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使色。”什么意思呢?说说你的看法或者理解吧?

起个名字那么蓝


色即是空,我先前回答过,有位朋友给我留言让我再解释一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确实,解心经,大家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色即是空上面,很容易忽略后面这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亦复如是的意思是:也是这样。受想行识,也是这样,什么样?这里先在语法上跟大家探讨一下。

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

按照亦复如是,也是这样的意思,麻烦点应该这样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异,是离开的意思,所以,再说的通俗点就是: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色。

受就是空,空就是受,受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受。

想就是空,空就是想,想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想。

行就是空,空就是行,行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行。

识就是空,空就是识,识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识。

加到一起是什么?眼熟不?就是:五蕴皆空。五蕴就是空,空就是五蕴,五蕴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五蕴。

五蕴简单的讲,色:物质,受:接受承受,想:想象思想,行:运行行动,识:识别。

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五蕴就是物质+精神,就是众生,你、我、他,用佛经里的词就是:凡夫。再专业一点讲就是:有。五蕴就是有。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有与空,是一不是二。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佛法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你认为的正确,这就叫二,就是有区别,有不同。都对,都不对,才是佛法。

空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空长什么样: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就是永恒,不垢不净就是不二, 不增不减就是无限。

永恒+无限+没有分别心,就是空。只要是永恒无限不二的,那也就一定是无相的。

最简单的我觉得可以把空解释为“佛”。凡夫就是佛,佛就是凡夫,凡夫离不开佛,佛也离不开凡夫。佛与凡夫是一不是二。这样理解你就不会:心外求佛。这样你就会明白求佛求的就是自己,拜佛是自己在解脱自己。

就像金刚经里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意思就是,佛说如果有个人不论是拜佛像还是心里感应出佛的形象,再发出声音求我,这个人就已经走上了邪路,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心外求法,以为对面有个佛,那里有个佛,而不知道自己的本心就是佛。

心经的这段是观音菩萨在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结构。就是有一个看不到、听不到、触摸不到、品尝不到也想象不出来的东西叫“空”,这个空是永恒的,是无限的,是不二没有分别心的。这个空才是真正的“我”,也就是佛。这个空、真我、佛,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悟空”。

题外话,孙悟空,说直白点就是孙佛,其实作者在名字上已经点出了孙悟空的真实身份,他本来就是斗战胜佛转世,完成取经任务之后,再回归本位。

而我们现在的身体以及思维,是假我,是临时的。但心经在这里提醒我们,永恒的真我和临时的假我是一体的。你不能说这个世界和自己都是虚幻的,好吧,那我就抛下这些,去西天拜佛祖。此岸就是彼岸!立地成佛。

佛经,是高度概括的智慧,而心经更是佛经中浓缩的精髓,就像油一样,你可以拿它炒白菜,也可以拿它炒豆芽......使用起来的手段会很丰富,所以,在解读起来,也不用拘于一格。

五蕴皆空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身体和意识都是空中映射出来的假相、因缘和合临时的相,缘尽的时候,终究都会散去。这样也就没必要执着什么,就能

:度一切苦厄。


锐视觉何老师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出自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心经》,不管是不是学佛的,很多人都知道这几句,很多人也误解了这几句佛经。很多人都以为色就是美色、色欲,这完全缩小了色的概念。空就认为是什么都没有,这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这几句就胡乱的解释为,反正男女之欲是空的,所以就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沉迷于美色。为自己放纵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解法。

在佛教中,色是指物质世界,一切有质碍的都称为色。而空呢是物质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物质世界存在的状态,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缘组合而成的,随着因缘的生灭而生灭,没有什么是独立不变的。色和空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它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物质本身,空是指物质的性质。

知道了空和色的定义,就很容易理解这四句了。举个例子来说,一朵花,花的外相就是色,而空呢就是花的性质,花必须依靠水、土、种子等各种条件才能存,离开了某一个条件,花就不存在的这个性质就是空。所以 外相的花和花本身的性质根本就不是两样东西,都是花的一部分。花的外相侧重展现因缘的生灭现象,花本身随各种因缘而变化的性质就体现了空,离开了这些条件,花就不存在了。

所以色和空本身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是它的外相,一个是它的内在性质,哪会有什么差异呢?

《心经》是玄奘大师翻译的,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甚至说是整个佛法的核心内容。这几句完全说出了佛法的世界观——缘起性空,色就侧重说缘起,而空性才是物质最根本的体性。空性就是无自性。我们可以通过对有的把握来感悟空性。南无阿弥陀佛。


法音讲堂


很高兴在头条里看到佛学理论的知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这四句话,选自佛教大乘经典《心经》,心经加上标题共计268个字,文字虽短,但是佛理深奥。下面我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一下:

1、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色”,这个色,不是我们说的“色彩”,佛教所说的“色”,是指物质世界;那什么是“空”呢?,这个空,不是说什么也没有,佛教所说的空“空”,是指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相通的,互相包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

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中经中之王,是一部让人读后变得聪明的经典,是哲学,但又高于哲学。内容有消极和积极的一面,消极指的是,认为人生是苦的,主张宿命论;积极指的是,要有善良之心,诸恶莫作,因果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读一点中国的国学,穿越时空,与大师先贤神交,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为书香能致远!

朋友,我是窦书鹏,如果您读到了我写的文章,要感谢头条平台,为我们提供的良机!不要忘记互粉、点赞、评论和转发!您是最棒的!


窦书鹏带您去旅行


解读任何语句都需要结合其整体语境,不可断章取义。 题主所问句子来自于佛教《心经》中,要全面理解其义,最好要通读全文,至少要结合头尾:“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舍利子不是指高僧身后的火化结晶,而是意指人之本质。 结合头尾,通句下来的意思,其实是站在人本位去理解世界、推导自然,然后再回观人的“受想行识”无不是如此,人为自然(世界)的一部份,本质和表征也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异为同的反义词,不异即为同,但又为什么不直接用同呢?因为二者的关系虽然同为一个主体,但不能完全等同。这个主体指的是世界万物,佛经中常用“相”代称。

物质的表相:现象、色彩、表现……等等为色;人对物质通过“色”去感知;

物质的实相:属性、性能、本质……等等为空;人对物质通过“空”去辩证。

色与空是物质的一体两面,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为什么是物质的本质呢?唯物主义者可能会理解为任何物质的结构在量子层级都很空旷,佛教在古时没有量子观念。而唯心主义者读佛经,则会理解为任何物质的本质都是虚幻的,因为对物质的感知建立在“心识”的基础上,心识被“色”所惑,则无法感悟相之本质。心识若能感悟到相之本质,才能明白二者之间的一体两面关系,它们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有不同意见的,请评论交流。(*^ω^*)


姝子


​​《心经》中有一句著名的偈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偈流传甚广。很多人误认为“色”,就是美色,颜色;“空”即“四大皆空”,误以为就是“酒、色、财、气”四大皆空,“四大”实则是构成万物的四种属性:地,坚固性;水,湿润性;火,温热性;风,流动性。

那究竟何为“色”,何为“空”呢?

「色」,是指“五蕴(聚集)”中“色、受、想、行、识”中的“色蕴” ,主要是指物质现象,也可以特指身体(色身)。而其他“四蕴”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现象(也就是专门研究人的意识问题,玄奘法师从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取回最主要的真经《瑜伽师地论》,就是专门研究人意识的论著,此处不做详细介绍)。人的“色身”以及“万物”在佛教看来皆为“四大”组合而成,比如:身体由“四大”组成,其中“地”,代表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皮肤,毛发,血管……“水”,代表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火”,代表体温的冷热……“风”,代表血液,呼吸的流动性……

「空」,是指一切有形的、无形的事物和现象(法),皆是因(原因)缘(条件、关系)和合而成,缘起则生,缘息则灭,事物及现象总是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在身体上被称为“生、老、病、死”。从时间的角度看,一切事物现象(包括我们的生理、心理)因为永不停歇的变化,哪怕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改变,故称为“诸行无常”。从空间的角度看,由于各种因缘,将各种条件和要素组合成的事物就没有自我独立存在的本质属性,即“自性”(就如同“桌子”,本质就是一堆木头的集合体,只是按照人的需求打造成了具有暂时性功能的、人们所谓的桌子,就连木头也是有机质,由C、H、O、N、S、P等元素组合而成,当然这些元素还可以继续拆解。),故成为“诸法无我”。回过头来我们就发现“空”的含义就是:“无常”“无我”。由于一切“变化无常、空无自我”的事物现象(称之为“假有”、“幻有”)是由一定的因缘而产生而灭亡,所以空无自性(“空”、“无”),故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论断呢?

「色不异空」,字面意思“色与空没有什么不一样,色是离不开空的,做为暂时存在表象的色,本质是空”。这句话主要破除众生对“假有”的执着。因为众生误认为一切事物,包括身体的存在(即生)总是永恒真实存在的,总是去追逐财、色、名、利,不愿接受“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现实,贪生怕死,爱有惧空,而起“贪嗔痴慢疑”的烦恼,于是就任意妄为(造业),产生“身、口、意”三业,形成“业力”,这种作用力又作用在自己身上产生“业报、果报”,即“因果报应”,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众生跳不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逃不出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从因缘灭则色灭的角度谈色的本质是空,故说“缘起性空”。大乘菩萨能见有如空,见生死不异,故解脱自在。

有些人明白「色不异空」的道理,于是又陷入了消极的虚无主义,认为反正无论什么都是无都是空,最终结果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产生两种极端造作,要不然就任意妄为,为所欲为,杀人放火,管他死后洪水滔天;要不然就是消极不作为,不工作,不生活,不管妻儿老小,不对社会尽任何一份义务,逃避社会家庭,就坐吃等死,这是「顽空」。为了破除众生对“顽空”的执着,菩萨又告诫我们「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字面解释“事物的空性是离不开假有而存在的”,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说,“变化是事物的变化,不存在离开事物的变化,离开事物本身去谈变化是毫无意义的,是空洞的”。正是因为“色、有”我们才得以认识“空、无”,离开“色、有”谈“空、无”那就不是真的“空”。另一方面,虽然一切事物现象自性皆空(无常、无我),但是空有空的价值和妙用,正是因为事物由于因缘和合而变动不居无自性,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因因缘而有,这个世界才会变化多彩,否则一切就是一潭死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宿命,穷就永远穷,苦就永远苦,正是世界的空性变化,才让一切有了可能,有了改天换命的希望,所以说“真空生妙有”,这样才能看到“空”的积极面。「空不异色」是从因缘生则色生的角度来谈空对色的依存和空对色的产生,故说“性空缘起”。大乘菩萨,因「空不异色」,住自在解脱,却不离现实生死界,度化众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简而言之:「非有非空」,这是对空与色同时否定。告诉既不要执着于对“假有”的期待,也不要执着于消极的“空”观。

如果菩萨只说到此为止,人们总会有一种:“色”是有 ,“空”是无,虽不相离,但毕竟有别的对立感。故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们的色身,或者世间万有,都是以四大为因缘,而起生灭变易的延续现象,色的本身就是无常(会变易的)无我(非独立的)的,简而言之就是空的,不实在的。此乃「色即是空」。

反过来说,这无常无我的空相(现象、表象、状态),绝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有着因缘而生,宛然存在的色。此乃「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简而言之:「即空即色」。这是对空与色同时肯定,由此可见色与空,空与色,是相互依存的一体两面,彼此无分别。

上面简单论述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法观点。大乘菩萨是如何将色空理论落实到实践的能?大菩萨,既不执着于世间的假有,而生期待,产生“贪嗔痴慢疑”的烦恼,也不产生虚无主义的“顽空”,消极厌世,更不像小乘的阿罗汉那样“偏空”,逃离世间,而是了悟空有,见有不贪爱,见空不恐惧,无“人我执”“法我执”,了悟生死超越生死,在世经历生死,以无智亦无得之心度化众生,有求必应。

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你学习的是禅宗,可以按照达摩祖师所言“二入四行”而修行(修证自己的身、口、意之行为,以符合佛法教义,获得般若智慧,明心见性,达到彼岸)。二入,即理入行入。理入,即知正确的「空」义,即「有,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或者《心经》所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可以用龙树菩萨的“八不中道”来说明「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行入,实践佛法的「空观」智慧(般若智慧),具体的是四行: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以上论述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同修批评指正。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不二否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指的是"色身",也就是我们的肉体,加上 "受,想,行,识" 称之为五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五蕴构成。
众生平等,拥有平等的自性,自性就是佛性,五蕴是覆盖在自性上的污垢,痛苦的根源,修行获得般若能量,可以化空五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化空尘世,实修经历,所有物质开始失去实体形态,变成波形,能量进一步加强,这些波形也消失,极乐净土显现。


能量加持


此为《心经》中的一句。要想彻底明了,最好将全文通读释解。不过也可单独消文解义,弄清基本概念。

凭人的感官认识宇宙人生,就是两大范畴,一为有形有相,看得见,可触可感的物质现象(色)。一为空性虚无的精神理性范畴(空)。按普通的浅表思维观念,有色相可见者即为"有",即为真实,反之则为虚无丶空。這里须要明确一个现象道理,有形框架内的"空间″,仍视为"有“。不见一法(一物),为空,不是"真空″,是为顽空丶虚空丶断灭空。皆非此《心经》所谓的与色相对的理性"真空"。

凡夫的错觉,以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为感知物质空(无)丶有的判断标准,以"五蕴色″为可执着的"有",不能暂舍,欲求无止,造无量罪因(业缘),得无边烦恼苦报,苦海沉沦,无有出期。观自在菩萨以"行深般若般罗密多″的智慧观察,照见"五蕴皆空″,告诉凡夫众生,你的"一切苦厄″之因,就在看不破五蕴皆空的实相真理,执着为实有,不能放下,便不能象菩萨一样得大自在。

菩萨已经修行证悟了,以大慈悲心,救度众生到彼岸。苦海舟航就是此"深般若″大智慧,照见五蕴皆空,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丶空不二,本来无一物。诸法无实性,皆是因缘生。生灭无常,无中生有。本来无,毕竟空,不可得。

"空"为宇宙本体,能现万法世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宇宙能生万法的空性,是真理是实相,是本有,是永恒。"真空生妙有″,妙有显真空。生生不息,无有断灭顽空。而万法妙有又都是无常丶随缘幻化,无一可以长驻不衰。

空有本一体,随缘生变化。


真空妙有无量寿


这段心经我这样理解: 色表示我们可以看到的事物。空表示我们看不见的事物,在这里不表示空间的意思。异表示不同,不异表示没有不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因此,这段心经的意思是: 能看见的事物和看不见的事物是没有区别的,看不见的事物和可以看见的事物是没有不同的。能看到的事物和不能看到的事物的本源是共同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认为的虚空,实际上有许多的与我们类似的客观存在。只是我们的视觉看不见而已。所以,认为宇宙是幻像的观点是不对的,那里存在的只是另外一种物质形态,且与我们所了解的物质形态有共同的本源,而不同的物质形态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变化与运动是相关的。


欧阳冰儿178650811


《心经》观心禪的教授与时代应用

《心经》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谁人不知,但欲知其奥,必尊古训,下手用功,获妙智慧,必广大用。

先阅一段古祖之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广释五蕴皆空之境谛,而观照自在其中,以非观照不能了达此境谛。

故夫心者,不起则已,介尔有心:

则必顿现根身器界,名为色蕴。

则必领纳诸 苦乐境,名为受蕴。

则必取相施设名言,名为想蕴。

则必生灭迁流不停,名为行蕴。

则必了了分别诸法,名为识蕴。是知随其所起介尔之心,法尔具足五叠浑浊。

今以甚深般若照之,了知色惟是心,别无实色,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华梦物,故色不异空。

空亦惟心,别无异空,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梦,故空不异色。

既云不异,已是相即,犹恐封迷情者,尚作翻手覆手之解,故重示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谓随拈一微尘色体,即法界横徧竖穷。故即是空,所谓全事即理。无有少许理性而不在此事中,即此微尘所具真空全理,还即顿具法界全事,故即是色,所称全理即事,无有少许事相而不在此理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此:斯则当体绝待,更无二物,既于色蕴了达此实相已,受想行识例皆可知。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又恐执迷之人,谓此五蕴实相,从照见生,故更申示之曰,是五蕴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本自如斯,非实相生而五蕴灭,以五蕴本自不生不灭,故名为空相耳。

不垢不净:又恐迷者,谓此五蕴空相虽非生灭,而有垢净,谓凡夫随于染缘则垢,圣人随于净缘则净,故更申示之曰:凡夫五蕴亦即空相,圣人五蕴亦 即空相,何垢净之有哉?

不增不减:又恐迷者,谓此五蕴空相,虽无垢净而有增减,谓凡夫迷,故生死浩然为增,德相隐覆为减,圣人悟故照用无尽为增,惑业消亡为减,故更申示之曰:迷时亦只此诸法空相,悟时亦只此诸法空相。何增减之有哉?

既向五蕴发明此妙谛已,遂即广历一切差别法相,融绝圣凡情见而曰:是故空中无色,乃至亦无得也。然所谓无色乃至亦无得者,岂俟融绝而后无哉?良以本无所得故也!

本无所得名之为谛,了此无得名之为观,而总不离五蕴为所观境。若境若谛若观,又总不离现前一念介尔之心。一心宛具三义谛即实相,观即观照,境即文字,不纵横并别,亦非一异,故名为深般若也。

古祖所注深甚,所显义理,无非观心之禪的方法。今人依此下手用功,必开妙智。妙智一启,则不必拘于文字,望文解义,能广大用于现代,虽广大用,亦不离现前当下介尔一念,观一切法悉归于源。

如何是广大用之境?在这个时代,可与西文放在一起观察。

与西方哲学比较一下:佛法,不是一种哲学的方法,这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学。这需要实证,西方的哲学没法实证,所以后来西方人发明了科学。佛法需要实证,能够是实证,这表明它有科学的特性。以《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一种物质与能量为转化的规律,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西方的科学必须造仪器来完成,但是,佛法不需要造仪器,通过观心,就能把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规律。还不仅仅止于此。受想行识,亦复如此。对于人的感受、精神、思想、认识、经验,按照佛法的观心方法都能达性空之境,性空了,心灵的能量就会显现。这一点西方的心理学没法做到,所以西方的心理学治疗人的精神问题,很多地方都不完美。西方的科学能够观察物质是空幻的,但是西方的科学哲学没法观察人的心灵内容达到性空的状态。佛法观察,能够主客同时观察,物质与精神同时观察,这就是中华智慧的方法与西方科学发现知识的差别。

与科学的方法比较一下:科学只能在物质的层面上与佛法有相对应处,但是科学对人的精神层面还没法与佛法相对应

现代的科学,他凭借着先进的仪器,能够观察客观的世界是幻化的,遇事能够有能量的运用,这个层面,佛法中叫:色不异空。但是西方的科学,他还没法了解人的受想行识是性空,按照西方人的观念,这是精神层面的。佛法告诉我们,这是更为微细的时空,佛法也告诉我们,受想行识也不异空。对于这个微细层次的时空物质能量,西方的文化他还没发来真正了解,这就限制了西方文化的发达。比如说在心理学领域,他无法认识的人的心理思维是空幻的,所以西方的科学对人的心理内容,无法进行量子层次的观察。这样,他们的心理学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就不能究竟彻底。事实上正是如此。心理学对于有抑郁症的机制无法真正了解,西方大脑的科学研究,无法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真正的了解。西方人因为这个缘故,他们只能发展外部的客观世界,对人的内在的妙德潜能无法开启。所以西方人在研究客观的事物的时候,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这是西方文化造成了众多危机的原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学需要智慧之眼,只有从佛法中能够获得指导。人类的未来,要想恒久光明,必须到佛法中寻求来自宇宙的智慧方法,引用佛法的智慧,就能全面提升人类的文明品质。对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早就有了预感,但爱氏没有更进一步来研究,我们今天能完成这个研究吗?

由逻辑思维分析于《心经》只能获知一些知识,用《心经》来指导观心必获得智慧,用这大智慧就可来观察现代文化难题,举一些例子:

例一:宇宙由谁创造的?在西方人,这是一个最大的难题,他们的科学宗教哲学都在研究,但到今天,他们都没法完美的回答。

但是,用佛法来开启智慧之门,智慧一开,回答这个问题就不稀奇,中华智慧回答:天地宇宙与有情存在有关?

其一天地宇宙万物是人与一切有情的依报。其二,同样在一个天地宇宙万物之中,随着人与有情的不同心态有很大的不同。物质就是能量,这叫色不异空,天地宇宙万物与一切有情的心念有关,这叫空不异色。物质转化成能量,科学借助能够做到了,但是科学还无法了解,物质转化为能量,这是人人本具的妙明功能,比如中医用中草药,中草药如何转化成气?这就是人人本来的灵知系统妙明。西方的文化还没法了解,人的精。神状态:受想行识,性空了也能释放能量。对于受想行识,精神活动的微观天地,科学他没法真正了解。科学经过很多年的研究,还是无法了解宇宙的本源,所以他现在认为宇宙有外星人创造。其实真理就在眼前,天地宇宙与人及一切有情的存在有关,这空不异色的规律,西人的文化无法了知。

例二、用来解决西人无法获得大脑微妙能量的难题

人有无穷无尽的真性之灵,他在我们的六根门头常常放光种地,属于中华古老的智慧,都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解大道。

那我们在这个时代如何来运用呢?

在大脑研究领域,获得智慧,就能无为运化用大脑。

怎样做到来广大的应用大脑的潜能,西方的人只知道有为法,而中华的文化中特别注重无为法。有为法是知识层面的应用,无为法是智慧层面的运用。有为法不知道引用真空妙能,无为法他能够运用无穷无尽的真空妙能。西方的有为法,他无法真正净化进化人本身,中华智法,他能够启开人的无穷妙德,把人进化成宇宙的高级生命。有为法局限于有形的研究,无为法他能够对人与天地宇宙进行全息的运化。

当然,无为法能够有为与无为不二,他不排除有为法,但它是智慧应用有为法,进入无为的层次,它里面才能广大微妙净胜不可思议。

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猜测性预设,大脑就是量子大脑,但是西方的科学,它是要采用仪器来检测这种存在来研究的。我们能不能用中华智慧来进行观察呢?我们现在来就进行这方面的沟通研究。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大脑宁静的状态就是量子状态。意识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相,反映了就是象的显现,意象显现,心脑的量子状态就塌缩了。这个机制我们可以概括成一种规律发现吗?

假如设定的宁静状态,就是量子状态,人对客观的反映呈现象的状态,量子就塌缩了,我们观察,这种机能人事实上天天在用。再进步观察,如果人进行一项活动,如看了多部连续剧,意象不断发生,量子塌缩不断进行,这个时候你什么感觉?大脑空疲神乏,这是心脑量子态过度耗费产生的现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这说明心脑有个灵源,人在使用时不能过度,过度则耗损。我们可以反观,如何让这灵源广大显现? 这要控制心脑不能显象。心脑不能显象了,这里灵源妙性不是增上显现了吗?这个过程我们能不能概括成一种规律?

科学家,心理学家,他们还不会这么仔细的观察。佛法里面可以对这种机制描述,前者叫:空不异色,后者叫:色不异空。

进一步来观察,我们的意识之象,生灭生灭就如流水,如何能做到反观返源?如何我们尽可能的保持灵源宁静的状态?西方的科学体系他还无法研究这一种操作方法。而佛说法早就存在,反观返源叫:空观、般若、离念,保持宁静的状态叫:体真止、止、定。不过有一点要明白,佛法中不叫量子,我们设置心脑宁静的状态叫量子态,这是我们预先设计的一种观察点。那佛法中叫什么?叫:真性。

我们现在要问的是,这量子与真性,他们是同一个东西吗?谁也没有进行拿来进行对照实验。我们暂时可以避开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这两种的方法,观察它们的同一共同点,就是对人的心脑日用之处,进行能量的,与心脑中意识与象,进行他们本质的探讨,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会把现代物理学的顶尖研究,突破造仪器研究,让人的身心就可以来体验天地宇宙的能量运化,这可以让普罗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了解客观事物。这也可以,把中华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文化进行内在机制的沟通,让东西方文化同时存在,构成平衡的运化体系。这还有更有意义的就是,能够让西方的科学文化,能够真正了解人的本质,只会让他们的心理学、哲学,产生质变达于究竟。

量子大脑。这是西方科学家的一种预设性的研究观察点,心脑灵源,是与中华智慧方法结合的观察点,这灵源可以有究竟的理法吗?如果我们人类来研究这个灵源会产生什么效果?

如果用西人研究人的意识与量子的方法,都是按照西方的哲学科学来研究的,他们的这种方法,很难了解人的意识与人实相关系,很难启开人无穷无尽的妙德妙智。西方的科学家们、哲学家们,他们不知道人的意识与本心真空,与他们研究的宇宙真空、量子学本来是一实相,他们的这种方法研究只能产生知识,这无关乎人的智慧与妙德。西方的科学家们,他们不知道人的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与意根,都具有巨大的妙德妙能,与人的意识活动都有相关性。克实而论,西人的这种研究方法,他们很多时候都走上了歧路,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展缓慢,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投入到这种研究中,但结果还是雾里看花。

如果我们用中华智慧来训练自己,我们在新的时代,同样能够在各个方面来应用。对于这种潜在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现在我们对古老的智慧早就不了解其所在,这100年以来,我们一直把西方的科学文化与中国的古老智慧对立起来,这造成的被动与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人有没有灵魂的纠结,心与物的矛盾,这主要来源于西方的文化。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华文化中早就圆满解决。

心之灵,人人都有一个灵妙的心,他在我们日常中时时作用,运用中华古老智慧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悟此灵妙之心来体解大道,就在今生、现前、当念,展现人本性的灵妙作用。

不但佛法能够做到,中华各大文化体系,都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究竟而建立起来的,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在中华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以人的妙灵,而建立的灵知文化模式。中华文化的,他的应用,就是人灵妙之心的展现,我们能够顺此这一点,来体道中华古老的智慧,就会能够了解万法归一之处。

现在归纳总结一下:《心经》,心之经,观心之理法,不同于逻辑思维,我们首先必须按照他的方法正确来观察自己的心念,观心有基,亦可显逻辑来与智慧融合观照,而广大应用于时代。我们可以确定,光用逻辑的思维很难入佛法的法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够开智慧,开了智慧,才真能照真达俗广大应用于时代。








圆拙


这是心经里面的一句话,所谓色就是指一切物质,即器世界,根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和粒子合成的,分子和粒子很细微,没有固定的形象。而佛教里面认为物质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这四样也没有固定形象,而道教认为物质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合而来,它们也没有固定形象,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产生了不同的形象,例如桌子,电脑,等等一切物品。而心经中这两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所看见的色,也就是物质是空性的,空相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会有坏的那一天的,例如各种废物回收再利用,会使它们原来的形象和用途发生改变。所以心经中这空不是指没有,而是如同一个空的容器,你想往里面装什么都可以,就是刚才说的废物回收以后,你想把她做成什么样子都可以。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说一切物质都没有永恒的形态和用处,都是可以改变的。

从而又发展出来一个人生哲学问题,我们做人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顺其自然。

拙见,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