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文:闻道 图:张力

清道光年间巨商陈天高斥万贯之财资,石雕大师郭怀用裁云之刀剪,耗时三十载春秋,塑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东门石坊。如今的它置身民房中,渐渐被人遗忘,不知道它有什么话要说......

东门石坊的“重”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大家好!我是一块石坊,你们可以叫我“东门石坊”。我伫立在仙游县的东门街快二百年了。很多仙游人竟然都不知道我的存在。今天我为自己代言!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我始建于清道光五年,面宽8米,长着一张大脸,好在身高16米,没有“九头身”,但比例完美;全身用坚硬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曾经,方圆百里的石坊就算我最精致、优雅、自恋。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我上层正中嵌着“玉音”牌座,左右翼以飞龙绕柱,被惊艳到了吗?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我顶端雕刻着双龙朝天,两旁彩革翬飞。整个雕刻刚与柔配合,行止与神态协调,工致细腻。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第二层为匾额,镌刻着“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其中的故事等会跟你讲。下雕刻着一组历史人物画像,形象逼真,形神兼备。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两旁各是玲珑精巧的小坊亭,高约1米,石柱上雕饰着梅花、牡丹、荷花、山茶、玫瑰等,意趣盎然。坊亭四壁雕刻着“江干送别”、“春郊驻马”、“兰亭雅会”等历史故事。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最底层中间是建我者的楷书铭文题名匾、匾下的飞龙拱座、威猛传神,绣镶匾缘。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四周缀刻舞凤、金鳌、麒麟、文狮、莲花等图案,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八闽第一坊”的称号非我莫属。

东门石坊的来历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清道光年间,仙游县富商陈天高父子,捐建了仙游金石书院,得到“乐善好施”的美名,受清廷特褒扬,奉旨建的我。

我还没兴建前,陈氏父子雇请著名木匠,先用木头雕刻碑坊模型,经过多次修改才请来“八闽雕龙始祖”郭怀承建,耗时30余载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当我建好后,陈母坐轿来看我,她眼花看不清,用手摸了摸我说:“儿啊,石坊打造这么久,怎么比娘的脸还糙?”于是,陈子又叫石匠们用丝织物磨了我三年,让我变得平滑如镜。

东门石坊的“轻”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人类的生命有限,一旦消逝,便永远不再回复,似鸿毛一样轻。陈天高走了,我还重重地伫立在莆阳大地。

少有人知道仙游明清史上像我这样的牌坊有120多座。由于年久失修及人为破坏等原因,大多已不复存在,香消石殒。

就我顽强、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时移世易,我已骄傲不起来。如今我身处老街,周边密密麻麻的民房包得我都喘不过气来。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上面看到是“岁月静好”,这才是我的现状。任何美好的景色加入电线,画面就极为不协调。

“八闽第一坊”?仙游东门石坊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我时常为自己不能言语而苦恼,自己见证了仙游太多历史与发展,却不能与人倾述,或许泛黑的纹路、破损的雕刻能让你们感受岁月的痕迹。

两百年前,精湛的工艺、充裕的时间和不计成本的投入,才铸就了我这座震铄八闽、扬名四方的石雕极品。今天很想,很想呼吁大家关注我、保护我,毕竟能站到今天真的真的不容易。( 图:张力、网然、小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