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观点」用倍数追剧,拧干片方脑子里的水

「先锋观点」用倍数追剧,拧干片方脑子里的水

钟曼菁/文

眼下,倍速追剧仿佛成了一种“时尚”。佛系一点的开1.5倍全程不变,愿意动手的,正常剧情1.25倍,拖沓剧情就2倍,没意义的要拖进度条,精彩部分赶紧换原速,这完全不影响剧情和剧集氛围。比起拉动进度条,倍速播放缩短播放时间的同时,台词与剧情也没有错过。

各大视频平台还进一步推出诸如“只看TA”“关键剧情”的追剧功能,前者可以只看你想看角色的戏份,后者则运用大数据根据观众在相应片段停留的时间进行剧情提取。相比拖动进度条而造成无效播放时长,这样更有助于留住观众。

最初将“2倍速追剧”顶上热点源于网友吐槽“现在的年轻人是有多焦虑?追剧都要开两倍速”,说这是更加碎片化和急躁的时代,但年轻人早已没了耐心。

事实上,并不是70集的剧我们就不愿意正常播放,《琅琊榜》《人民的名义》这些剧你开倍速容易看不懂剧情,经典剧集87版《红楼梦》36集仿佛看72集的内容,94版《三国演义》即使有84集,也依旧是观众不愿倍速播放的好剧。可见观众并非不愿意花时间,片方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想,制作出来的剧集真的值得正常速度来看吗?你可别忘了那些不走心的抠图剧,把观众当傻子的强行主角光环神剧。

君不见流量剧,肥皂剧,炒作剧横行,平庸甚至劣质剧集充斥市场,良心剧精品剧难觅其踪,多少良心创作者、良心剧组寒心?古装剧动辄70集80集,40集50集则似乎是现代剧集标配,我可以理解片方为收回成本而增加剧集,但是否可以更加走心?无数重复的闪回,白目的对话,尴尬的剧情,强行植入的广告台词,仿佛鬼畜一般的慢动作,只能让人觉得片方吃相难看,开倍速简直节约时间。最近大热的《如懿传》开1.5倍速完全是因为剧中人物说话都太慢,听着他们的语速,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拖慢语速也成为一种新型注水方式?

与其说当下年轻人太紧张焦虑,不如说是片方给电视剧注水太多,编剧松散,演员演技尴尬,剪辑不精练,观众只好自己浓缩,挤掉超长剧集这块海绵里的水。不是这届开倍速的观众不行啊,是这届剧情很空洞啊!似乎以后夸一部剧精良优质的一种说法就是:“我都没倍速播放。”

谁不喜欢精品呢?况且现在连玛丽苏爽剧,观众都期待“每一帧都不能错过”。精致服化道,演员认真演绎的角色微表情,言之有物的台词,精彩的剧情,这样的剧片方甚至不用买太多广宣,自能吸引来一大批粉丝自发安利,自发组团去豆瓣打高分。根据各大平台发布的用户行为报告,人们愿意为内容买单,而购买会员的用户更加诚实,毕竟去掉超长广告也不想被喂一口烂剧。

考虑收视考虑迎合观众喜好无可厚非,玛丽苏爽剧也无不可,只是圈钱为目的的剧集实在太丑,低口碑评分的剧集无疑降低编剧、导演与演员等影视剧工作人员的口碑。观众喜欢的是被片方认真对待,如何用优质内容让观众正常倍速看剧,甚至是品剧,才是片方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随着每年注册的剧集越来越多,倍速看片并不能成为片方留住观众的稻草,不走心的电视剧免不了观众中途弃剧,观众会用脚投票。

「先锋观点」用倍数追剧,拧干片方脑子里的水
「先锋观点」用倍数追剧,拧干片方脑子里的水

更多内容请登录江西商报官网:

www.jxsb.cn

或关注本报腾讯官方微博:

t.qq.com/jxsb-com

「先锋观点」用倍数追剧,拧干片方脑子里的水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