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伊朗陷入内乱,扶植“亲美”政权!特朗普已经不管不顾了

王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逐步恢复对伊朗制裁。目前,美国8月初开始恢复的第一期对伊朗制裁已生效,主要针对伊朗的汽车业、贸易、黄金和其他主要金属。第二期制裁将于11月5日开始,主要集中于伊朗的能源业、与石油有关的交易以及与伊朗央行的交易。

根据美国对伊朗恢复的第二期制裁,如外国企业与伊朗金融机构从事大宗金融交易,它们将被断绝与美国金融体系的业务。该制裁迫使外国企业在伊朗及美国之间二选一。

为让伊朗陷入内乱,扶植“亲美”政权!特朗普已经不管不顾了

此类“次级制裁”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及能源业投资杀伤力极大。在奥巴马政府未签订伊核协议之前,伊朗的石油出口因此项制裁从2010年的日均出口260万桶,下降至2013年的日均出口100万桶。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统计,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80%,占政府总收入的50%-60%,是伊朗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来源。因而石油出口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伊朗政府收入的减少及经济形势的恶化。

与上次制裁不同,此次恢复制裁欧洲未参与,伊朗仍可获得欧洲公司的海运保险,欧洲金融系统也可为伊朗提供一丝喘息机会,但鉴于美国“次级制裁”的威力,预计伊朗石油出口及能源项目仍会经历大幅下降。随着以欧盟企业为代表的大批企业的撤退,伊朗经济前景也并不光明。

为让伊朗陷入内乱,扶植“亲美”政权!特朗普已经不管不顾了

此次特朗普政府逐步恢复对伊朗制裁,打压伊朗的经济实力,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遏制伊朗国力。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总体战略就是对伊朗施加最大的压力使其边缘化。特朗普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遏制伊朗,限制伊朗核能力及避免伊朗坐大。

他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伊朗称为“流氓国家”,称“当今世界的苦难之地是违反自由和文明世界所有原则的流氓国家。伊朗政权在全世界支持恐怖主义,正在发展更先进的导弹,且有潜力恢复发展能够威胁美国和伙伴的核武器。”

特朗普认为,几乎中东所有问题背后都有伊朗的影子,无论是在叙利亚、也门还是黎巴嫩,因而他的整个中东政策都带有和伊朗对抗的烙印,不仅要剥夺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手段,而且也要阻止它在中东获得优势地位。制裁伊朗就是要打压伊朗,遏制伊朗实力增强,从而限制伊朗支持中东“反美反以”活动的能力。

二是希望伊朗政权妥协,与特朗普政府重新谈判。

特朗普称奥巴马的伊核协议是“史上最糟协议”,一直希望与伊朗签订一份“更大、更好、更广阔的协议”,不仅要限制伊朗的核能力,而是希望让伊朗加入到一个“新安全架构”的谈判中来,既包括核问题,也包括导弹、支持恐怖主义及其在叙利亚和也门的活动等。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于2018年5月提出对伊朗的12条新要求,停止所有铀浓缩行为,接受无条件核查、停止支持中东“恐怖组织”、从叙利亚全境撤出所有受伊朗指挥的军事力量等。对目前的伊朗来说,这些“新要求”非常难以接受。

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办公室主任布莱恩•霍克称:“在能源制裁方面,我们的计划是向伊朗政权施加压力,将其原油销售的收入降为零。”特朗普认为,随着伊朗的石油产量下降,出口收入也将下降,伊朗将被隔绝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当伊朗经济摇摇欲坠时,伊朗就会做出妥协,满足美国“愿望清单”上的要求,而他也会“清史留名”。

为让伊朗陷入内乱,扶植“亲美”政权!特朗普已经不管不顾了

国际油价因美伊而疯狂

三是削弱伊朗的政权根基。

负责制裁实施的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称:“美国实施制裁的意图是使伊朗当权者为不履行其义务和拒绝改变危险的方针承担后果。”

经济制裁的一个常见但未必公开的意图,是颠覆目标国政权或改变目标国现行体制,即通过制裁使目标国领导集团内部分裂、发生内乱或政变,最终导致该国政权垮台或社会转型。

伊朗总统鲁哈尼指责美国制裁的目的是想颠覆伊朗政权,但美方表示否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表示,美国制裁是为向伊朗施压,不是要颠覆伊朗政权。

客观上讲,目前美国难以承受伊朗政权垮塌给中东“乱上加乱”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博尔顿所说的也未必不是事实。但美国确实希望通过制裁来削弱伊朗政权的合法性。

自2009年6月伊朗发生因大选引起的骚乱以来,美国的政策和立法开始倾向于支持伊朗国内反对派、亲民主团体,制裁侵犯人权的伊朗官员。

美国希望通过制裁引起伊朗的经济混乱,国内反对派逐渐崛起,伊朗政权内外交困,反对派势力有朝一日可以取代现政权。能不能实现西方民主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政权要“亲美”。这个过程可以缓慢,可以长期,最好是“和平演变”。而现阶段,一个可以妥协退让的伊朗现政权,对美国是最优选择。(责任编辑:唐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