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金秋里,聽施祥龍算「脫貧帳」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承包地生出五樣財 幸福生活自己奮鬥來

金秋裡,聽施祥龍算“脫貧賬”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風吹稻浪,魚翔淺底。深秋的陽光越過大山,灑向樅陽縣藕山鎮白蕩湖村的“施祥龍家庭農場”。

10月12日早晨7時,貧困戶施祥龍站在金燦燦的稻田裡,望著再有幾天便可收割的稻子,臉上露出笑容。今年51歲的施祥龍,話不多,幹起活來毫不含糊。很難想象,他曾是一位尿毒症患者。

♡♡♡♡♡♡♡♡♡♡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2007年,我因為身體疼痛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尿毒症。”施祥龍說,四處求醫讓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舉步維艱。

主治醫生告訴他,要想保命,只能做腎臟移植手術。但是腎源是個問題。令他沒想到的是,妻子唐傳雲瞞著他做了腎源匹配檢查,結果正好匹配。就這樣,在妻子的強烈堅持下,施祥龍答應了做腎臟移植手術。手術很成功,不過高昂的手術費,讓他家傾盡所有,還欠債十幾萬元。

“那時兩個孩子還在上初中,

他的身體又不能務工,

每個月吃藥需要花費七八千元,

只能靠我一人打工養家,

十分艱難。”

回憶起那段往事,唐傳雲眼眶有些紅,她告訴記者,“2014年,我們被確認為貧困戶,享受了醫療政策,原來一年需要10萬多的醫藥費,報銷後,每年只要掏1萬多元,大大減輕了負擔。”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政策很好,但貧困戶不能什麼都依靠政府,自己當懶漢。我們有手有腳,我不相信自己會一輩子貧窮下去,幸福是靠自己奮鬥來的!”施祥龍立志要脫貧

2016年

他承包了215畝田種植水稻,成立了樅陽縣施祥龍家庭農場。但收益並不高,僅能維持正常開銷。就在施祥龍憂慮時,幫扶幹部和村幹及時引導鼓勵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尋找出路。

2017年底

他嘗試稻蝦混養、循環養殖降低生產成本,今年又承包100畝地,一邊摸索一邊學習,起早貪黑開始養殖龍蝦。

辛苦努力總會帶來回報。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今年5月份開始,

施祥龍每天銷售成蝦300斤以上,

日均銷售額達到6000餘元。

龍蝦豐產後,嚐到甜頭的他又繼續學習種植新品種——無公害長粒香水稻,繼續採取循環養殖模式,在稻田內養殖50只家鴨,幫助稻田除蟲,一則省去了人工除蟲的成本,二來不需施用農藥。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徐徐微風中飄來淡淡稻香,施祥龍和記者算起了他的脫貧賬:“我今年龍蝦收益30多萬元,種植出的綠色生態水稻,每斤可售8元,年底我就要脫貧了。

如今,一刻閒不住的施祥龍,又在農場周圍種植了葡萄與桃樹,還承包10畝魚塘。“我種水稻、種果樹,養魚和龍蝦,還養鴨,一塊地生五樣財。”施祥龍得意地說。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施祥龍深有感觸:“扶貧政策是我生活中的‘豔陽天’!現在生活好了,我要幫助更多困難的人,讓他們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

如今,施祥龍家庭農場帶動了附近12戶貧困戶就近就業,他按照工作小時計工資,務工人員年工資收入1萬到1.5萬元。

施祥龍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探索的養殖技術傳授給前來“取經”的貧困戶,希望大家一起早日脫貧。

脱贫攻坚|金秋里,听施祥龙算“脱贫账”

“明年我打算再承包100多畝地,再擴大養蝦、養魚、種稻面積,還想再養些羊,打造農村生態農莊。”聊起未來,施祥龍笑得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