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發展小史

旗袍的出現和普及,是我國服飾發展史上的標誌之一。

旗袍發展小史

旗袍本來是滿族人的服飾,因為滿足人有“旗人”之稱,所以他們穿的袍服,被統稱為“旗袍”。滿族為女真後裔,常年居於東北,由於氣候的寒冷,他們的服飾只能採取長袍的形式。隨著清兵入關,滿族貴族統治了中國,於是便根據他們的習俗,強迫漢人改易服制,傳統的冠冕衣裳,至此當然無存。即使在舉行最隆重的典禮時也要穿著袍服,所以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名目。命婦禮服,各從其夫,也以袍服為尚。只有平時在家,才能穿著襦、襖、裙、褲之類的服飾。至於滿足婦女,就是平常在家,也穿長袍。《清稗類鈔》記載“八旗婦女衣皆連裳,不分上下”久而久之,凡八旗婦女平時所穿的長袍,都被稱為“旗袍”,而用作禮服的朝袍等則不屬於旗袍的範疇,旗袍含義漸漸明確。

旗袍發展小史

清朝早期的旗袍樣式為圓領,衣襟右掩,腋收縮,下襬寬大,上施彩繡,色彩大都比較素雅。

到了清朝後期,旗袍的樣式與此大為不同,其最大的特點是寬敞,從外形上看,大多采用平直線條,很少見曲線。腋部收縮不明顯,袍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上面有各種繁複的花紋。

旗袍發展小史

進入民國時期,漢族婦女受滿族影響,也以穿旗袍為時尚。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的旗袍樣式與清末還沒有很大差別。後來,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 ,腰身漸漸緊收,衣身縮短。比以前更為稱身合體,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

旗袍發展小史

進入三十年代,旗袍進入全盛時期,風格變化多樣,有高領、低領、長式、短式等多種變化。進入四十年代,旗袍的樣式變化緩慢,總體趨勢是日益簡便,身長衣長縮短,使其更加簡潔、適體。

旗袍發展小史

旗袍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種服飾,也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享有“國服”的美譽。

旗袍發展小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