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港通「實名制」坐實,「徐翔們」又該罵娘了

美國一咳嗽,全球都感冒。美股的“黑色星期三”演變成了全球市場的“黑色一星期”。港股就哪怕有南下資金的“補血”也無濟於事,直接跳水926個點位,跌近4個點;北上資金也未能替上證指數挽回一絲顏面,A股跌跌不休。兩地韭菜們更是被刺激的一愣一愣。

南、北資金此次雖未能充當起“救世主”的角色,但其功勞仍不容小覷。拿A股來說,智通財經APP觀察到,自2014年初以來,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陸續開通,大量外資出現在A股上市的股東名單中,據港交所統計,三年來,滬股通在A股持股總額增長3.59倍,深股通更是環比增長12.4倍。

不過,這筆逐年增量的交易量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兩地監管"盲區",不少“假外資”利用這塊監管“盲區”操縱A股,讓A股抓破了腦袋。於是,實名制被迫而出;同樣,港股這塊以“價值投資”標榜全球的市場也在開始蘊量,只因“莊家”太厲害。

“坐莊”操盤割韭菜

2017年3月13日,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的告破。2016年2月至6月間,居住在香港的唐漢博(曾在內地證券任職)等人憑藉3個香港賬戶和1個內地賬戶,對滬股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實施了操縱行為,交易金額近30億元人民幣,非法獲利約4188萬元。

那麼唐漢博是如何操縱“小商品城”呢?智通財經APP查看到,整個坐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而這三階段的操作也是經典的坐莊手法。

第一階段:初步建倉階段。2016年2月4日至15日,唐漢博用兩個賬號累計購買1072萬股小商品,成交均價6.23元,佔期間市場成交量的18.43%。

第二階段:反覆對倒、盤中拉抬。這一階段的操作分為四個步驟:拉高式建倉、初步賣出獲利、維持股價、再次拉昇股價,賣出獲利。2016年2月16日至4月25日,唐漢博利用四個賬戶,反覆上演這四個步驟。

滬深港通“實名制”坐實,“徐翔們”又該罵娘了

第三階段:賣出獲利階段。到了第三階段,唐漢博打算結束坐莊,開始逐步賣出直到清倉,於是股價開始一路下跌,“小商品城”的股票持有者損失慘重。

唐漢博案件說明北上的“南水”中還有“假外資”,即一部分內地資金通過滬深港通的渠道,“繞道”對A股進行市場操縱。它們一貫的手法是先用國內賬戶買入A股,再用深滬股通買入,利用資金優勢虛假申報、盤中拉抬、對倒等手法(與歷史上A股的莊家手法如出一轍),吸引投資者跟風,然後趁機賣掉國內賬戶所買的股票。

事實上,“唐漢博”的事件僅是A股發展史的冰山一角,最駭人聽聞的無疑是昔日的“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徐翔,以及後來者黃信銘。

徐翔不用多說,畢竟“藝高人膽大”,在罰款110億元后已蓋棺定論。我們來說說黃信銘,這位至今仍“逃亡”在新加坡的“操盤手”。

2014年1月6日,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出現在首旅酒店龍虎榜數據中。當日,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在當日首旅酒店交易數據中,賣出金額為1230.22萬元,佔總成交比例為9.42%,排名賣出榜單第一名。而在此次之後,查閱首旅酒店的大宗交易及龍虎榜數據,再未出現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的身影。

然而,從2014年4月28日開始到2014年8月26日,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共有7次出現在龍虎榜和大宗交易數據中,而此時正是黃信銘團伙借在獵德大道營業部“VIP室”瘋狂操盤珠江啤酒之時。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這一時段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賣出珠江啤酒的總成交金額為20891.43萬元,而在龍虎榜數據呈現的連續競價交易方式中,安信證券獵德大道營業部買入金額超過6500萬,賣出則超過800萬元。

通過公安調查,從2014年1月到10月期間,黃信銘團伙等7人控制的65個個人和公司的股票賬戶,使用34個MAC地址進行下單委託,利用資金優勢,以大宗交易接盤方式獲得了某股票,接盤後通過二級市場連續集中交易、反向交易和對倒交易等方式,賬面獲利1.2億元。經過警方調查取證發現,黃信銘團伙控制的65個股票賬戶,2014年3月26日至4月23日的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期間,對倒量佔同期市場成交總量的比例為23.93%,2014年7月30日至8月26日的連續20個交易日期間,對倒量佔同期市場成交總量的比例為24.67%。

“北向看穿”打擊“坐莊”

莊家動輒幾億的收入,割的韭菜們欲哭無淚。而為了防範此類案件的再次發生,中國證監會開始實施“穿透機制”,後又對北水資金進行“看穿”的監管政策。

2018年8月2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公佈消息稱,滬深港通北向看穿機制將於2018年9月17日正式實施。後來受“山竹”颱風的影響,北向看穿機制延至9月26日實施。

滬深港通“實名制”坐實,“徐翔們”又該罵娘了

其實,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北向看穿機制就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包括券商客戶編碼(BCAN)和客戶識別信息(CID)兩個部分。“券商客戶編碼”是指進行北向交易的交易所參與者向其每位北向交易客戶編派的一個唯一編碼。券商客戶編碼不會與客戶的身份有任何明顯的聯繫,而且會嚴格保密。監管規定券商客戶編碼不應被更改,也不可重複用於其他客戶。客戶識別信息就是指客戶的身份信息,具體信息見下表:

滬深港通“實名制”坐實,“徐翔們”又該罵娘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看穿機制”雖然可以查詢用戶的交易信息,但是也尊重其隱私權。監管規定投資識別碼的相關信息僅供監管機構監察市場之用,不會用於結算及交收,也不會提供予公眾查閱。而個人資料作前述用途前,須先按規定取得投資者同意。

而這一政策的落地,無疑將會讓“假外資”將無以遁形,通過滬深港通坐莊A股的事件也會逐漸減少。

港股也將推出“實名制”

“北向看穿”待發,但智通財經APP也觀察到,香港證券市場至今並未實行直接的“實名制”,監管機構只能即時看到下單的券商,若要想清晰看到對方身影,則要再向券商查詢才能得到。

基於證券市場的“詭變”,可香港證監會也曾表達過推出“實名制”的意向。

“鑑於現今市場規模龐大且更趨複雜,若能直接在客戶層面而非經紀行層面識別交易指示,將有助我們更具效率和效益地監察交易活動。我們現正與香港交易所商討制訂一套能夠於整體香港市場達致這個目標的運作模式,並會在適當時候諮詢市場。”香港證監會在2016-2017年報中寫道。

作為一個成熟的交易所市場,香港證監會也開始瞄準“實名制”,在智通財經APP分析看來,這主要是因香港不少股票波動很大,且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很明顯有市場操縱的跡象,但由於非實名制,使得香港證監無法有效地監控和制裁,使得背後的莊家有恃無恐。

再者,香港歷來盛行老千股,上市公司用過“配股或供股後再合股”的財務伎倆來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例如著名的老千股威利國際(現名為中國金控(00875)),僅僅2007年以來,便累計合股6次(三次10合1,三次5合1),即2007年的12500股相當於現在的1股,復權來看股價已經累計跌了超過99%。

同樣與中國金控一樣,“香港街市大王”鄧清河也是一把“供股”老手。

如2017年7月27日開盤前夕,鄧清河旗下的四家公司就同時發佈了一條內容基本相同的“復牌”公告:

6時12分,中國農產品(00149)率先發布一項涉及7方面的公告,如建議股本重組,涉及股份合併及股本削減;更改每手買賣單位;以每股供股股份0.45港元進行供股;根據特別授權發行及配售可換股票據;關連交易;特別交易償還股東債務等。並宣佈將於今天(27/7/2017)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

滬深港通“實名制”坐實,“徐翔們”又該罵娘了

間隔一分鐘,易易壹金融(00221)公告,宣佈據不可撤回承諾認購供股股份(包括悉數接納暫定配額及額外申請供股股份,並將於今天(27/7/2017)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

宏安集團(01222)也在6時23分,發佈了一則包含復牌的公告。並且在公告中,重點解釋了附屬公司位堂包銷中國農產品建議供股及認購可換股票據及建議修訂中國農產品債券之的條款及條件。

不到6分鐘,位元堂(00897)也發佈一條與宏安集團內容大同小異的公告,稱包銷由中國農產品發行、建議供股及認購可換股票據及建議修訂中國農產品債券之的條款及條件。並將於今天(27/7/2017)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

說來說去,幾家公司的復牌內容完全是“兄弟齊心”,參與中國農產品的供股以及認購。

本來就是“細價股”中的“仙股”,還要強行合股將價格減低一分,難道這種股也有得賺?

其實,合股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智通財經APP舉個例子,按中國農產品的所說,比如小股民手裡原來有5000股股票,每股市價0.05元,現5000股合成了1000股,股價還變成了0.04元。然後呢?二級市場開始暴跌,股民手上的股票就一文不值了,這個時候小股民就會考慮退了,轉來轉去,股票就全回到了大股東手中,而大股東並不會“破罐破摔”,而是去吸引新韭菜來接盤,再由合股轉為供股。

這不,中國農產品就是這麼玩的,“中國農產品須按於記錄日期每持有一股經調整股份獲發七股經調整股份之基準,以認購價每股供股股0.45元配發及發行不少於23.22382489億股供股股份”。

簡單理解,就是“一股供七股”,供股價0.45元,較調整後的前收市價折讓約62.7%。

智通財經APP再舉個例子,假如有一隻個股的資產淨值是10元,當它股價跌到9元的時候,你看其價值低估而買入。誰知莊家在7、6元開始賣出,你一看越來越便宜了,不斷買,以攤低成本,股價就這樣一路跌到了2元,這時你可能已經把所有的錢都買進去了。但想到股價只有淨資產的兩成,跌無可跌,怕什麼?然而,好戲才剛剛開始。公司供股了,1元/股。你供還是不供?

為了吸引現有的股東參與供股,通常情況下“供股價”會較股票的現價要低。這時,你面臨三種選擇:一是供,再掏現金來買,持股數量再增加一倍;二是不供,以1供1為例,供股部分上市後由2元/股變成1元/股,瞬間再損失50%;三是不供,但把“供股權”賣低價出給別人。

走到這裡,如果你沒錢參與供股,馬上出局;如果你有錢參與供股,不要緊,多供幾次,小股民自然會彈盡糧絕,退出比賽。等你實在供不起的時候,莊家開始接手,想當初以2-9元之間賣出的股票,現在用幾毛、幾分就能買回來了,大股東自然賺翻了。

若“實名制”之下,香港證監會則可以輕而易舉地查出獲利資金的最終受益方,並可實施制裁,維護韭菜們的權益。

所以,“穿透機制”或“實名制”之下,“藝高人膽大”的莊家們在操盤時肯定會心中罵娘,“錢越來越難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