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低保户把医院当成了养老院,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沙漠之舟16028571628


这个问题,不知怎么回答好,听别人说医院的精准扶贫户歪的狠,无风不起浪,可能有的,一个群体上一百,什么样人都有,中间有哪一人,整个群体都是那样,这话符合你问的哪意思了,但仔细一想,觉得不合情理,一人不能代表这一群体,转换概念吧,

我是2013年查出慢粒白血病,接连几年住院,有医保报,每次几千元自费,又加上在外省查出来的,在省外住院,没办法转回来的,16年开始报羟基脲,医生说自费吃国产格林卫,一月二千四多,我自己清楚自己的经济,我拒绝了,在当年冬天脚罗丝拐无意碰一下,第三天就发炎了,我自己弄药吃,外敷药,好点点,隔几天又肿了,又敷药,去医院要几千,我治疗了五个多月,晚上好,白天红肿,实在没办法,我才进了医院。当时政策向大病家庭倾斜。

17年,四月去医院买羟基脲没药,我表姐,我堂哥,查出癌症,治了几年不治了,一根麻绳房梁上吊死了,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表姐堂哥为什么这样?心里一直斗争着,几年的坏心情比较平淡了,我虽然天天小病不断(我自己去药店买药医),一股求生的欲望从心里升起,约十多天,身上疼痛难忍,又坚持了几天,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求生欲就越来越強烈,加上老婆,朋友的劝说我又才去了医院,这两次是住院仅付几十元,医生劝说几次改吃伊马替尼(格林卫),羟基脲又没有,只有吃伊马替尼,现在这药入了医保。

17年下半年,我口腔溃疡持续了半年多,自家买药看不好,只好又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处方去交钱,上面显示2百多,报不了,我只好又放弃不治了,我自己买了很多医书,偏方多,小病自己去买药治。一袋全脂奶粉加半斤白糖,每天吃些,三五天吃好。

这是一个精准扶贫户这三年的真实历程,家还是自己的家当家,实在不行才去医院的。

我并不能代表大家。


爱拼才會赢7


低保户都是重慢性病人,免疫力低下,患病是家常便饭,吃药比饭多。当你生病了才能体会到他们的心酸。能干活,不生病是患病人的希望,可好多低保户都回不去了。我是一名低保慢性病患者,去年365天,有200天在医院,做了几次手术,体会了人生最难的岁月。还有劝诫各位善待老人,他们的体臭,每个人都有,只是年轻人常洗澡,不吃药。所以闻不到,我去年手术后3个月卧病在床,我35岁,身上散发的味道,自己闻到都作呕,没办法,在死亡线上徘徊,活下去和其他的比较下来,都不重要了!长时间的激素药,那种身体的痛苦是健康人体会不到的。我曾经也有积蓄,2年的患病,早没了!后面还要继续吃药又不能工作,膝下有孩子,头上有父母,心里的滋味无法用语音形容,生病后身边朋友,亲戚,有很多都远离了.看着别人买车买房,自己的女人跟着吃苦……不想多说了,能站起来,我继续干,挣钱养家


飞哥6584322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名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扶贫,对吧?所以对这个问题非常清楚。在平时扶贫工作中,经常发现个别争当贫困户现象。我很想利用这次机会,表达一下我的心情。也反映一下广大群众 对他们的看法。

我们大家都知道,低保政策是国家为困难户提供的生活保障政策。就是为那些生活水平低下的人群提供生活保障。保障他们能够有最起码的生活温饱问题。 因为他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天灾人祸,所以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他们。低保补贴2019年每人每月164元,2018年政府为他们代缴了新农合220元。在治病住院方面,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县范围内住院治疗的,医院有专门提供的低保贫困户病房,医院配了最好的医生和护士。治病报销在95%左右,所以他们住院几乎不花钱,即使花钱也是寥寥的。

这些措施,都是国家为照顾他们而提供的,大多数底保贫困户都是非常感激政府的。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但是还有几个别低保户,总是认为,政府应该为他们做的,他贫困,他光荣。引起周围群众的反感,尤其是在住院治疗方面,更是得意忘形,有个头疼发烧的,就往医院跑,那里有空调,冬暖夏凉,又不掏钱,占用公共资源,浪费公共资源,医院的医生护士也不敢得罪他们。否则的话,就要告他们。

针对这些现象,在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中,一是要抓好扶贫教育,精准扶贫要扶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二是要 组织他们学习,学习政策,学习致富本领。弘扬正能量, 牢固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目的。







畅敏


这个提问题的可以肯定小瞧国家卫生单位了,因为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1.农合医疗看病拿药先要付清费用,然后凭单据去医保所按相关规定审核报销。剔除规定不能报销的医疗费用,一般报销医疗所产生费用的40%至50%,不会多。低保户本身贫困,他有这么多钱来支付不断产生的巨额费用吗。2.病人因何种病住院治疗医保所给你限定了总费用,超过总费用,医院会停止用药。你想顺便治疗一下身体其它疾病,没门,医院会叫你办理这次诊疗费用出院后再住院治疗。总之,我们的管理人员是尽心尽责的。我们的管理是严密的。我们的规章制度是无懈可击的。想钻医院医保的空子,蝇子都别想吸点血何况低保户。


混沌1236


很多低保户把医院当成养老院?这个提问本人认为有点偏激,如果全免的确是有这样的现象,但是低保户治病是不全免的,可能吗?

本人是残疾人低保户,前年在医院呆了几天,但是最后检查的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高级医院不敢去,因为路远医疗费用高,承担不起费用。

低保户治病想得到报销医疗费,首先必须办理住院证,不办住院证就得不到报销。那时本人进医院报销比例是85%,试想?如果治疗费用达2万元自己应该付多少钱呢?真正的低保户我很难挣这么多钱,还真难承担这些费用,现在我肛门口有一个瘤,一直不敢去县镇级医院。担心第一钱用了病没有治好,二费用太多无力承担。

医院呆几天期间,也亲眼目睹了一些事件。听闻五保户每年可以在医院免费体检,住院一次,有的五保户在医院以各种现象打闹也有,这些人在养老院也是这样,在医院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一句话,有些人别无中生有,故意伤害无辜。真正低保户的确没有经济条件长期呆在医院,医院是治病的地方,没有病住在里面不舒服。

说真话,知真相。爆料本地突发事件,关注热点资讯

咸宁资讯爆料


现在的情况不知说什么好,国家的的政策它的出发的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几经折腾,就变了原来的初衷,就拿医保来讲,原来是每个人交1OO元,每年逐步涨一点,到如今每年每个人交22O元,生病了,到医院去治疗,到了办出院手续的时候,这个也不能报,那个也不报,医保规定能报销百分之七十五,可是按医院的规定结清医药费用,不要说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五十都不足,结果报下来,和原来没报销的一样,虽然报了一些,可是医院的费用却是名目繁多,药费又那么贵,成几十倍或几百倍的利润一个劲的往上翻,一个小病痛,只要到了医院里,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报与没报都是一样,大病更不用说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下来,就挣那么三到五万,这些都是挣扎在贫困线边缘的群体,既没有低保,如一个大病下来,又得东借西借,债台高筑,却仍然不合低保的资格,那些低保户贫困户的开销住院不要钱,却由这些挣扎在贫困线边缘的人买单。还有,如果一年里没得病。上交的医保在政策里有返回的一部分钱,可实际去领的时候,不管到那个医疗单位,都不能兑现,只能给你一些与钱相当的药物,不管你需要与不需要,总之,不给你现金,只给你药物。这些就是医保的情况。


谭焕新


低保户把医院当养老院纯属胡说八道,我们国家医院属商业性质,不是公立医院,医改现在虽说已经很人性化,低保户住院治疗疾病,大病救助政府承担大头,但住院也有政府和医院的政策规定,不属于入院规定的疾病医院也不能随便收治,同时对于个人也是要承担一定往院治疗费用的,在住院时间上也有限制,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周,正常情况下三甲医院个人自费部分都在3000左右,一丶二甲医院也在1000~2000左右,这个费用对于真正的低保户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这样送给了医院,谁愿意干这种傻事,就算你当事人有钱愿意,那医院要承担什么责任,所以说,希望有些人不要再胡乱八掛,医保局不是吃干饭的,政府的钱没有那么好骗。


真诚192247058


对于“很多低保户把医院当成养老院”,不能苟同这一说法。我是这么认为的:

对低保户理解的偏差。城乡低保并不是年老了,或者自己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生病了,就可以申请低保的。年老了,没有劳动能力但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低保是生活救助,不是养老金、医疗费;残疾了,需要核定你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生病了并不是家庭成员都生病。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个人)。当然地区发展不平说,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医院并不是养老院。“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是模糊了概念。医院是对群众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有一定数量的病床等设施,相应的医务人员和必备的设备。通过医务人员集体协作,运用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达到对住院或门诊患者实施科学和正确的诊疗、护理为目的的医疗事业机构。


而养老院是一些社区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顾的地方。服务对象只有老人。

个别低保户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我们国家对低保户除了生活补助费外,最大的优惠在医疗方面。以我地来说,一、二类低保户免交每年的“新农合”费用、三、四类低保户自己承担只占70%;救护车免费接送,住院治疗费用报销85%以上,医院还有低保户贫困户专用医疗窗口,专用病房。而看病再优惠,也不是一家人都会生病,也不能以低保户泛称呢?


当然,即便是“把医院当成养老院”的,就是一些得了慢性病的低保户个人,住一个礼拜出院,又隔一个礼拜再去住院,进进出出。曾听一个低保户的老人说,他一年住了18次医院,反正我是低保户,自己掏钱不多。这只能说他们钻了国家对低保户的政策空子,也是个人道德的问题。就是这极少数人,是低保户都背了“黑锅”,也是人们对所有低保户有了偏见。

建议不要把大伙的医疗保险净“保险”了这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极少数低保户。


为生活而提神


如今贫困户是吃香的喝辣的,只要说有病,打个120车子免费接,有些医院贫困户住院包吃包住,甚至还有回扣!我这儿有个贫困户糖尿病肾衰患者,住院十来天医疗费一万多。他自己都说,一天三瓶药水打滴,我自己掏一百元,每天药单上签字是一千多,这药成本就是几十块钱,医院靠贫困户发大财了!


箭竹老七


实事求是,坐标河北涿鹿南山区前两年基本上全部吃低保,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南山区有一个居家养老五保户,临终前住区卫生院二十天,县医院二十天,中医院二十天,共六十天,根据相关文件南山医低保住院每天倒收入六十元,六十元乘六十天病人倒收入三千六百元临终自己挣了一个棺材,家属一分也不花,这就是我们的好政策,低保贫困就是爷,就是牛,就是光荣,没条件创造条件争当贫困户我贪困我光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