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事那人:倔人赵老觉

倔人赵老觉

赵老觉是临危受命的,至少他自己认为是这样。

那时候国家困难,公社的领导便号召大伙捐献战备物资,可大伙穷啊,村里刚刚解散了大食堂,好些人家连口锅都没有,领导叫捐献的物资便捐献不出来,不知道开了多少动员会,才捐献了三核桃俩枣,大队长半夜里还用胳膊窝往家夹带,恰巧就被赵老觉那只独眼看到了,赵老觉拖着条瘸腿,一跛一跛冲上去,一把就抓住了那个鳖孙。

从明天开始,给你记十分!大队长说。

赵老觉是队里的饲养员,每天只能挣八分。

赵老觉不语。

十二分!大队长咬着牙说。十二分是村里最高的工日了。

赵老觉不语。

明天我亲自去跟刘寡妇说说,给你们把事办了!

赵老觉不语。

你个狗日的赵老觉!大队长发出一声绝望的嚎叫, ——你个老绝户赵老觉!

赵老觉依然不语。结果大队长就被撤了职,村里就没了大队长。

领导来找赵老觉谈话的时候,赵老觉正在草料棚里铡草。赵老觉,领导说,你把大队长的胆子挑起来吧!

赵老觉吓得一哆嗦。他放下铡刀,看看领导,领导是认真的,赵老觉就更哆嗦了。他慌里慌张地端了一筛子草料,走进隔壁的牲口棚里,料槽里的草料还满满的。赵老觉走回来,领导就说,你怕啥呢?你是打过鬼子的英雄,你连鬼子都不怕,你怕啥呢!

赵老觉又端了一筛子草,进了牲口棚,料槽里的草料还是满满的。赵老觉放下筛子,挨个摸挲着那些牲口的头,那只独眼就流下滚滚的热泪。

赵老觉说他打死过鬼子,可没人信他,原因是县大队的人都不支持他这一说法。赵老觉干过多年县大队,一点人缘也没留下,这只怪赵老觉这人太不会做人了,同志们在野外挖了农户的地瓜煮着吃了,他就捅给上级,害的全队记一次过;有一年冬天吴队长领着几个人在四十里铺的一户地主家里吃了饭,还喝了点酒,赵老觉也报告了上级,害的吴队长被撤了职。

鬼子投降那年,赵老觉瘸着一条腿,瞎了一只眼,就这么回来了。他说他打死过鬼子,没人信他,现在领导说他是个英雄,赵老觉就觉得热血沸腾,虽然只是“打过”鬼子,并不是“打死过”,他也认了。赵老觉擦了擦那只独眼上的泪,回到草料棚里,对领导说:中!

赵老觉做了大队长后主持的第一个会依然是捐献战备物资。几百人的会场上一个说话的也没有,赵老觉急呀,就吭吭哧哧地说:老少爷们啊,国家难啊,或多或少,大伙是不是凑点?

有个啥呢!就说这棉花,队里都三年没种棉花了,上那里弄去?人堆里有人说。

人堆里一片附和声。

赵老觉不语,他变戏法似地从腰间掏出一个布包,放到桌子上,打开来,竟然是一堆雪白的棉絮。

我先带个头吧。赵老觉说。

大伙都在那里发愣。赵老觉光棍一条,夏天穿一件夹衣,冬天穿两件夹衣,连件棉袄都没有,他哪来的棉絮?

就在大伙思量的当口,会场上突然站起一个年轻的妇人来,那人是刘寡妇,刘寡妇站起来,一手掩面飞快地跑了。

大伙这才明白,这一团轻轻的棉絮,竟然饱含着一个沉甸甸的承诺。

现在,承诺破灭了。

冬天里,刘寡妇改嫁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隔天,大伙就看见赤身裸体的赵老觉抱了一团雪白的棉絮在风雪中跳舞。

村子东头老槐树底下有一口水井,井水凛冽甘甜,不但村里人都喝这口井里的水,就连周围村子的人也是舍近求远,到这口井里取水吃。大年三十清晨,赵老六早早地来担水,水桶放下去却似有物阻隔,找来铁钩打捞,赫然把个赵老觉的尸体勾了上来。

打这,大伙就把这口井填了。

埋葬赵老觉的时候,县大队的吴队长、就是被赵老觉捣鼓的撤了职的那个,竟然来给赵老觉送葬。吴队长真是好人呐!大伙都说。

直到现在,村里的老人们还在怀念那口井。那井水甜呐!老人们说,——可是……可是……那个赵老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