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怎样伤害着女性?

重男轻女,怎样伤害着女性?

“重男轻女”作为一个争议许久的话题,即便众所周知这是一种被人所摒弃的无知思想,还是没有办法阻挡部分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重男思想。

重男轻女对女性的伤害,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认知,说泯灭人性毫不为过。

01

初一那年,班里一个矮矮的瘦小女生,突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上课,后来也再没有出现过,也是第一次从那个向来温柔的班主任脸上看到凝重。后来从她同乡口中才知,女孩生病去世了。家里孩子众多,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父亲都待她不好,在她离世后,直接用草席包卷遗体,埋在荒无人烟的野外。

13、4岁的豆蔻少女,几天前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坐在教室和同龄人一起上课,几天之后便永远消失在人世间,生命有多脆弱,人性又有多不堪。甚至不禁让人猜想一条生命说没了就没了,她所生的病有多重?或者说,这个家庭有没有为她的病为她争取几分活下去的权利,还是任由一条鲜活的性命如草莽,就像最后只剩几抔黄土作陪,在人间的最后也没有感受到一丝来自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敬重。

遗憾的是,她父亲最后对遗体的处理方式,在这个大环境里,能够得到包括我在内的人们的一丝理解。因为族规里规定只有年满十八的男性或已成婚的男性在逝世后才有资格在祠堂里立牌位。遑论家境贫寒,深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父母,怎么可能会得体的处理女孩的身后事?怎么可能懂得对一个生命应有的敬重?又有谁知道活着的时候,女孩又经受过多少苦难?可悲又可叹。

这只是千千万万个因为重男轻女思想而受伤害的可悲的故事之一。我见过,为了得一子嗣而不停生育的家庭,即便家中已经有几个女孩子,这种愚昧行为,最后把本不富裕的家庭落入贫困状态。我见过,读书优异的女孩,因为父母想把培养孩子的物力留给幼小的弟弟,最后让女孩辍学送进工厂当童工。我见过,女孩辛苦赚钱还被父母一昧地要求赡养已经成家立业、完全有劳动能力的儿子,儿子也心安理得的啃老。我见过,因为无法生育出男孩,被婆婆强硬拆散的的婚姻。我见过,把女孩以“卖”的方式嫁出去,只为换取足够聘金为家中儿子娶亲。(其实重男轻女最为可悲的是,女性自身对女性的歧视)

我见过太多太多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各种各样方式伤害着女性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涉及生命安危的事情,都能对一个女孩的一生造成无法抹灭的伤害,可能是小时候只有弟弟能独享零食,可能是爸爸要去拜访某亲戚家,从来只带哥哥同行。

而这些“冠冕堂皇”的行为,这些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有没有人曾经质问这群“犯罪者”,是谁赋予你这种权利去伤害另一个生命?就凭她性别是女?就凭她是你的女儿?就凭她是你的后辈?

答案是没有。

02

任何一种思想能在一方水土里长久的存在,能确定的是这种思想符合了整个群体的主要利益需求。否则物竞天择,在长久的社会发展中,早被遗弃。

可以说,重男轻女思想的出现,是一种社会选择。同样的,这种思想能够延续,也是社会选择。在社会生产低下的时代里,强壮的劳动力代表着生产力,意味着一个家庭能够在劳动中获取更多的生存物资,而相对男性而言羸弱的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处于劣势,这也决定了家庭中女性地位低下,不受重视。但即便具备一定存在的合理性,也并不代表着绝对的正确。

人们的认知中普遍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是一个家庭极为重要的事情,没有子嗣意味着无法传宗接代,意味着家族不能兴旺。而女孩终有一日会结婚嫁人,只会成为夫家的人,对娘家不会有太实际的帮助。两者的比较加剧了已有的矛盾。

庆幸的是,当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减缓了这种矛盾,虽然落后地区仍普遍存在。

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减少了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一个是生产力的解放,体力劳动已经是最为廉价的劳动力,价值更高的脑力劳动,使女性的初始点和男性一样(现今仍存在着职场性别歧视等,在此不议),相比从前,女性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由此社会地位提高。另一个是教育的发展,女性具备更多机会接受知识,了解世界,一定程度上减少原生环境对其的束缚。

“男女平等”成为时代的主流观点,陈旧思想在一点一滴的被剥落。但也容易出现另外一种状况,“重女轻男”的出现。中学时候,时常会从老师口中听到,男孩子要怎样帮助女生。班级里的重活,累活基本由男生包揽。虽然男生天生比女生具备体力优势,但一味的由男生负责最辛苦的任务,一味的告诫男生谦让女生。逃脱不掉的是另一种性别歧视,对男生的歧视。

男女平等应该是建立在两者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03

很遗憾,当这些可悲的故事发生在身边之时,我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只能任由它发生。如今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有一些女性,她们因为重男轻女,因为他人的丑陋无知而经受多少本不应该承受的苦难和折磨。

如果,如果命运的转盘能让她们一开始就诞生在一个没有这些丑陋思想的家庭,她们会不会就是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小公主,享受着长辈、父母的疼爱,有个美好的童年和有期盼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