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在餐飲業,甚至有這樣一個論斷:一個品牌3-5年就已經老了。

有人說,國外的品牌有錢任性,可以請吳亦凡、火箭少女等當紅偶像打廣告,就像明星美容針、肉毒素隨意打。那本土品牌呢?他們是怎麼保持年輕化呢?小編研究了一下西貝和海底撈的做法,總結了以下四點。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升級店面:餐廳屬性,必須認清楚“我是誰”

追求新鮮的體驗,享受別樣的服務,是消費者共有的特點。別的品牌都花枝招展,而你十年不變,消費者還會和你約嗎?

西貝:還未進入商場之前,裝修多是石碾、窗花、糧垛以及窯洞的包間、鄉村民俗圖片,西北特色十足,卻給人一種非常土味的感覺。西貝想進入上海的購物中心,卻被拒絕,西貝只能放棄這些元素,沒想到卻異常火爆,深受年輕人喜歡,上桌率、客單價、翻檯率遠比按西貝風格打造的要高。

海底撈:服務和系統非常完善。海底撈做空間設計採用集成模式:1000平方要做300個餐位、每個餐位2.1至2.2平方、餐桌的尺寸與高度……這種組裝式的集中模式下,裝修時現場施工的部分會越來越少,側重於工廠加工、現場拼接。“‘集成模式’下,開店複製時空間上既有明確的品牌標識,又能降低成本。”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餐廳屬性,必須認清楚“我是誰”,LOGO的設計“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打造超級符號:降低品牌傳播、記憶成本

超級符號是一個全世界所有人都認識的符號,它的傳播、記憶成本很低。比如海底撈的“Hi”與西貝的“I ❤ 莜”以及紅白格子桌布,它們與西貝劃了等號,甚至顧客看到穿紅白格子裙子的人都會聯想起西貝。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花式營銷:你的顧客在哪裡,你就要去哪裡

單純的打折、集贊、送小菜飲料的活動根本提不起年輕人的任何興趣。抖音火了,一時間變成了“舌尖上的抖音”,這為餐飲品牌提供了極有營銷價值的天然土壤。風口當前,餐飲品牌已經在爭相“上車”。比如“石頭剪子布,贏了就免單”、“穿過多窄的杆就打幾折”“跳一跳,根據距離打折送菜品”。具體選擇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來,不能盲目跟風。

西貝:之前就嘗試鼓勵過員工以個人名義在抖音上進行品牌展示,賬號為“光哥”的西貝員工趙晨光,以自己在店中搓莜麵的抖音視頻,獲得了超60萬點贊量。另外,西貝的親嘴打折節,親吻難度係數越高,折扣越大,吸引大量年輕人的圍觀、參與,這對於西貝主客群起到了很大的平衡作用。

海底撈:歷來以服務聞名,客人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他們就提供什麼,吃不了一整份,沒關係,給你整半份。此外,海底撈的抖音吃法火了,甚至專門把抖音吃法納入了菜單。例如雞蛋蝦滑麵筋:生雞蛋+蝦滑倒入油麵筋,丟進火鍋煮熟。這一招被抖音的網友們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有為拍抖音專門跑去吃海底撈的。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內容營銷,讓廣告變“隱形”

每一次互動皆是內容營銷,每一次營銷皆轉化。

西貝:做品牌營銷,西貝向來走“潤物細無聲”路線,最近卻在知乎、微博、微頭條等平臺怒刷存在感。

微博上:“#西貝的一千零一夜#”話題,不僅說西貝、說員工,還說西貝與顧客。現在,這個話題已經有超過400萬的閱讀量。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微頭條”上:玩起了經典的紅白格子: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知乎上:西貝回答“如何看待西貝莜麵村借勢《舌尖上的中國》大作營銷?”,獲得1000多個贊,單個回答有10萬+的瀏覽量。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連無關西貝、無關餐飲,甚至無關美食的情感話題,西貝都參與其中,得到知乎網友的點贊。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在“一個完整的菜品研發流程是如何的?”問題下,講述了西貝把水盆羊肉從舌尖美食做成標準化產品的研發過程,既回答了菜品研發過程、又不動聲色做了產品植入。這個“新品推廣”,得到了知乎網友600多個贊。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今日頭條上:關於水盆羊肉的幾條視頻,都得到了數萬的閱讀關注: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海底撈:其實就傾向“口碑分享”的路線,它在微博上的聲量明顯高於微信公號上的,說明很大部分與“海底撈”有關的信息都是人們自發的分享,而不是故意為它寫一篇推文。

60後-00後顧客進店打卡不斷,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對了哪些

海底撈是出了名的會“自黑”——逆向營銷,比如下面這篇:《海底撈董事長:我做了那麼多親情化舉動,卻“敗給”一個吧檯小姑娘》。當然,作為大品牌或大人物,這種“自黑”更像是開玩笑,就像馬雲說他最後悔的事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一樣。而對產品信息來說,主動暴露自己的小缺點,的確可以讓人認為這不像一則廣告,進而產生信任。

餐飲企業品牌老得快,如何讓自己年輕?要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和優勢,鎖定目標人群。針對這些客群喜好,不斷升級店鋪形象;尋找顧客聚集地,拓展營銷玩法;根據自身產品定位,打造內容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