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九江遭遇干旱,各地气象人拉着火箭弹四处追云增雨。10月14日,浔阳晚报记者跟随瑞昌市气象台工作人员,前往该市武姣乡,现场目击人工增雨。“嗖、嗖、嗖!”通过一系列规范操作,3枚火箭弹拖着银色长尾巴升空,降雨量随之增大。
火箭弹像烟花一样冲上高空
10月14日9时许,瑞昌市上空飘着细雨,路面虽然被打湿,但积水较少。虽然是周末,但瑞昌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都在等待命令,他们将在该市武姣乡实施人工增雨,缓解瑞昌地区的旱情。
“1、2、3,加把劲!”该市气象台台长曾振和工作人员余剑、朱辉辉合力将笨重的火箭发射架推上皮卡车,在发射架旁边有一个木箱封的严严实实,里面就是火箭弹。
一切准备就绪,皮卡车直奔武姣乡人工增雨作业点。在一块空地停好车后,3人又忙活了起来。木箱打开后,几枚火箭弹整齐地摆放在里面,军绿色、尖头、尾部有四个尾翼。朱辉辉告诉浔阳晚报记者,拿出和安放火箭弹都有要求,首先,把尾部保护膜撕下来。其次,拿炮弹时,手指必须要顶着火箭弹尖头,防止磕碰变形。上火箭弹时,四个尾翼要与发射架四个口对齐,然后从右到左侧身安装。
准备工作做完后,曾振向空管部门申请空域,确认发射区域内没有飞机经过。15分钟后,空域终于等到了。曾振赶紧喊出了发射指令:“三、二、一,发射!”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一声巨响,第一发火箭弹在空中急速划了一道火光直插云霄,紧接着,每隔五秒,剩余的火箭弹相继发射,只剩下发射架周围的滚滚浓烟。
等了一会,天空中飘着的细雨渐渐下大。附近的农民看着雨水滋润着田地,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地里太干了,希望雨再下大点。”
为守一片云蹲点7小时
据了解,利用人工增雨让旱情缓解,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人工增雨除了要有安全的航空空域外,作业点位附近还要有适合的降雨云系,如果缺乏相应的气象条件,是无法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
追逐四处漂泊的云朵,看似浪漫,但是对于这群追云的气象人来说,过程却是那么艰辛。余剑说,为了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他们24小时盯着雷达,只要有云飘过来,立马开车追云。曾经为了守一朵云,从19时一直等到第二天2时。“虽然等到深夜,但大家都没有困意,期盼着能够成功作业。”但最后云散了,几人只能失望的返程。
9月中旬,瑞昌市横立山乡长时间没有降雨,当地居民十分缺水。雷达查到附近有云后,曾振3人立马驱车赶到现场,在半山腰发射了3枚火箭弹。在催化剂的帮助下,雨水降落在了横立山的土地上。
为了让雨势更大,休息一会儿后,3人又赶到山顶,准备再发射3枚火箭弹。然而3人等到23时,从附近飘来的一块云散掉了。“我们当时心里也很着急,希望雨能下大些。”余剑告诉浔阳晚报记者,横立山乡干旱情况比较严重,能够降下一场雨,多少对农作物、对大家生活都有好处。
20余次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今年夏天,九江遭遇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各地都实施过人工增雨。“瑞昌地区的降水量与历年相比,7月份少了58.2㎜,8月份少了51.5㎜。”曾振介绍为了减轻旱情,今年瑞昌市气象台进行了20余次人工增雨作业,发射40枚左右火箭弹。
曾振介绍,人工增雨是通过火箭弹等传输手段将增雨催化剂送入云层,促使云中更多的小水滴变成雨滴降落下来,从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范围。
“只要有实施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我们会立马派出人员,力争成功实施增雨,缓解干旱情况。”曾振说,目前干旱的情况已经缓解,下半年还会进行人工增雨,主要是为了防火和改善空气质量。
浔阳晚报记者 余超/文 魏东升/摄
閱讀更多 潯陽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