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家風清正重德義 書香一脈六百年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國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國”和“家”緊密相聯,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我區廉政教育基地西溪溼地·洪園,佔地面積3.353平方公里,是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區塊。園區以五常水鄉文化、洪氏文化為內涵,有洪氏宗祠、洪昇紀念館等人文建築,具有獨特而迷人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9月13日,中紀委網站推出專題欄目《“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六十二——浙江杭州西溪洪園:家風清正重德義,書香一脈六百年》,全面而詳盡地介紹了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杭州洪氏家族,原居江西鄱陽。南宋時期,愛國重臣洪皓因功封為魏國忠宣公,賜第杭州葛嶺,賜田西溪,稱為錢塘洪氏之始。洪皓有三子(洪适、洪遵、洪邁)都官至宰執大臣,遂成錢塘望族。明王守仁《諡襄惠兩峰洪公墓誌銘》稱:“自宋太祖忠宣公皓賜第於錢塘西湖之葛嶺,三子景伯、景嚴、景廬皆以名德相承,遂為錢塘望族。”明代計有洪鐘等一品宰相級官4位、二品尚書級官3位,清代則有大戲曲家洪昇。洪氏一族在歷史上聲名遠揚,對杭州自宋明以來的地域文化發展影響甚大。

代有賢才

西溪洪氏成了錢塘望族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洪園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萬塘盛覽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火柿映波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題介紹洪氏家族文化繁盛百年的歷史故事

洪氏宗祠

唐代以前,杭州西北都是水域,源於留下小和山的西溪是其中最美麗的風景。西溪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剎,前後接踵,蘆汀沙漵遍佈其間,景緻極為清幽,有著“古蕩西溪天下聞”的美譽。

正是在這樣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孕育了洪氏家族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和藏書家,集政治顯耀與文化書香於一門。

洪皓,生於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少有奇節,慷慨有經略四方誌”,在國家民族艱難之際,以天下為己任,懷康國濟民之志,秉忠孝節義之風,積極入仕,譜寫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輝篇章,是宋朝著名的愛國重臣,《宋史》有傳。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邁聲名卓著,世有“三洪”之稱。長子洪适,曾高中榜眼,官至右丞相,有四十卷古文字學專著《釋隸》聞世;次子洪遵,與兄同榜高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同知樞密院事,著有古錢幣學專著《泉志》;三子洪邁曾任翰林大學士、端明殿學士、副丞相,經綸滿腹,用近四十年心血撰寫了七十四卷《容齋隨筆》,與《夢溪筆談》《困學紀聞》並稱“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世傳“一門三丞相四學士”之美譽,說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明清兩代,洪氏家族亦代不乏人。洪鐘,字宣之,號兩峰居士,明成化乙未(1475年)進士,諳習憲典,曾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洪鐘長子洪澄官至內閣制敕中書、翰林院待制,曾孫洪瞻祖曾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撫。

洪氏在清代則有大戲曲家洪昇,其代表作《長生殿》,是中國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和中國戲曲的傑出範例,和《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同列四大古典名劇。洪昇因《長生殿》失意於仕途,卻也因《長生殿》而長生於歷史。

遺子孫黃金滿籯,不如教之一經

洪氏家族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堅守如一的清節門風和代代相傳的祖訓家規。

家風族風的形成,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奠基者。北宋的洪皓,在他身上體現出的至高格局和氣節,為西溪洪氏家族精神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宋史·洪皓傳》記載,洪皓在參加殿試之時,被當時的權臣王黼、朱勔看重,“皆欲婚之”。但洪皓認為王、朱是當時奸佞、人品不端,堅守文人氣節,不願攀附權貴,力辭婚事。受洪皓影響,洪氏祖訓家規尤其注重氣節、品格、志向的培養。

洪氏祖訓以“孝以事親,義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為核心內涵,從“應該怎麼做”方面,勸導洪氏子弟和睦族人,正品立身。

於人須泛愛,周窮恤匱,尤親其賢。容,德乃大;忍,事乃濟。毋專利,毋恃勢。害人身先害,壞人家先壞。(《洪氏祖訓》)意思是對人須要廣泛地去愛他們,賙濟撫卹窮困之人,尤其要親近賢能的人。能包容,德才大;能忍耐,才能把事情辦成。不要壟斷利益,不要依仗權勢。傷害別人,自身先受到傷害;毀壞別人,自家先被毀壞。

洪氏家規則有六條,“戒遊、戒博、戒飲、戒鬥、戒色、戒逸”,從“不能怎麼做”方面,對族人的行為規範進行了細化和約束。其中講到的不能醉酒鬧事、貪圖安逸等,於今仍很有啟迪。即:今世俗放逸者,以銜杯為高致,以強勸為己能。長夜懨懨,不知東方之既白;崇朝懵懵,焉知西日之將晡。至於汙衣服、喪威儀、亂心性、蹶步趨。甚者,噦噫成疾,爭毆成訟。以此思之,不如讀書。

(《洪氏家規·戒飲》)意思是現如今社會上那些放縱逸樂的人,把喝酒當作清高雅緻的事,把能勸人喝酒當做自己的本事。晚上喝得迷迷瞪瞪,連天快亮了都不知道;一大早起來喝酒,喝到日落西山還不自知。以至於弄髒了衣服、喪失了威嚴的儀表、亂了心性、跌倒了步伐。更嚴重的,難受呻吟生出疾病,爭吵鬥毆惹上官司。由此來看,還是讀書好。

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此先正之格言,亦理勢之自然也。若子弟輩早寢晏興,無復勵志殫力,以光祖宗、裕後嗣,甚不可也。以此思之,不如讀書。(《洪氏家規·戒逸》)意思是民眾辛勤勞動就會思考,思考就能產生善心;安逸就會缺乏節制,缺乏節制就會忘掉善行,忘掉善行就會產生噁心。這是前代賢人的格言,也是事理的自然情勢。如果子弟睡得早起得晚,不再盡力磨礪意志以求光耀祖宗、福澤後世,這是絕對不可以。由此來看,還是讀書好。

值得一提的是,每條洪氏家規文末均指出“以此思之,不如讀書”。可見,洪氏家族對讀書的重視。這一點,其理念在洪鐘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洪鐘一生勤奮好讀,幼年讀書時要過河港,其母每日搖船相送,風雨無阻為洪鐘的成才付出了難以想像的努力和堅持。洪鐘晚年回鄉,母親早已去世,不能盡孝膝下,洪鐘便修建斷橋,取名“思母橋”,在旁邊建“思母亭”,以感念母親深恩厚德。洪鐘一直銘記母親“人以積金以遺子孫,吾教子一經耳”的教誨,對其子女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曾作《命子作》教育子女。

汝父慕清白,遺無金滿籝。

望汝成大賢,唯教以一經。

經書宜博學,無憚歷艱辛。

才以博而堅,業出勤而精。

洪鐘晚年還曾在杭州西湖南岸湧金門創建書院,教授子弟及貧困青年讀書。因書院面對南高峰和北高峰,取名為“兩峰書院”。

興“龍舟勝會”創“十八般武藝”育民風

今天西溪溼地的許多文化傳統、民間習俗,直接源於洪氏家族,現“五常”地名就是由洪氏明代“五尚書”通假轉化而來,並帶來士大夫精英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在改良民風上,洪鐘對西溪溼地文化的發展成熟影響尤深,他退居西溪溼地後,為“慶豐年”“祈社安”,發起端午節“龍舟勝會”活動,沿襲至今。此外,洪鐘見當地民風不好,農閒時年輕人混沌終日,遊手好閒,為改良民風、強民體質,他又將在朝期間帶兵征戰的兵器與生產、生活工具結合,創編武術套路,教人演練,興“五常十八般武藝”。今天“五常龍舟”和“五常十八般武藝”都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祀秋嘗遵禮教,左昭右穆序源流。”祭祖儀式莊重而短暫,人們在短暫的相逢後又將分赴四方,然而洪氏家族強調“以和敬為先、以忠厚為本”“以良善存心,以禮義持身”,這種追求孝親、睦族、持己、恕物的家庭教育深深烙刻在洪氏子孫的靈魂中,無論他們出世還是入世都堅守著祖宗的這一原則。而豐厚多彩的洪氏家族文化也必將在更大更廣的範圍裡影響著今天的人們。

“蘆錐幾頃界為田,一曲溪流一曲煙。”一聲“西溪且留下”讓多少人為之心醉。行走在西溪洪園,竹杖芒鞋,步履輕便,暖風微醺,流連忘歸。讓人“且留下”的不僅是這裡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更是其中深厚的文化積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