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事件頻頻發生 滴滴反應如何?

近日,滴滴打車又被推上了輿論巔峰,起因於一浙江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時遇害。這不是第一次了,距離鄭州空姐遇害案僅百天時間,又一名花季少女命隕順風車司機之手。相同的一幕再次發生,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滴滴千夫所指。

被害女孩向朋友發出“救命”的信息,隨後失聯。朋友于15時42分開始,共計7次致電滴滴平臺客服,但收到的回覆都非常格式化、機械化。在未滿1小時之前,回覆為“一線客服沒有權限”“請您耐心等待”;1小時之後,回覆變成“加急,標紅”“繼續等待”。直至當晚20點後,滴滴才表示已將司機信息告訴警方。

遇害事件頻頻發生 滴滴反應如何?

在整個事件的進行過程中,這兩件事是能夠挽救女孩性命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滴滴的反應,但遺憾的是,滴滴的表現實在令人失望。面對前一天的投訴,滴滴平臺未有反應;事發當天的搶救時間裡,客服反應遲鈍。

案發之後,相似的劇情,相似的道歉,相似的處理方式。但公眾此次對於滴滴的容忍度明顯少了許多,不少聲音認為,順風車業務應該從此取消,作為信息分發平臺的滴滴也應該承擔更多的法律責任。

遇害事件頻頻發生 滴滴反應如何?

但滴滴為何對頻頻發生的負面事件反應遲鈍。

以常理推斷,在鄭州案件後,滴滴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規避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並且,大多數情況下,組織內部的當事人處於前線、掌握業務數據、需要對結果負責

滴滴每次出事,網絡輿論都會掀起一股“卸載滴滴”的熱潮。但是幾天之後,為了生計奔波的人們,又有多少可以在剛性出行需求下完全放棄滴滴和滴滴順風車,選擇公共交通或其他平臺?因為錢,人們為了更省錢、更方便還是會選擇的。

遇害事件頻頻發生 滴滴反應如何?

許多普通乘客不明白“順風車”和“網約車”差別的,滴滴將順風車和專快車出租車幾個模塊並列放置,這種設計對用戶就是一種誤導。低價且無差別的產品設計將滴滴順風車推向選擇的高潮。

滴滴在今天中午公佈,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等決定。

遇害事件頻頻發生 滴滴反應如何?

在兩次事故中,已有輿論將滴滴已近推到謬論的新高度。乘客們的人身安是否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呢?這是一個值得滴滴與所有人都深思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