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

我国的在线教育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数字化教育、互联网+教育、移动+教育、智能+教育(AI+教育)等发展阶段。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渗透密切相关:在互联网尚未起步阶段,主要通过投影仪、录像带等硬件设备来提升学习效率,丰富教学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渗透,远程教育模式开始广泛应用,以学校为单位的远程教学试点快速涌现;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提升,使得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社区、网校等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MOOC、移动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则带来了精准教学、在线教育平台的蓬勃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在线教育发展历程

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


教育行业重度垂直且跨年龄段,因此消费者不会消费其他年龄段的产品和服务,线下培训和在线教育均是如此。教育行业的细分领域众多,根据年龄段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学前教育、K12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不同,面向的群体需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几乎不会有学习需求的交叉。对于在线教育提供者来说,即使通过在线平台的形式可以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但是同一个团队没有精力在多个垂直领域内进行深耕,多而不精的策略将无法与专注的竞争对手进行匹敌。目前市场上也并没有出现能横跨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所有的头部企业均只有精力在某个细分领域进行深耕。

因此,在线教育领域不存在规模经济,在线教育企业很难覆盖不同的年龄段,同时学生也几乎不具备重复消费的可能性。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客户需求差异很大,在线教育市场被分割成了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有限,且重度区隔,无法凭借规模优势获取跨年龄段的利润。同时,学习行为通常不具备重复性,在线教育企业通常只有一次提供服务的机会。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不同,传统电商平台可以覆盖多品类商品,既可以售卖食品也可以售卖电器、家具等,相同的消费者可能既购买食品又购买电器;但是由于年龄段限制,同一位学生几乎不可能在同一在线教育平台既购买幼教英语课程、又购买考研直播课程。

2017年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第二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一胎、二胎、三胎分别占比42%、51%、7%。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量不如预期,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严重,人们的生育意愿大幅降低。生活成本高、工作时间长以及儿童护理、教育成本飙升是影响人们生育的主要因素。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我国的生育率约为1.6左右,远远低于全球正常水平2.5,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7。

焦虑感和危机感有望驱使庞大中产阶层的教育开支持续提升。(1)美国: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1997~2017年20年间美国CPI变化,其中学费和教育支出增幅超过150%,医疗支出紧随其后增幅为100%。教育和医疗是美国家庭的主要支出领域。(2)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支出情况相似,对于中国居民来说,东亚数千年文化自古以来就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名校教育经历依然是完成社会阶级跃迁的重要路径,而中国社会价值观“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深入骨髓;此外,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80后、90后家长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之后,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度也持续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家庭与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5-2017年数据》,教育消费占家庭开支的比例持续提升。教育是全球的刚需,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稳步增长,焦虑感和危机感驱使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发旺盛和多元,未来教育服务支出仍将大幅增加。

在升学就业需求、技术创新、政策规范的共同促进之下,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迅猛,据统计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916.7亿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迅猛,2012年市场规模仅为700.6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已达1916.7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到22.30%。预计2018/2019/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321、2727、3150亿元。

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亿元,%)

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


在线教育的用户渗透率逐年提升,以K12阶段为例,2017年中国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1749.7万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据统计,2013年,K12阶段在线教育用户数量仅为1180.4万人,渗透率仅为6.8%;2017年,K12阶段在线教育用户数量已达到1749.7万人,渗透率已达10.3%。预计2018年在线教育用户数量将达到1968.9万元,渗透率将达到11.6%。

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万人,%)

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