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華爲、小米等全球知名廠商紛紛看上這家溫企的產品

2018-10-16 08:39 | 掌上溫州客戶端

厉害了!华为、小米等全球知名厂商纷纷看上这家温企的产品

浙江海通通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車間

天線,這項19世紀末發明的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信息傳播的方式,如今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通信領域,成為打開信息時代大門的一把“鑰匙”。

2003年,浙江海通通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通訊”)的前身樂清海通通訊電子有限公司一腳踏入通信行業,從當年的“門外漢”到躋身中國手機天線行業的一線企業。海通通訊董事長李方餘說,十幾年如一日對於技術、人才的持續投入,使得他們能夠堅持走到今天,並在業界站穩腳跟。

如今,海通通訊年生產手機天線超億支,為華為、小米、三星、聯想、摩托羅拉、TCL、Alcatel、TECNO、魅族等全球知名手機以及汽車、無人機等廠商提供天線解決方案或者天線產品,成為可以在技術領域與信通通信、碩貝德等上市企業一較高下的通信企業。

測試用的第一個微波暗室是“租”的

對於一部智能手機來說,無論是WiFi、GPS、通話、網絡等功能,都離不開那小小的天線。

天線是用於接收和發射電磁波的元器件,是無線通信技術的基礎器件。天線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手機、智能穿戴、平板、筆記本電腦、無人機、汽車等,只要無線通信存在的地方就有天線的存在。

海通通訊創立於樂清,在進入天線行業之前,李方餘與同為創始人的妻子金海燕經營的是一家金屬件生產企業——海通實業電子有限公司,主營電話開關,車加工金屬件,其中一部分金屬件是用於電話機的屏蔽罩。因為業務的關係,也經常與通信行業的客戶打交道。

“那時候手機還不普及,手機市場還是諾基亞的天下,手機天線也都是外置天線。我們聽說手機天線市場幾乎被美國、歐洲的企業壟斷,而且價格比較高。”李方餘從中看到了商機。天線行業與金屬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儘管是冒險,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闖進了這個陌生的領域。

從無到有,擺在海通通訊這個“新生兒”面前的困難很多,首先是缺人。從事手機天線生產,需要懂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以及通信方面的人才。溫州當地沒有,李方餘跑到蘇州,從當地一家通信企業,挖到了一支專業團隊。

天線性能測試需要在微波暗室進行,主要測試手機輻射、信號強度等多個指標。2003年一個進口的微波暗室加上測試設備,市場價約1000萬元人民幣。海通通訊找到了蘇州大學,依託該校的微波暗室,成立無線事業部。

海通通訊起步時,是從外置天線的彈片開始做。那時候是小靈通最熱的年代,打電話有時候需要將天線拉出來,來增強信號接收能力。而海通通訊最早的一批客戶,也就是UT斯達康、東方通信等企業。

佈局全國,研發中心建在客戶3公里範圍內

2007年,第一代蘋果手機發佈,很多人將這一年視為“智能手機元年”。

這一年,海通通訊在深圳買下了一處寫字樓,建立了首個自己的微波暗室,還成立了首個溫州以外的天線研發中心。此後的2011年、2014年和2018年,海通通訊又先後在上海、北京、西安建立天線研發中心。海通通訊的生產基地分別設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東惠州。

在這四個天線研發中心,均擁有國內一流的天線設計團隊和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其中包括多套先進的近場微波暗室、DASY5 SAR&HAC實驗室和NFC有源測試實驗室,可為各種移動終端提供全面的天線解決方案,例如手機、汽車、無線路由器、無線固話、POS機等各種產品。

“我們主要服務的是消費電子行業,這個行業瞬息萬變,研發中心要靠近客戶,方便及時溝通反饋調整。”金海燕介紹,海通通訊的研發中心基本都建在距離客戶3公里的範圍內,而且24小時運轉,不間斷地開展產品測試,並建立快速反應體系,第一時間瞭解客戶需求,降低溝通成本。客戶給出的需求,海通通訊能在10小時內給出基本解決方案。

智能手機演變,不斷為海通通訊提出新課題

現在如果有機會拆開手機,很多人未必能找到手機天線在哪。儘管它還是叫“天線”,然而,承擔信號傳輸的載體,已經很少是“線”了。

金海燕向記者展示了海通通訊生產的幾款手機天線,主要是彈片天線、FPC天線(柔性電路板,是以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製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彎折性好的特點)、LDS天線(在成型的塑料支架上,利用激光鐳射技術直接在支架上化鍍形成金屬天線)。特別是LDS手機天線,由於直接改變了手機部分支架的物理屬性,所以從外觀上看,天線已經成為手機外殼的一部分。而市面上的一些全金屬外殼手機,它的外殼本身就是天線。

從彈片天線、FPC天線再到LDS天線,每一次工藝的更新,都帶來了天線價值的提升。如今,海通通訊一年各類手機天線的出貨量達到1.5億支,可裝載數千萬部手機。

另外一方面,智能手機的突飛猛進,對手機天線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從外置天線到內置天線;手機越來越輕薄,留給天線的空間也越來越小。與此同時,一部手機所需要的天線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除了2G/3G天線、WiFi天線、藍牙天線、GPS天線,還增加了4G天線、NFC天線等。而天線類型的增多,對天線隔離度、電磁兼容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天線的精密度和一致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就對海通通訊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不惜代價投入研發,僅設備價值就快上億

說起研發投入,海通通訊在這方面10餘年未曾鬆懈。技術也是這家溫州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

李方餘透露,海通通訊每年的研發經費支出佔銷售收入的10%左右。目前,海通通訊已經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和天線專家組成的近百人的研發團隊。企業掌握的專利技術已達35項,而更多的技術尚未對外申報。2016年底,該公司被評為浙江省首批“隱形冠軍”企業。

有統計顯示,去年中國僅有40多家上市公司該比例達到10%,而以研發投入著稱的華為,2017年的研發佔比為14.9%。對於像海通通訊這樣一家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投入,已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我們的研發投入主要是人才引進和設備的投入,現在設備這塊的價值快要上億元了。”李方餘說。

對於公司需要的人才,海通通訊會用股權激勵等各種方式,吸引人才的加盟。同時,緊盯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對口院校,每年招募優秀畢業生。

有了人才,海通通訊就有底氣向更深更寬闊的領域延伸。近年來,海通通訊將目光瞄準了無線充電、5G通信、北斗導航等領域。自2012年北斗系統提供區域性服務以來,海通通訊就開始為各類北斗導航儀器終端生產配套天線。今年,海通通訊又與上海北斗導航平臺公司合作,進一步深入介入北斗產業鏈。

即將到來的5G時代,也是海通通訊需要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李方餘透露,海通通訊的5G天線技術儲備早已啟動,現在他們需要做的是,等待5G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以及根據客戶需要,推出適應5G傳輸要求的手機天線產品以及手機天線設計解決方案。

對話海通通訊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方餘

厉害了!华为、小米等全球知名厂商纷纷看上这家温企的产品

記者:海通通訊除了手機天線,還有哪些產品?

李方餘:我們的產品主要分天線、連接器、金屬件三類,包括手機、電腦、汽車等領域天線,屏蔽框罩、SMT接地和射頻彈片等精密衝壓件,及通訊連接器RJ、USB等系列產品。天線的產品線也很豐富,包括手機天線、平板天線、汽車天線等。

記者:海通通訊為什麼從一開始就重視技術研發?

李方餘:天線是智能終端產業的必不可少部分,隨著老百姓對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的“顏值”、使用感受要求越來越高,客戶對天線生產商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特別是我們現在服務的客戶都是中高端的客戶,這些要求很多時候都需要技術人員去解決。可以說,沒有技術,在這個行業很難生存下去。

記者:5G時代近了,海通通訊有哪些準備?

李方餘:5G給我們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變化。從上網方面打個比方說,就是原來的高速是雙向四車道,以後5G來了,要變成雙向八車道了。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為5G進行技術儲備。5G天線覆蓋的頻率更多,帶寬更寬,對於老百姓來說,使用智能終端設備的體驗會更好,但對於我們天線生產企業來說,技能難度也更高。

我們現在在一些地方使用手機時會碰到信號不好的狀況,但5G時代,天線本身的智能化會增強,比如手機如果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信號不好,它會有個智能化增強的功能,或者是基站也會對這個手機增強信號。這些技術問題,接下來需要我們去研發和解決。

記者:除了技術,海通通訊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還靠什麼?

李方餘:我們2003年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從國內來看,我們進入這個領域還算比較早的。進入之後,海通通訊一直就專注於這個領域。作為公司的管理層非常專注,讓公司上下的方向也保持一致。有了這十幾年的積累,才能走到今天。我們公司的理念是“尚德誠信、善念感恩”,盡力為客戶提供最為周全的服務,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客戶的滿意度也非常高。

記者:海通通訊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

李方餘:海通通訊是幸運的,趕上了這一輪通信行業的發展,並抓住了通信電子行業蓬勃發展的機遇,以此為創業的根基,通過對技術研發的著重投入、對產品品質的嚴格要求,以及對市場需求變化始終保持高度敏銳感,使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得以不斷擴大。

歸根結底,技術創新還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支柱。從這次中美貿易戰來看,我覺得作為企業,更加認識到掌握技術的重要性。接下來,海通通訊會繼續把天線這個行業做精做強,另一方面我們也啟動汽車氧傳感器等研發,希望可以開闢另外的領域。

記者手記

加快高質量發展 需更加重視研發

海通通訊在溫州是很特別的一家企業。它發源於樂清,這個以電氣著稱的地方。但在溫州,你找不到和它一樣從事天線研發生產的企業。用李方餘的話說,在浙江省,也找不出第二家。這樣的企業在上海、廣東很多,那裡有很多手機廠商,天線生產企業就近為其配套。

海通通訊的特別還在於,它對於研發孜孜不倦地投入。2003年創立,連續15年約10%的研發投入,對於一家成長當中的企業而言,真的不算少。由此可見,海通通訊的兩位創始人——李方餘、金海燕的遠見。像這樣願意持續投入創新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溫州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的一部分。

企業研發投入越來越受重視。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當中,將“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1%”列入其中。此外,對於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也出臺了多個政策。

據今年出臺的《溫州市科技企業新“雙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溫州市將通過實施科技企業新“雙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量質並舉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有力支撐。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該市高新技術企業共700家,2016年達827家,截至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958家。《計劃》提到,將通過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增強政策扶持效應,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構建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次培育機制,到2020年,力爭全市累計高新技術企業數超200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數超10000家。

近年來,溫州提出要“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口號。高質量是相對於過去“低散亂”的產業形態而言的,它呼喚溫州發展的“新動能”,期待有更多的溫州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在各個行業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核心專利技術的擁有者,在越來越複雜又深入的全球化當中,立於不敗之地,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原標題《一年生產天線超億支,華為、小米等全球知名廠商紛紛看上這家溫企的產品》,作者 呂進科。編輯 戚祥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