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李晶凌的聲音從電話聽筒那頭傳來時,正是北京這座城市的甦醒時分,光從東邊天斜射進房間裡,分分秒秒都在變化著,由暗淡的青色一點點化成溫柔的鵝黃色。彼時,李晶凌剛剛從承載了無數神話傳說的新疆歸來。

前段時間,電視劇《天醒之路》在新疆低調開機,作為編劇的她進沙漠,勘現場,聊角色,改劇本……為新戲「痛並快樂著」。我問她知不知道網絡上《武動乾坤》激起的浪花,她很坦言的回答我「爭議一定是有的」。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角色的共生關係是《武動乾坤》的話題討論

作為一本以「大男主」標誌風靡網絡的爆款玄幻小說,《武動乾坤之英雄出少年》(以下簡稱“《武動乾坤》)從立項之初改編方向就一直飽受爭議,播出後配角加戲、男主金手指弱化、爽感消失等內容問題也引得觀眾怨艾紛紛。於是由此產生的爭議在編劇李晶凌看來更像一場和觀眾理念上的碰撞。

「我覺得砍掉一條支線後,對主線沒有絲毫影響,這叫配角加戲。但《武動乾坤》的主配之間是互相滲透的纏繞式成長,兩者缺一不可。改編後積累式的爽點也與原著散點式爽點不同。」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左為編劇李晶凌,右為《武動乾坤》另一編劇江萊)

從這個角度再看《武動乾坤》,男主角林動的角色形象更豐富了。

電視劇中林動參加黑拳競技場對決火蟒虎時,見血的肉搏戲和瞬間爆發的人物成長就很有抓住觀眾注意力的「爽」。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頗受爭議的林動式幽默也在故事的開頭早早埋下了伏筆。沒有父親林嘯和林動之間「懟不是親爹,互懟才是愛」的吐槽現場,哪裡來瀟灑不羈、任何時候心態都樂觀向上的林動呢?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所以這種主配之間對事物的不同看法,相互交叉成長的經歷,不僅推動了主角配角的劇情展開,更是林動之所以成為林動的主要原因。而這種「共生關係」恰恰是配角不加戲的真實力證。

當觀眾跟著林動一起刷級打怪,揹負著拯救蒼生的使命一起砥礪前行,受盡冷眼與嘲笑後,才會更加珍惜最後撥雲見日的爆發式勝利吧。

無論是林動還是觀眾,成功不易,理當珍惜。這是李晶凌在《武動乾坤》中呈現的一次嚴肅的話題討論。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女性角色應在女編劇筆下,破舊立新。

其實不僅是《武動乾坤》,近年來IP改編化的影視作品都受到了觀眾一定程度的「罵聲」,眾口難調的審美取向導致首當其中的「受害者」就是編劇。

拿男頻為例,所有小說基本上表達的是同一個主題「屌絲的逆襲」,於是「爽」就成了讀者看這類文的核心需求,配角全程就是為主角打臉裝逼服務的。這類故事不僅不好改編,現在的觀眾也不愛看。於是編劇們對男頻小說改編的關鍵就在「深度和爽感的平衡」上。

特別是對於女性編劇而言,從受眾到角色都是追求爽感的男性,改編難度非常大。說到這個話題,李晶凌的口氣裡有一點遺憾。

「其實,男權為上的思維貫式在編劇市場也是存在的。某些時候,我需要扮演一個崇拜者的位置,才能獲得比較順暢的溝通。」

她的話也不難理解,如今的大環境下男性編劇在塑造角色時多少會有些「偏差」,無論是太過直男式的表達還是帶有刻板的男性思維,亦或是把女性角色作為男性的附庸品,這對於很多女性編劇來說都是對角色的錯誤理解和塑造。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誠然,在劇本創作上,男女編劇之間可以良性的溝通,但在女性角色的審美塑造上「差距感」顯而易見,這就導致很多電視劇裡女性角色都是捱罵擔當。李晶凌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詞來形容一些男編劇眼中的女性角色「大部分美且拖後腿」,但明明女性角色不該只是這樣啊。她們可以上陣殺敵沙場點兵,也可以瀟灑女俠劍走江湖,獨獨不該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為了寫成自己心裡的女性角色,李晶凌在改編《武動乾坤》時一直秉承著「以史為鑑,以人為鑑」的想法,提筆寫作時也有非常真切的「渡人渡己」的使命感,但是沒有野心,一個清清爽爽的靈魂。

發掘女性閃光點,讓男頻擁抱女頻成為可能。

「女性編劇的優勢就是我們可以在男頻文本身男性角色已經很突出的情況下,在其中尋找勇敢自主,不依附於男性,擁有獨立思維,與男性交相輝映,甚至引導男性成長的女性角色。」李晶凌如是說。

小夏覺得,這段話應該代表了很多女編劇的心聲,畢竟發掘女性的閃光點這是身為同性的真切想法,在這些角色上女編劇們也或多或少投射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打個比方來說。如果編劇市場是精美的華麗鳥籠,那女編劇就該是衝破桎梏的鷹,不該是籠中鳥。

瞭解審美喜好,再加上心思細膩,能吃得了改男頻文的苦,這讓女性觀眾佔了多半的觀眾市場對擁有獨特觀點的女編劇的觀眾認同感也更高,女性編劇的空間正在擴大。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雖說男女編劇的優勢劣勢和邏輯思維方式有巨大的差別,但越是這樣相對的互補優勢就越發明顯。於是一個略「蠢」的問題拋到了李晶凌面前,男頻女頻有做良性互動的可能麼?這是一個很「激人」的問題,但她不惱,是真的不惱,不是客套。

「我覺得可以啊,為什麼不可以?男頻寫爽點,女頻寫情感,兩者可以結合。這樣圈層可以專業化,市場也可以多元化。」

提起這個話題李晶凌突然打開了話匣子,「男頻裡蔑視女性的世界觀不要」、「多對一的感情觀也不要」……說起這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小建議來,她直接卻不犀利,溫和卻不含混。不是女權主義者,不喜歡二元對立看待事物,也欣賞男性,總歸是對人感興趣,更對現實感興趣。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嚐到甜頭的我又問她,如果要你寫一本男頻小說,你覺得觀眾更想看哪個類型?我怕自己冒失或者太激進,她卻開放得坦蕩。我也總覺得

如果想了解她,儘可以在她寫過的戲裡去一窺究竟

「我現在覺得大家更想看到東方化的東西,這次的《天醒之路》就做了這樣更東方的嘗試,向傳統武俠迴歸。」

確實,這兩年國內市場追求的是偏畫面感的東西(特效等),但高質量的特效如何融入中國的故事背景中,一定是解決兼容度違和的關鍵。李晶凌一直在堅持的就是很東方的東西,運用更多東方元素。而這些嘗試也造就出凸凹有致的齒輪,成為她運轉下去的小希望,讓她心中所想成為可能。

你不怕疼,就不會疼。

對文字有熱情,吃的了編劇行業的苦,肯為女編劇發聲,說句頗顯老套的句式,是「編劇」這個職業選擇了李晶凌。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職業和索求,是幸福的一樁事。

能撐起這一番「濃墨重彩的幸福」,就必要有「宏大的心理」。

李晶凌:女編劇不該是編劇市場的「籠中鳥」

面對網絡上的爭議和上升為人身攻擊的言語,擁有鑽石心的女孩自己說「曾經一個項目進組的第一天,導演把劇本扔我臉上了,罵我寫的什麼鬼。和現實這種劈頭蓋臉的罵相比,現在網絡上的非議都不算什麼。」

很神奇的事,幾年後李晶凌又遇到了這個導演,才知道當初她所有的委屈和不甘竟是場「烏龍」。並非她改編的作品不好,那個劇本的觀眾滿意度很高。只不過當時劇組臨近開機,各方籌備讓導演的心理壓力過大,整個人處於崩潰的邊緣。日積月累,壓力的情緒爆發正好讓李晶凌趕上了,並不是她工作的問題。

「其實我很感謝導演,跟過那個項目後我就什麼都不怕了。」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當初,沒有咬牙默默堅持的恆心,如今我們也看不到這麼多好的本子,磨鍊也好烏龍也罷,幸好李晶凌一路堅持走下來了。相對的,她這種超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也並非聽不進任何聲音,對網絡上的指責她選擇有辨別能力的聽從觀眾的批評和建議,也隨時歡迎觀眾從角色本身出發和她討論,讓她能發掘角色的更多性,再寫再進步。

是的,「寫」本身就是愉悅和成就的來源。於李晶凌而言,她愛寫,也會寫,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女編劇為女性角色正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