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网络

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网络

张 竞

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网络

自从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全球贸易战,企图改写多项全球、区域以及双边贸易规范,引发国际社会对于未来商贸活动发展前景的观望心态。但由于供需条件受非市场机制人为干预影响,全球供应网络是否有可能因此为之重塑,成为市场商情首要关切面向。

其实天下并没有永远不变的商贸关系,不论是供给端成本产生变化,抑或是需求端价格有所涨跌,都会使市场供需组合为之改变。商业舞台上亦无永远不倒的老店,只要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丧失了巩固市场的竞争能力,楼起楼塌本是企业常态。

随着科技进步与资源供给荣枯态势,多项商品都被市场淘汰,使供应网络产生结构性变化。但亦有供需两侧会受到战争、天灾与疫病等不可抗力,或是关税、配额与规格调整,甚至封锁与禁运等人为干预,产生短期冲击或长期变动。

通常在供给端产生变数令供应质量受阻时,吾人会寻求替代商源或是替代商品,希望能够维持市场供需稳定。但若是消费活动需求缩减时,就会寻求替代市场,避免产生供过于求、价格崩盘现象。

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网络

如今特朗普政府透过增加关税手段,使得贸易对手国营运成本增加,究竟最后会导致市场价格上扬,转嫁至消费者承担,还是由业者自行压缩获利空间,吞下成本上扬苦果以维持市场稳定,其实都存在变数。

但是,影响整个市场走向的核心关键,其实是在于特朗普所采取的经贸政策与措施,究竟是仅能导致短期效应,抑或将产生不可逆转结构性变化。而能够决定最后结果的,端赖争议商品项目究竟是买方市场,抑或卖方市场;换言之,就要看筹码握在哪一方手上。

假若不是独门生意,绝对无法巩固卖方市场优势;同样当市场额度并非举足轻重,亦是不能呼风唤雨,掌控买方市场地位。因此,就特朗普政府启动贸易战至今,无论针对何方,为何看起来都无法获致决定性战果,其实真正原因就在于贸易争议与角力,并不是仅靠双方实力就能决定,第三方在协助调适供需关系上,所能产生效应将会产生决定性结果。

其实目前美国与其对手相互较劲,在不同商品关税上加码,使其交易成本无谓增加后,结果都是便宜他人,让第三者渔翁得利。特别是以往在价格上不具竞争优势之供应国,利用此次争议获得进入市场机会,只要能够保持供需稳定运作,就有可能重塑整个供应网络。

至于目前挟其科技优势,运用输出管制向对手施压,其实亦将迫使对象国投资加强技术研发自主,避免受制于人;并且转向第三者寻求支援救急,因此亦有可能因此改绘供应版图。

正是基于前述因素,诸多国际商贸学者与经济专家咸信,特朗普政府不断强势恐吓,祭出严峻贸易条件,但最后多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无疾而终,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无意真正落实这些严厉措施,让整个国际商贸供应网络产生结构性变化,所以整个贸易谈判斡旋,狠话虽然说尽,但无意干出狠事。

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网络

全球经贸供应网络本来就具备动态变化本质,贸易条件更随多种客观环境变化,唯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掌握先机。美国表面上虽是经贸强权,但目前债台高筑外强中干,经贸争议若是处理不慎,恐难讨得便宜。

(作者系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