会停下等你。
第三,富士康有几次在大陆打官司,据称最主要的原因是离职高管把重要的供应链知识带到了新公司,为此富士康穷追不舍。所以供应链是富士康最大的竞争力所在,而这个没有长久时间的积累怎么行?就像人脉一样,没有长期积累,都是空话。故之,即便苹果能扶持起另一个“富士康”,但只凭苹果一家的单子,既没有搞风险能力,也只有绑架一条路可走,这公司的存在有何意义?
互联网俊明说
因为先发优势和卡位原理,除非富士康自己倒掉,否则在富士康存在的情况下,苹果没法在两三年里从头扶持起一个同等规模的代工企业。
为什么?因为富士康的品控更好,产能更高。新的代工厂即使有苹果的巨额订单,在短期(两三年)的生产效率还是低于富士康的,这就削弱了苹果的竞争优势。
但是富士康不再给苹果代工只能导致双输的结局。苹果的巨额订单如果给了别家,那么富士康将在两三年以后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者。
任易
我做IT行业30年,做的就是最苦逼的半导体行业,鸿海在1995年代左右是我司下游厂商,也就是我司卖半导体产品给鸿海,对鸿海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可能中国大陆民众对鸿海的了解是鸿海代工苹果开始,早在苹果之前,鸿海就是世界最大的pc,nb,代工厂,鸿海代工的产品种类很多,只要有利润的他都做,而且鸿海这么多年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他的良率高,价格低,苹果之所以选择鸿海做代工也是基于这原因,如果说苹果要弃鸿海另选代工厂也不是不能做到,只是代价太高,在消费型电子产品瞬息万变的时代下,苹果在建立鸿海以外代工厂的时间里,可能对手就找鸿海代工,瞬间把市场拿下,所以苹果另建生产体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