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80年代末,美国一位记者在成都街头,面对着下班时间盐市口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随机拦下了几位刚下班的工厂女工,问她们:你们这下班了是去干什么?

女工们踩住脚踏板停下车,甩了一下头发答:“去耍噻!”

留下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便扬长而去。

在那个中国刚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年代,成都姑娘们的笑声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今天,姑娘们的回答,恐怕同样是如此,因为成都,值得“去耍”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它是文艺圣地,也是书店之都,它是建设中的西部文创中心,还是古典与时尚结合最紧密的一位网红:潮,并且潮得别有一番气质。

今年7月,全国首个《城市新文创活力排行》出炉,成都在100个城市样本中脱颖而出,排名首位。本期『创游记』,我们去到蓉城,打卡驱动成都文创的文化空间,首站就是艺术与文创相结合的梵木创艺区。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梵木创艺区隐匿于成都锦江区晨辉东路旁,由始建于1953年的前成都乐器厂改建而成,占地12亩,既保留原有人文风貌,又注入新鲜的活力,传承了成都50余年的艺术之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艺术空间,梧桐树镶嵌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中间,流水形成的小湖泊,停留在窗台上。这里自带五大艺术展馆,一年365天,平面设计、东西绘画、家居艺术、视觉影像、行为表演、主题摄影、概念、装置、科技、跨界、实验、融合... ... 不同类型展览不定期上演。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其中的正火艺术中心一号馆,拥有2000人的live house室内空间、5000人的室外声场配合专业音响工程,摇滚音乐节、民谣音乐节、爵士音乐节、电子音乐节……可以成功HOLD住你能想到的所有超赞音乐,Anvil 、Foster The People 、李泉等国内外大牌都曾在这里演出。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音乐的喷薄孕育了文创产业的造血功能,与餐饮、手工等行业的结合,则使文创有了更新的输血功能。创意园里的梵木原创集合体验馆,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例子。

这里不仅提供手工咖啡、各国啤酒、红酒、饮品及西点、简餐,更是众多原创品牌、产品周期性展陈的动态空间:梵木原创艺术家居将以步入体验的方式构架起整个空间的功能,更多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和原创产品,也以可触可及的方式融入空间。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从妙演心空禅意原创服饰到手工饰品,从草木染织物到刺绣茶席,从铁壶到砂器……创造和创造的智慧,流动在这个咖啡香四溢的明亮空间里。不定期举行的独立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分享沙龙、造物公开课,更为爱好原创产品和独立设计的人们提供了深入接触、亲近体验的机会。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各式有趣的原创产品与独立作品周期性展示

回望历史,成都诞生过蜀锦和纸币“交子”,有着强大的创新因子;着眼当下,这座城市有着令人艳羡的活力,走在街头,即使是只身一人,也不会觉得寂寞。这是一个人与城完美洽和的例子:城市用足够的温柔来滋养创新者,创新者也在慢慢改变城市的审美,书写着自己的理想和气质。

题外话:之外文创新推出“长沙出品”系列,在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节上首发售罄,成为了全场爆品,详情可扫描微信小程序码查看!

爱上成都,有1000种方法|之外文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