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网区域政策|启东经济开发区

启东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和沿江沿海重点建设开发区。

企事网区域政策|启东经济开发区

交通物流

随着崇启大桥的正式通车,江苏启东、崇明岛、上海浦东三地在长江入海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南北向越江大通道。从启东经济开发区出发,穿越沪崇启大通道,45分钟可轻松抵达浦东国际机场,80分钟可抵达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启东从传统定位上的“北上海”一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北”,完全、彻底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投资环境

启东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北岸,是东海、黄海、长江三水交汇之处,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线距离只有50多公里。全市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全市辖24个镇(乡)和启东经济开发区。启东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被誉为“江海明珠”。境内有苏336、苏335、苏221等省一级公路,连接南京、南通等大中城市,经长江通沙、通常、海太汽渡和江阴长江大桥可直达上海、苏南。启东境内水网密布,通启、通吕等运河通江达海,水路运输十分便捷。距长江北支第一大港南通港70公里,距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150公里。启东市内还建有直升机场,到上海只有25分钟。在建中的南京至启东的高速公路和铁路,2004年贯通。上海浦东-崇明-启东的越江大通道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06年通车。在建中的国家东部大通道—沿海高速公路,将横贯启东南北,直达浦东。为上海港分流的深水大港—吕四港,正紧锣密鼓地开发。这一系列大交通工程的实施,使启东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经济圈。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东县。因本县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

主要园区

启东滨海工业园

滨海工业集中区是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的一个组成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滨海工业集中区位于浩翰的黄海之滨,北依华东地区最大的发电企业总投资250亿元的大唐电厂和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吕四港,南连筹建中的沪崇苏大通道,西接宁启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宁启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处于长江三角洲环形闭合高速通道中的滨海工业集中区,通过即将建成的沪崇苏大通道去国际大都市上海及浦东国际机场、外高桥港区,只有1小时车程,完全融入上海的一小时都市经济圈。

启东经济开发区设有海关、商检、行政服务中心等机构,进区客商可得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开发区管委会坚持以勤政、务实、高效,亲商、安商、富商为服务理念,坚持以客商第一、效能至上为工作原则,着力创建主动、热情、灵活、便捷的服务环境,精心打造宽松、和谐、平安、规范的社区环境,使进区的客商事事处处能感到称心、安心和放心。启东经济开发区对进区的工业项目,其企业所得税除享受国家“两免三减半”政策外,另按相同比例予以奖励。对进入滨海工业集中区的工业项目,其用地可享受比中心区更大幅度的优惠,对高科技、特种产业和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予以更优惠的政策。

优越的投资环境已被海内外广大投资者所注目,在中国·启东第六届海鲜节暨国际经贸洽谈会开幕期间,落户于滨海工业集中区的共55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其中外资项目18个,内资项目37个。项目总投资额7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投资额6.2亿美元,内资项目投资额19.7亿元。单体投资规模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有9个,其中法国波邦(启东)国际船舶配套项目投资规模4.5亿美元。单体投资规模超5000万元的内资项目有13个。这5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年利税20亿元。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开发区人和广大客商共同努力下,滨海工业集中区这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在迅速崛起,将成为启东经济开发区放大区位优势、壮大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璀璨夺目的新亮点。

启东滨江化工园

启东精细化工集中区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位于启东市的西南角,与上海市区直线距离仅50公里。精细化工集中区总规划面积近12平方公里,属于江苏省重点扶持发展的精细化工专区。园区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富足的土地资源、充裕的环境容量、引入个性化的设计理念,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是投资者理想的生产、经营、研究和创业的宝地。

化工集中区在三年时间内将吸引100个项目进区落户,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形成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届时整个化工集中区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与园区精细化工企业生产配套,区内规划有:科研区、配套产业区、市场信息区、职工配套宿舍区。化工集中区强化自然生态保护,注重环境整治,着力美化园区环境,实现以“生态园区”为目标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化工集中区强化依法治园,注重安全经营,不断健全防范机制,实现以“安全园区”为目标的全封闭产业体系。化工集中区强化科技进步,注重科研创新,竭力引进高新成果,实现以“科技园区”为目标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产业示范。

针对境外投资者新办化工项目,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除享受国家“两免三减半”政策外,第三至第五年按企业已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下同)的100%给予奖励,第六至第十年按50%给予奖励。境内客商新办的化工项目,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头两年按按企业已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下同)的100%给予奖励,第三至第五年按50%给予奖励。对高(高科技)、特(特种产品)、大(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予以更优惠的个案处理。

城北工业园

城北工业园规划范围南起中央河,北至宁启高速,西起头兴港河,东至庙港河,总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是以机械、电子业为主,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的生态工业园。园区以苏211线两侧为生产用地,和平路两侧为生活用地,公共服务设施沿永阳路布置,二类居住用地主要安排拆迁安置区及学校、医疗、休闲等。工业区主要引进高新科技工业、外向型工业和环保型工业。

城北工业园是启东市“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机械、电子工业基地。机械工业以汽车配件、润滑设备、阀门、五金机电为代表,电子工业以汽车电子、晶体元件、自动控制设备为代表,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

园区企业: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内基础设施已达到五通一平(即电力、道路上下水、电讯畅通,土地已平整好),区内已有企业100多家,其中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南非、香港、台湾等地的投资企业50多家。

税收优惠:甲方经营期在15年以上,乙方承诺甲方从获利年度起所得税享受“五免五减半”特殊政策,即第一年至第五年,按企业已交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六年至第十年,按企业已交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奖励。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4%,享受省级开发区待遇。

高薪企业优惠政策:按国家规定,国家级高薪企业可享受贷款贴息优惠,以及技术开发扶助资金,企业自认定之日起两年内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高新企业的认定是在企业投产,产品被认定为高薪技术产品后,向国家科技部进行申报。

发展规划

今后一段时间,启东经济开发区将紧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家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围绕“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战略定位,以“跻身省十强,争创国家级”为目标,以创新型经济园建设大推进为龙头带动,加快提档升级,注重创新发展,致力“五大转变”,全力建设商务新城、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人文新城,把启东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上海北翼先进制造业首选区和现代服务业先行区。

以创新型经济园建设全面推进为龙头,实现由投入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配套齐全的商务新城。

启东创新型经济园是融生态、生产、生活于一身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集商业、商住、商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促进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济为目标,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人才国际化为方向,坚持高点定位、创新立园,坚持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着力培育国际化总部经济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和省级服务外包基地。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人才高地,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主导区、高端人才集聚区和高档商务承载区。2012年,在全面完成创新园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路网布局的基础上,全力拉开创新园道路框架,确保主要道路年底前竣工通车。加速推进科创大楼建设,确保高99.6米、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的创新大楼明年整体竣工。全速推进7万平方米总部科技大楼、2万平方米中试车间、6万平方米IPO及BPO外包基地建设。确保全年引进服务外包、科技孵化、总部经济不少于20个。

以产业招商全面突破为关键,实现由单纯工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转变,打造绩效显著的产业新城。

围绕电子信息、新型能源、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锁定建成总部经济、科技孵化、服务外包三大基地,积极实施先进制造化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和水平。围绕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及知名上市公司,实施“大招商”;着重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和高新产业,实施“高招商”;注重对国内发达地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转移信息的收集跟踪,实施“快招商”。坚持以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推动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努力促使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产品由零散走向集聚、产业由松散走向集群。根据“科学布点、点内分组”的招商思路,建构招商竞争新格局。充分放大北京、上海、深圳三个驻外分局职能,带动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招商。主动出击,精心策划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招商活动,做到月月有小型招商宣传,季季有专题招商推介。

以园区开发全面提速为重点,实现由单一工业园区向综合功能园区转变,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快速推进动迁安置,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实现从单纯注重动迁数量到全面提升质量的转变,从拖而不决到速战速决的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团队推进”的转变。按照“国内一流单位设计、优秀施工队伍承建、城市社区标准配套”的要求,安置房建设在2011年“开工5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12年开工7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确保实现安置“零过渡”。大力实施绿化工程,着力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坚持沿路布绿、依河植绿、空地造绿、见缝插绿,做到厂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宜居化,确保两年内创建成为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在凸显生态景观的同时,加快建设商贸服务、企业会所等设施,形成“经济带”、“区中园”、“产业城”的空间布局,做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城融合。

以创新平台全面搭建为抓手,实现由粗放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打造后发强劲的科技新城。

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通过借用、聘用、兼职等多种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园区。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保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由目前的12家增加到20家,产学研合作机构由目前的45家增加到60家。进一步巩固完善挂钩联系、联席会议、横向交流三大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加强互动交流,加强园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企业家对开发区的认同感、归宿感,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

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为保障,实现从侧重项目开发到与综合社会管理并重的转变,打造和谐奋进的人文新城。

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以“重学习、重调研、重合作”为内容,内强素质,增强凝聚力;以“从领导带起、从会风抓起、从服务做起”为抓手,外树形象,扩大影响力。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问题,倾力推进社会民生改善,保证群众就业增加、收入增长和环境改善。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推进居民自治,在解民忧、惠民生中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畅通和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突出人文关怀,以“发放一封慰问信、召开一个座谈会、表彰一批动迁户、组织一次回头看、走访一批困难户”为内容,实施“情系动迁户”系列活动,用饱含人情味的惠民行动取信于民,赢得动迁户更大的支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殷殷热土凸显区位优势,孜孜真情诚邀四方宾朋。开放的启东经济开发区热忱欢迎您投资兴业,共同谱写桥港时代新启东的壮丽篇章!

·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登录企事网向当地服务商了解:有关当地公司注册企业服务等详细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